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用逻辑与情感串联起的思想珍珠项链,用具体事例代替空洞议论,能让作文更有说服力,内容更充实,,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有趣的小实验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趣的小实验作文篇1
李明赫就读于理事厅街小学三年级,是一个可爱、帅气、聪明的小男孩。
今天的小桔灯作文课,我特别期待,因为老师要给我们做一个实验,名字叫做纸锅煮蛋。
老师准备了半杯水、三个黑白相间的鹌鹑蛋、铁架、酒精灯和一个打火机。
首先,老师把三个黑白相间的鹌鹑蛋放进半杯水中,然后把酒精灯放在铁架的下面,接着,拿起打火机把酒精灯点燃,最后小心翼翼地把装了鹌鹑蛋的纸杯对准酒精灯放在铁架上。过了一会儿,只见杯子里冒出了缕缕白烟,再看看水里,出现了一些晶莹剔透的.小泡泡。又过了几分钟,纸杯的边缘已经被烤成焦黄的颜色,可杯底却完好无损,杯子里面还有一些白色的泡沫,而且越来越多。此时,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杯子底没有被烤焦,而杯子边缘却被烤焦了呢?我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这到底是为什么。
老师仿佛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笑着向我们解释:“火要先把杯底的水分烤干才能把纸杯烧着,而杯中有水,杯底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杯底不会被烤干,所以纸杯不会被烧坏。”听了老师的话,我恍然大悟。
终于,三颗鹌鹑蛋被煮熟了,我们的实验成功了。老师把皮剥掉以后,鹌鹑蛋看起来像一颗大大的白珍珠,老师把蛋掰开,露出了金黄的小脸蛋,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想尝一尝这纸锅煮的蛋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我回家也要给妈妈做一做这个实验。
有趣的小实验作文篇2
科学的世界妙趣无穷,让我们充满了好奇与兴奋。
今天,一来到教室,就看到郑老师在黑板上写着“科学小实验”五个醒目的大字。前两天在家里准备好的科学小实验,小伙伴们都迫不及待地要展示给大家瞧瞧了!
第一个上场的是梁浩,他为我们带来的小实验是柠檬酸和碳酸钙的反应。
梁浩首先从工具箱中拿出柠檬酸和碳酸钙,再拿出试管,滴入四滴管水。然后,他拿出一个小药勺,小心翼翼舀了一勺柠檬酸粉放入试管,再用塞子塞住管口,轻轻摇晃试管,使柠檬酸粉在水中充分溶解,成为柠檬酸液。接着,只见他将小勺擦干净,又舀了一勺碳酸钙加入柠檬酸液中。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试管中迅速冒出许多的小气泡,梁浩解释说,这些小气泡就是二氧化碳。哦,原来碳酸钙和柠檬酸液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
第二个上场的是梁芷宁,她准备的实验和梁浩的差不多,只不过,她将碳酸钙换成了小苏打,会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安安静静地看着她演示,等待着奇迹的'出现。梁芷宁的实验步骤和梁浩一样,也是先将柠檬酸粉溶解在水中,形成柠檬酸液,然后加入小苏打,但是试管内没有什么反应。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都很奇怪,梁芷宁想了想,说:“可能是小苏打量太少了,我再试一次吧。”这一次,她加大了小苏打的量,啊,成功了!只见试管内小气泡不断地往上冒,都快要冲出试管了。原来,柠檬酸液和小苏打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有趣的实验一个接一个,大家在一个个实验中看到了奇迹,收获了知识。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究,还有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掌握,只要我们敢于发现,敢于创新,相信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科学家。
有趣的小实验作文篇3
今天,我们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大气压的秘密。
首先,冯老师拿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和一张薄薄的纸片,我看着这两个实验品,疑惑地想:这些东西可以做出什么精彩的实验呢?我带着这个疑问,伸长脖子向老师望去。只见老师把纸片小心翼翼地盖在杯口上面,随后用力一按,一条圆形的印迹便出现在我们眼前。接着,老师把杯子一下子倒过来,然后另一只手慢慢移开,一个令人惊奇的景象便出现在我们面前——倒悬的杯口处“贴”着一张力气微弱的小纸片,这景象就好似一顶长筒帽子立在纸片上。大家见了,都惊讶不已,个个的嘴巴里好似装了个大鸡蛋,把嘴巴撑得大大的。我惊奇地想道:哇!太神奇了!没想到这么柔弱的.纸片竟然能承担这么重的水!老师笑了,那得意的眼神好像在告诉我们,好戏还在后头呢。
接着,老师又把水杯向右旋转了一百八十度,水杯便又还原成正着放了。在旋转的过程中,瓶子里的水居然没有流出来。我看得入了迷,心里不禁暗暗赞叹:实在是太神奇了!同学们也惊讶得下巴都差点掉了。
然后,我们又做了第二次实验——把杯子里的水倒掉一半,看看结果如何。还是和第一次一样,把纸片盖在杯口,倒悬杯子,可这次明显有了点变化,在杯子倒过来的那一瞬间,杯子里流下了一些水,而且水流的速度飞快,就像是下了一阵猛烈的暴雨。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为什么呢?
