为了及时记录自己内心的感悟,我们需要将心得体会写完善,只有经过深思熟虑而写下的体会才是出彩的,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进2联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进2联心得体会篇1
为进一步推进“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深入开展,我部门组织大家积极响应,继续推进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
第一阶段结对认亲工作与三进两联一交友已基本完成,完善了结对认亲材料,与学生建立了初步联系,进行 “进教室、进宿舍、进食堂”的三进活动。每月填写“三进两联一交友” 工作登记表,于24日中午进宿舍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始终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根基。即将迎来端午小长假,学生将放假回家,我们将做好对学生放假前的安全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度过一个愉快、安全的假期。
通过“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开展民族团结活动的意义。让我们感觉到心与心的交流贵在情谊,人与人的交往贵在真诚,没有打不开的心结,也没有建立不了情感,只要用情,只要用心,师生之间、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就会更加亲密无间。
三进2联心得体会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民族团结一家亲”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州教育局立即动员、迅速行动,在全州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为确保博州教育系统“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深入开展,结合全州教育工作实际,制定了《自治州教育系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暨“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实施方案》,对全州教育系统“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进行精心安排部署,召开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暨“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动员会,适时召开推进会,同时,专门成立了博州教育系统“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州教育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局长任副组长,专设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二、结对认亲,全面覆盖。
自治州党委和自治州教育工委,全员开展结对认亲,创新开展学校与学校结对认亲成为友好学校,班级与班级结对认亲成为友好班级,教师与教师结对认亲成为友好同事,学生与学生结对认亲成为友好伙伴。下发了《关于州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县市教育局和州直学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通知》,确定了每名领导联系1个县市、1所州直学校、1个班级、1名教师、3名学生。同时,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也相应与1所学校结对认亲,联系1个班级、1名教师、4—5名学生,定期与结对认亲的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到学校班级、食堂、宿舍,了解和掌握基本情况、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确保“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
截至目前,全州教育系统在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中,州县市教育局和各学校联系学校363个,联系班级6255个,联系学生72186次,联系家长132465次,教师与学生交朋友47093人,进宿舍21200次,进食堂23230次。同时,还创新开展了学校与学校结对认亲结成友好学校64对,班级与班级结对认亲结成友好班级908对,教师与教师结对认亲结成友好同事3812对,学生与学生结对认亲成为友好伙伴27373对。通过学校间、班级间和教职工、学生间的认亲走访,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实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全覆盖,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实际困难。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制定了《州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各单位和学校通过校园网、qq群、微信等媒介,借助校园广播、学习园地、手抄报等阵地,开展讲故事、见行动等活动,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宣传“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重大意义。编印了“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工作手册,随时将活动过程、好的做法和心得、图片记录在册。召开了“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座谈会,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助推了“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融情行动,力求实效。
一是抓好“融情·微宣讲”,组建教师、学生宣讲队,通过开展主题宣讲、发放宣传单、有奖问答、座谈会等形式,重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2016年州、县市教育系统开展民族团结和“去极端化”宣讲500余场次,受教师生97000余人次。二是抓好“融情·微课堂”,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建立“1+15”滴灌式教育机制,即每周选取1节思品政治课,把民族团结教育、“去极端化”宣讲内容纳入其中,授课时间不少于15分钟;在教职工中,利用每周1次的政治学习,用15分钟时间上一堂民族团结和“去极端化”微课。三是抓好“融情·微活动”,精心策划并先后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师生演讲比赛、乒乓球友谊赛、微视频评选、微故事演讲比赛、校园情景剧展演、红色歌曲大合唱、手抄报评比等11项活动,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浓厚氛围。四是抓好“融情·微阵地”,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兴趣小组、学校社团等课外教育阵地作用,定期开展学生广泛参与的各种民族团结活动,促进各族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交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选树典型,示范引领。制定了《自治州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注重挖掘和发现在开展民族团结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1月9日,自治州教育系统召开了民族团结总结表彰大会,对全州教育系统29个民族团结先进集体、60名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20对民族团结小伙伴等典型进行了表彰。
三进2联心得体会篇3
