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的心得是对于个人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心得就是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见解汇总成文字形式的文案,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参观鄂陵园心得体会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参观鄂陵园心得体会篇1
4月3日,我第一次去烈士陵园参观。
我们安静地走进烈士陵园,安静地走到了纪念广场中央,唱完队歌,我们便开始集体默哀。在默哀的时候,我想起妈妈告诉我:“就在3月30日,木里发生森林火灾,前去扑火的27名防火队员与3位当地扑火队员壮烈牺牲!”他们谁不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谁不是十多二十几岁的?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与人民的安危,他们不顾一切,英勇地牺牲了!想到这里,我的眼泪涌出了眼眶……
默哀完毕,献了花圈,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走上了埋葬英雄的`小山。在山上,埋葬着数不清的英雄,我与同学依次在每座墓前敬队礼、献胸花。当有同学把花乱扔在墓旁时,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把花捡起来,双手把花重新放到墓前。因为我想:如果不是这些烈士为我们打败了敌人,我们现在必定还在战争中,没有学校,没有书桌,到处都是战争的硝烟!
我们又走进了烈士陵园陈列室,上面也记载了许多战士的光荣事迹:有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有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牺牲的……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英勇的人!因此,我要为他们点赞、致敬!
敬爱的先烈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有你们抛头颅、洒热血,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所以我应该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绝不辜负你们的厚望!
参观鄂陵园心得体会篇2
为更加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4月17日上午,我们教育系统全体党员到陆房烈士陵园,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词,并敬献了花圈,三鞠躬表达了对先烈的无限敬仰之情。随后,一行人员认真听取解说员的讲解,怀着崇敬的情绪实地参观了烈士墓、抗战文物、战斗事迹展览等,详细了解了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革命的忘我付出,先烈们的英雄气慨深刻的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但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情绪久久不能平静。在黑暗统治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表现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正是我们这天要弘扬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们始终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想。参观了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明白了我们这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他们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我们就应学习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此刻虽是21世纪,但我们仍要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这天的幸福生活。忘不了在纪念碑前默哀的情景,忘不了宣誓的那一句句话语,忘不了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里的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一颗颗火热的心,我想我永远会将宣誓的话铭记在心,时时提醒自我,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发扬先烈们奋力拼搏、勇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和坚忍精神,服务群众、弘扬正气,切实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忠诚履职,立足教学业务本职工作,持续深化教
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效益,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建设人民满意幸福学校而努力奋斗,努力学习好中国的文化。
参观鄂陵园心得体会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没下雨,但是天公还是阴沉着脸,好像下一秒就会细雨绵绵。我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到烈士陵园扫墓。
烈士陵园南依青山,面向城区,松柏成荫,我们每个人手握一支白菊,陆陆续续地走进陵园。路过一个小亭子,亭子后的一面墙上雕刻着烈士们的英雄战迹,他们有的在和可恨的日本人进行殊死搏斗,有的拿着冲锋号,那冲锋号的声音振耳欲聋、催人奋进,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在战场浴血奋战的情景,有的还背着受伤的战士……他们情同手足的情义真让人羡慕啊!“快看那”随着叫声望去:一个高大的纪念碑映入眼帘,上面写着“人民英雄永不朽”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啊!是谁让我们能在美丽的教室里认真学习呢?是英雄,是这些爱国的英雄们!
我们来到了烈士墓碑前,默哀了3分钟。到了献花的时候了,我心里无比激动,我敬仰英雄的气概和他们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这些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也应该发扬烈士们的精神。
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那一张张泛白的黑白照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烈士们衣衫褴褛,由此可以看出战士们的艰苦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陵园。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热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只有好好学习报答祖国,才能对得起烈士先辈们……
参观鄂陵园心得体会篇4
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1972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以及为此牺牲的七十二烈士却将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
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陷入了沉思。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来到烈士墓前边,深深鞠一个躬,抬头望着这葬有七十二位中华英雄儿女的陵墓,虽然曾从历史课本上看过它的图片,也从电影中看过许多类似的镜头,然而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
遥望陵园里悠闲的晨练者或者观光者,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在.人们脸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们所期盼的吗?是他们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护人民财产的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无怨无悔……这些,不正是七十二烈士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吗?
我想,七十二烈士墓,不仅仅十为了纪念,更是为了鼓舞.我们个人幸福生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需要有一往无前勇于奉献的建设者和开拓者.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勇于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踏踏实实地学习,实实在在地做人,真真诚诚待人……
逝者已去,悲乎哀哉!
在此清明之际,借袅袅青烟寄去我们的思念与决心。
武昌起义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现在武汉革命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他们发挥主动性,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掌握革命武装,抓住历史时机,敢把皇帝拉下马,主动出击,发动首义,创立湖北军政府。其次是武汉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的的革命精神和献身精神。武昌起义的胜利是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奋斗和英勇流血牺牲换来的。如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慷慨就义,程定国、熊秉坤勇于发难,纪鸿钧、王世龙舍身烧督署,都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广大武汉三镇人民群众也同仇敌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农民、市民踊跃参军,与革命军并肩作战,痛击清军。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不是愚昧无知的、拖着大辫子的满清奴隶,让那些“洋人”知道中国五千年来一直是世界上的一等强国,那不仅是过去今后依然是世界第一。武昌起义后我们中国人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的国家在东亚乃至世界都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国家,革命党人用自己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胜利,值得我们今天所有的中国人敬仰。
参观鄂陵园心得体会篇5
革命烈士陵园内松柏环抱、绿荫满园、安静庄严,宛若我们今天参观烈士陵园的心情——肃穆、感动。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感动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再次沸腾。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革命斗志,我们在烈士墓前鞠了躬,那不是普普通通的一鞠躬,那是充满敬意的充满情感的一个弯腰。我们献了花,那是凝聚着我们无限情感的一束鲜花,或许先烈们也在看着我们,这样一代新中国的中华儿女,如何来完成他们未完的使命。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朱瑞将军,赵一曼,杨靖宇同志,无数叫上名的,叫不上名的'都让我们震撼了。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汇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那便是永生。
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坟墓。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此次学习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您好!我们在向您们真诚的瞻仰,我们更会永远地向您们――学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