后来,老师向我们揭晓了答案:生活中大气压无处不在,当大气压大于杯子中水的重力时,纸片就会牢牢地被杯口吸住,水怎么也流不下来,反之,水就会倾盆而下。
看来,生活中的奥秘无处不在,就看你是否善于观察,勇于探索。
有趣的小实验作文篇4
这天,阳光明媚。这不,更让我高兴的是,我们的作文班上要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实验叫做水上漂针。
一开始,彭老师拿来了一盆冷水,一个针盘和一卷纸,班上的同学被吓得一声不吭。突然有一个同学叫出声了,彭老师大发雷霆,气势汹汹地说:“如果你们再不好好复习,我就把这一盆冷水泼在你们的`脸上,让你们全部都变成落汤鸡!”同学们被吓得心惊胆战。
过了一会儿,老师变得和颜悦色地说:“其实今天我们是要做一个小实验——水上漂针。”同学们听到后都蜂拥而至,站在了水盆的一旁。等到每个人拿到针后,第一个同学自告奋勇,把针放在水面上,可是他的针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扑通”一声掉在了水底。第二个同学以为自己可以成功,也去试了试,结果他的针像一个游泳健将,一下子就钻进了水底。突然,下一个同学成功了,老师看到我们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终于把针能浮在水面上的秘密告诉了我们,只要在带有静电的地方上摩擦一下,针就可以漂起来了。
原来在摩擦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个人们看不见的磁场,而磁场则会有南极和北极,只有异种吸引起来了,实验也就成功了。
今天的实验真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它让我明白: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有趣的小实验作文篇5
天气越来越冷,早晨树叶上总有些霜,我对这些霜充满了好奇,便在周末进行了有趣的制霜实验。
通过网络,我查到了怎样制霜,准备开始动手制霜。我首先在厨房间找到了一盒冰块、一罐盐和一个易拉罐,然后我在卫生间找到一块湿毛巾和一个温度计,我把它们全部乖乖地放在茶几上,准备开工。
我先把易拉罐放在湿毛巾上,然后往易拉罐里倒冰块,只见一个个冰块像淘气的小娃娃一样,争先恐后地挤进易拉罐,装满大半罐后,我用勺子舀了些盐放入易拉罐里。然后,我拿起搅拌棒开始费劲地搅拌着冰块,只听到“当、当、当”的声音,仿佛是冰块宝宝不想融化而发出抗议的声。因为桌子上有水,搅动时易拉罐随着我的搅拌棒不停地打转,我用手去扶罐子,“哇,好冰!”刚碰到罐壁我就大叫了起来:“哼,我就不信胜不了你!”我坚持着继续搅动冰块。过了一会儿,我总算把淘气的冰块和盐搅拌均匀。我放进温度计,伸长脖子仔细观察,等待霜的来临。
很快,温度计的银柱开始下降,原来颗粒感很强的盐开始融化,像银色的积雪覆盖在冰块上,过了一会儿,易拉罐表面出现了一些小冰晶,银色的,透明的,带着一些小绒毛,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美丽。渐渐地,它们连成一片,越来越多,越来越厚,甚至覆盖掉原来的颜色。远远望去,就像是给易拉罐表面蒙上了一层莹白色的纱,看着它们,我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毁了这美丽的霜。
我小心翼翼地用手碰了一下易拉罐上的霜,凉凉的,软软的,很舒服。再看看温度计,已显示零度以下。我看着这美丽的霜,心中充满了疑问:“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制成霜?”妈妈告诉我:“盐在融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导致易拉罐里的.温度下降,到了冰点以下,空气中的水分碰到了零度以下的罐壁,就会变成冰晶,所以就有了双霜。”
我恍然大悟,当我拿起易拉罐准备收工时,竟发现罐子已经连在毛巾上,我用力将它们分开,湿毛巾上竞留下了一个冰圈,硬硬的,有趣极了。原来霜的形成蕴含着科学道理,这次的制霜实验让我大开眼界。
有趣的小实验作文篇6
铃声一响,徐老师笑盈盈地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说完,她拿出两个铁的半球,他们大小一样,里面是空心的,半球背面都有一个拉环。只见老师把两个半球合在一起,从气孔中慢慢抽出空气,又赶紧扳动按钮关闭气孔。
