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600字参考6篇

时间:2024-07-01 作者:Gourmand

我们在写作文之前,先列好提纲能够提高写作效率,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哦,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端午作文600字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作文600字参考6篇

端午作文600字篇1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是,一年一度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母亲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习俗是相同。端午节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爱国精神与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龙舟竞赛与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非常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坏话,慢慢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志向,富国强民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什么痕迹。大伙非常伤心,把竹筒子里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端午考》与《端午历史教育》列举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爱国精神与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龙舟竞渡与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啊!端午节由来可真多呀,我喜欢端午节美、喜欢端午节热闹、喜欢端午节粽子,喜欢屈原那种爱国精神,当然我还喜欢最好玩赛龙舟!你喜欢端午节吗?

端午作文600字篇2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我想起了前年在奶奶家过的那个端午节,粽子的余香仿佛还留在我的舌尖……

记得那一年端午节的一大早,爷爷就带着我出去采艾叶。我问爷爷:“为什么端午节要挂艾叶?”爷爷摸摸我的脑袋,笑着说:“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以使全家人平安健康。”不一会儿,我和爷爷便采了一大筐艾叶,爷爷把艾叶高高地挂在大门口,绿油油的艾叶散发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那边,奶奶也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有芦苇叶、糯米、五花肉、蜜枣、红豆、青豆……。奶奶要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她把两片芦苇叶重叠在一起,卷成一个漏斗形状,先在“漏斗”的最下面放上一颗蜜枣,再把糯米和豆子混合在一起,一勺一勺地填满“漏斗”,然后把芦苇叶一层层卷起来包好,再用一根白线把粽子绑紧。就这样,一个可爱的蜜枣粽子就奶奶手上诞生了。看到奶奶包得这么熟练,我也跃跃欲试,然而包粽子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卷好芦苇叶,刚填进去第一勺糯米,调皮的糯米就从“漏斗”底部溜了出来。经过这一次失败,我有些沮丧。奶奶见了,就过来手把手地教我包了几次,我终于学会了。经过一个上午的忙碌,我们包了一大盆粽子。奶奶把它们一个个放进蒸锅里蒸。我焦急地等待着粽子出锅。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满屋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粽子总算出锅了。哇!香喷喷的五花肉棕、甜滋滋的蜜枣粽让我垂涎欲滴。奶奶又端出冒着红油的咸鸭蛋。我们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大动食指,吃得不亦乐乎……

我已经离开老家两年了,每每想起这个端午节,我都回味无穷。它不仅有粽子的香甜,更承载着奶奶对我的爱。今年的端午节又快要到了,我多想回去看看奶奶啊!

端午作文600字篇3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会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能把粽子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几颗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淘气的小孩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包的粽子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比较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缩,不能气馁。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许多像样的粽子。

当我们坐在一起,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时,觉得今天的粽子特别甜。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收获!

端午作文600字篇4

今天是端午节,学校放了假,一定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啦!

早上,我起了床,我伸伸懒腰,走出家门。啊!只见一家家的大门两旁都插着艾草,成了村里一道奇异的风景。我在街上悠闲地走着,看着这家家门口的艾叶,心里想:这么多的艾草,人们到底要干什么啊。正在这时候,我遇到了退休教师王爷爷。王爷爷告诉我:这端午节在我国可是由来已久啊。这家家门前的艾草,五月初五这一天,在我们这里,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已经插了几千年了,传说这是当时人们为了“辟邪”,把艾草插到了门口,邪气就被挡在门外了,往后就不会走噩运了。这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

王爷爷说的真有意思。

回到家里,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是妈妈早已蒸好了粽子,这香味可真是奇特。我拿起一个,慢慢剥开一层层的苇叶,里面的食物露出来了:大米、小米和大枣。吃一口,香到心里。我故意考问起了妈妈:“妈,别看您粽子包的好,可这吃粽子的来历您不一定知道。”

“这些你也想难倒妈妈,吃粽子不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么。”

看来妈妈知识也增长了。我吃着着香喷喷的粽子,忽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是啊,两千多年前的今天,爱国诗人屈原怀着忧国忧民的一腔悲愤,投汨罗江而去。人们爱戴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虾吃掉,便包上粽子投入江中。从此,这个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通过过“端午节”,使我更明白了我国节日文化的精深和厚重。

端午作文600字篇5

老家的堂屋旁,有一池水塘,因其形状呈三角形,村里的人便叫它“三尖塘”。不知道“三尖塘”的中央何时隆起了一个小土堆。不知道小土堆何时变得越来越大。也不知道土堆上何时就长满了芦苇。

收完麦打完场,父老乡亲们刚坐下来喘了口气,端午节便到来了。

记忆中,到了端午节家家都要选苇叶包粽子。天一亮,便有女人拿着镰刀或剪子在“三尖塘”里选苇叶,然后在水塘里涮洗干净后,拿回家准备包粽子。从“三尖塘”里采下的芦苇叶子属于纯绿色纯天然,叶片宽宽大大,那沾着雨带着露的苇叶,青碧碧油亮亮,浓浓的带着清香,不等包上糯米,似乎就能嗅到了粽子的甜香。据说,现在城里买的苇叶,商家为了保鲜保色,大多使用了硫磺薰制。

经过一宵浸泡的糯米,夹进去红糖或蜜枣,裹上青翠嫩绿的苇叶之后,便像穿上了一件春的衣衫。包裹好的粽子放进锅里一蒸,不一会,那醉人的糯米香和着苇叶的清香味,便随着蒸汽溢满厨房,直馋得孩子们不等粽子出锅就嚷嚷着要吃。其实,嚷嚷也是白嚷嚷,不但不能很快吃上,反倒是会挨上娘轻轻地一巴掌。因为没有蒸熟的粽子,吃了会胀肚子。再说啦,大人们还都在地里忙着干活呐,哪能先紧孩子们吃呐?

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下刚刚忙碌完麦收的自己。

如今,离开老家已有二十多年了。蜇居在城里,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粽子,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八宝的、有鸡蛋的、有腊肉的……但,我依然会想起“三尖塘”里那蓊郁茂密的芦苇,想起那青青地泛着油光的苇叶和娘亲手包制的粽子,那种端午节的味道时常在唇齿间萦绕。

端午作文600字篇6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辽宁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dd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