学校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不断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开展,标志着今后我校将进一步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格局。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全校干部教师将积极行动起来,把学校建设成为xxx反渗透的坚强阵地、民族团结的模范单位,为实现自治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本月我们三年级组在我校政教处的带领下继续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
我们三年级组不光召开了班会让孩子们了解有关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还利用周末时间到结对的民族学生家去家访。一来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二来跟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了孩子在学校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三来在学校多帮助.辅导名族同学学习。通过交朋友这个活动,切身的感受到我班小朋友及家人的热情。了解到孩子们在家里和在学校的情况,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增加民族感情。
我们三年级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们进行辅导。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动态。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意义重大,我们要让每一名学生,无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都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活动当中。开展好“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共同创造新疆民族团结,大美新疆的明天。
三进2联心得体会篇4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来到酉阳县清泉乡清溪村6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即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通过深入基层,亲身体验群众生活,感受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于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先锋作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亲身体验基层群众的冷暖期盼
“三进三同”的时间里,亲眼看到了孤独的老人蜷缩在房子一角,无人居住的木制老屋摇摇欲坠,有荒草丛生的水田无人问津……所见所闻,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冲击,看到了农村荒凉的景象,急需发展的面貌。
虽然现在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个村的具体情况与我们想像中的民情、村情、社情确实还有差距。
二、重温鱼水深情锤炼作风党性
鱼和水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拉近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向农民兄弟学习,学习他们克服困难顽强生活的坚定意志;向农村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甘于清贫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项活动拓展了党性锻炼的新渠道,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
三、对照自己的不足扎实整改
通过这次集中开展的三进三同活动,经过实地走访,相互交流,向群众学、向其他同志学,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决心边学边改,立查立纠。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学习,提高自己。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知,适应新的形势。要发扬“钉子”精神,努力挤时间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本职业务,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活化思维,提升境界。
2、创优服务,改进作风。发扬“认真负责、扎实苦干、干就干好”的优良作风,埋头实干,树好形象,为学校形象添彩。
3、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善于总结工作的得与失,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出改进工作的新办法、新思路,努力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4、严于律己,拼搏奉献。“成才不自在,自在不成才”。始终把自己的职位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看作是一种责任,看作是一种奉献,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发扬拼搏奉献精神,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教好书育好人,为当地教育继续作贡献。
三进2联心得体会篇5
为促进各族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我县一中深入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助推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日前,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自治区教育系统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要求40万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和教师与近500万学生“交朋友”。
张超是呼图壁县县一中一名普通的教师干部职工,在此次“三进两联一交友”的活动中,他更加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课余时间和学生聊天,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用实际行动落实了此次活动的安排部署工作。
呼图壁县一中教务处副主任张超说:“自从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以来,我在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本学期正好我也带了双语班的课,这也给我提供了与民族学生交流更多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会更加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化及风俗习惯,把“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做的更扎实。”
孜尔叠·阿布力努尔是古丽巴尼·买西里所带的班级里学习最为勤奋的一名学生,通过此次“三进两联一交友”的活动,她也得到了班主任古丽巴尼·买西里更多的来自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
呼图壁县一中学生孜尔叠·阿布力努尔:“她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她每个月都会去我们的家里面跟我们的父母聊聊天,说说我们学习的情况,在生活上也会帮助我,老师在学习上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来帮助我,我们有啥心事也会跟她说,就感觉特别的关心我们,特别的亲切。”