徐老师微笑着问:“谁愿意上来试着拉开它们?”大个子小计立马自告奋勇走了出去。小计双手紧紧握住两端的拉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往两边拉,可半球纹丝不动,急得他涨红了脸,使出吃奶的力气拉、拉、拉-----台下的同学也不停地喊:“小计,加油!”“小计,再使点劲,肯定能拉开了!”可是拉了半天,两个半球还是牢牢地合在一起,小计只得败下阵来。“谁还想试试?”徐老师大声问。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举起手要求上台一展身手。这一次老师请了6位同学,我也被邀请到了。我心里一阵窃喜,暗暗想:哼,拉开这两个小小的.球,对我来说可是小菜一碟。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组,三人一边,最前面的一位双手拉住铁环,后面两位用手臂紧紧抱着前面同学的腰。一声“开始”,参战者个个憋足了劲,拼命往自己一方拉。但奇怪的是,任凭我们怎么拉。两个半球就像一个合体一样,始终没有分开。同学们看得可紧张了。有的挥动手臂大喊:“加油加油!”有的干脆站在椅子上为我们助威,连一旁的老师也忍不住喊:“大家加油!”-------最终,我们六个也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上。难道我们真的没办法拉开这两个半球了吗?只见老师附在小不点红红耳边轻轻嘱咐了几句话,随即红红转动了一下气孔按钮,双手我住铁环,轻轻往外一拉,“扑”两个半球应声而分。“啊!”同学们异口同声惊呼起来,一个大大的问号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徐老师见状不紧不慢地告诉我们:“平时,我们将两个半球紧密合拢,无须用力,就会分开.这是因为球内球外都有大气压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好像没有大气作用似的.今天,我把它抽成真空后,球内没有向外的大气压力了,只有球外大气紧紧地压住这两个半球……”
哦,原来是空气在作怪!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有趣的小实验作文篇7
听说死海旁边不长草,也没有其他生物生活着,可是这样的海却能让我们浮在水面上,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所谓的“死海不死”,我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奥秘。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飞一般地跑到座位上坐好,静静的等待着叶老师来上课。奇怪的是,叶老师没有带语文书,出乎意料的.带来了做菜时会用到的:生鸡蛋、清水、大盆子、盐和勺子。“不会叶老师来当厨子了吧?”大家疑惑着。她走到讲台上,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她提高声音,“盐水浮鸡蛋!”叶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浮,有的说沉,还有的说不知道。“既然不知道,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叶老师说。
接下去实验开始了,叶老师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在有清水的大盆子里,鸡蛋像个贪财的守财奴,就像那里有许多金子一样;刚到盆底,它就倒头大睡了。紧接着叶老师往里加了第一勺盐,可鸡蛋一点也不理我们。加第二勺盐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可鸡蛋宝宝醒了,它慢慢地离开了盆底,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宝宝,睁开眼睛看这个奇妙的世界。第三勺盐像雪花一样飘落,鸡蛋在水里摇摇晃晃,慢慢地沉了下去。盐一勺一勺地加着,鸡蛋终于浮出了水面,大家高声呼喊着:“浮上来了,浮上来!”叶老师在一旁解释:“因为水里有盐,密度过大,才把鸡蛋托上来的。”我想,这应该就是“死海不死”的原因了吧。
经过这次实验, 我知道了原来生活中有许多小秘密,只不过我们没有发现,需要我们慢慢地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