呼图壁县教育局制定的“三进两联一发展”活动方案,将其纳入教育总体发展规划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工作。同时,呼图壁县一中在日前召开动员工作会也明确规定了“三进两联一交友”具体标准;三进即进班级、宿舍、食堂,校领导、教职工个人根据学校班级实际情况联系一个人或数个班级,解决学生思想、学习问题;联系一个或数个学生宿舍,解决学生冷暖、安全和健康成长问题;联系学校食堂,与学生同就餐关心其饮食问题、冷暖健康。两联即联系学生、家长,校领导、教职工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主动联系多个班级的数名学生、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教职工采取经常家访、电话等形式与联系学生的家长沟通。一交友即与学生交朋友,校领导和教职工通过多种形式与数名学生交朋友,营造共同成长良好氛围。
据了解,呼图壁县把此次活动作为近期推进的重点工作,以进班级、宿舍和食堂为契机,重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筑牢青少年树立一个总目标的理想信念;并将其作为常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中心工作共同推进,将其明确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权重项,落实各学校的主体责任,确保活动的长期性。还将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月通报、季总结等方法确保各学校按照要求、依照原则落实活动,吹响教育系统教学育人双推进的新篇章。
三进2联心得体会篇6
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结束了,这一周的时间让我体会到了许多坐在办公室里永远无法体会到的东西。
这一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吃住在农户家、走访困难群众、看望穷亲戚。提到农村,也许不少人会马上想到无污染、空气清新、绿色蔬菜、土鸡土鸭土鸡蛋等好处,时下更有不少在城市里生活、居住的人利用周末假期等闲瑕时光到农家乐度假。然而,在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却常年背井离乡拼命涌进拥挤而陌生的城市,留下的多是老人、儿童、妇女。是他们不懂得像城里人那样享受生活?还是农村远不如城里人想象的那般好?4月16日,是我们下村的第一天,对于在办公室里坐得太久的我来说能够坐坐车、下下村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啊。那天阳光明媚,洋槐树被牛奶般白的槐花挂得满满的,淡淡的清香洒满了整条小道,这种久违的清香一点也没变,我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候:摘下槐花,吮吸根部的甜味心情真的很好,原来下村这么幸福。
到达的第一站是我们小组其中一个人的三进三同户。这家是两层楼的砖房,外墙是砖红色,里墙是泥灰色,地面也是泥灰色。楼房旁边有一间灰白与泥黄相间的用作厨房的土瓦房。堂屋里摆了张没有刷漆的木制饭桌,几张条凳,一张旧的老式凉沙发,沙发对面是一副遮得好好的棺材。村领导把我们的目的介绍清楚后,那家人很痛快地答应了(因为其中一个人这一周晚上都要住在他家里),然后又是泡茶又是拿自家种的橘子,还硬要我们留下吃饭。这户一共有四口人:男户主、妻子、女儿、老母亲。44岁的妻子有腰椎病不能劳动还要买药吃,70多岁的老母亲还能帮忙做点简单的家务,女儿在一中读书今年参加高考,全家的收入来源全靠男主人承包的三亩鱼塘。
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北组最偏远的一户人家,也是当天访问的最后一站。
远远的就看到了一座土墙房子,屋顶炊烟袅袅。我们刚走到房子前面的田埂,一条白色土狗就叫着跑到我们面前摇起了尾巴。有人还在开玩笑似地说:“这狗还真是贤惠哦!”(暂叫它小白吧)小白太瘦了,再加上摇尾巴的时候用力太大,整个身子都随着尾巴一晃一晃的。
刚进坝子,一位70来岁的婆婆就出来了。社里的人跟她讲了我们的来意。婆婆很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里坐。屋里冷冷清清,橘黄色的灯光下,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正在写做业,脸跟花猫似的。婆婆说:她今年72岁了,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女儿嫁到合江去了,儿子儿媳在福建打工。留下她和老伴在家里带孙子。儿子儿媳每个月寄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回来,老两口自己还种点粮食。我们快走的时候,老大爷才挑着粪桶回来。
走出来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几眼这家人。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所以留守儿童的心情我懂:哪个孩子不希望父母在自己身边,哪个孩子不希望被妈妈打扮得干干净净的,哪个孩子不希望在被别的孩子欺负后可以向爸爸妈妈“告状”,哪个孩子不希望家长会父母不再缺席。看着老两口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辛苦,心里酸酸的。
接下来的访问情况大同小异,贫困程度不尽相同,原因却类似:疾病、上学、五零六零人员找不到工作而庄稼又卖不起钱、年迈无劳动力子女或无力赡养或不愿赡养的老人。
第二天下起了小雨,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有些户住得比较偏散,但又是走访的重点对象,所以我们只好踏着泥泞小路硬着走过去。路上杂草丛生,不知道是路窄了,还是草把路摭挡了,走的时候得盯着,一不留神就可能摔个大跟头。这样的路况,他们要出来办点事该不容易吧。
最后一天上午,在走访的时候社里的梁主任听说上坝发生了一起纠纷,要社里出面去调解。经过一翻颠簸和步行后,我们终于到了上坝。这一湾只有三座陈旧的土墙瓦房,其中两户都关着门,这个时候大概在干农活吧。最左边那家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我们刚到路口的时候有个60多岁的婆婆情绪激动地走向我们嘴里吧叽吧叽反复地念着:她不该打他,要打把他打死算了屋旁一个年纪稍轻一点的婆婆打着光脚挑着粪正准备出门,见我们来了,她放下桶,进屋给我们端凳子。屋里断断续续传来一阵哭声。
劝了很久,里面那个哭声才出来。原来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我们都穿得单薄,他却穿了一件秋衣两件外套。
梁主任让老大爷跟我们说说情况,老大爷像听不见似的仍然伤心地哭着;让挑粪那个婆婆说的时候,另外他和情绪激动那个婆婆却开始说了;老大爷终于开口说话了,但说的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
最后,我们终于了解了情况:挑粪那位婆婆种的玉米秧不见了,她怀疑是那位大爷给拔了,于是就骂谁偷了她的玉米秧。而老大爷以为她在骂自己也开始骂起来,不但骂了那婆婆,连她女儿也一并骂了。婆婆气不过,端起手里的粪给大爷泼过去,大爷也不甘示弱,扭扯起来。最后大爷跑到她家水缸上坐着,把她的衣服收来穿起,一直坐到我们过来。
情绪激动那个婆婆和爷爷曾经是夫妻,已离婚多年,她说他自私,谁也吃不到他的东西,他们就分开过了。她一边让她(挑粪婆婆)打死他算了,一边骂他不要哭,一边又去帮他擦眼泪、穿衣服。看得出来,她还是关心大爷的。有一点小小的感动。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再加上我们不熟悉村里的情况,显得有点束手无策。梁主任却很淡然,一边记录一边有条不紊地调解着。出来的时候,他们的邻居说老大爷是五保户,跟情绪激动那个婆婆都不是省油的灯,两个人配合起简直是天下无双。遇到这样的事,又好气又好笑。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村干部真是让人敬佩啊,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啊。
农村的清新空气、生态食物固然值得羡慕,可农村的落后、贫穷、艰辛又有多少人了解。通过这次走访,我有一个体会:这十年来,城镇发展快速,很难再想到十年前城镇是什么模样,而农村的发展却不明显。十年前我生活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看起来并无多少差异。
我能为群众做的事真的很少,但从现在起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做,尽量让他们少跑几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