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都塔生先进事迹观后感推荐6篇

时间:2023-06-06 作者:Lonesome

当看完一部电影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来,随着观后感的广泛使用,人们一定都掌握了其写作技巧,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尼都塔生先进事迹观后感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尼都塔生先进事迹观后感推荐6篇

尼都塔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1

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新时代好少年》时,我的心犹如澎湃的海洋,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些真实的事例。讲述了十位新时代的好少年,靠勤奋刻苦,认真努力,当之无愧的获得了“新时代好少年”的称号。

这些感人的事例,又是一个个传奇事迹。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高中姐姐——黄郁微。

她乐于助人,热情开朗。一次,在学校举行了“走进聋哑学生的心窗”活动中,黄郁微结识一个内向的聋哑女孩,叫叶丽莎。黄郁微回学校后,在繁忙的学业中,还挤出时间学手语,周末时她再次走入聋哑学校,用手语和叶丽莎交流。慢慢的,胆小内向的丽莎渐渐变得活泼开朗,她们成了一对好朋友。黄郁微还教叶丽莎讲话,开始连自己名字都说不清楚的丽莎,在黄郁微的帮助。鼓励下,丽莎能大方、清楚的介绍自己了。丽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那是丽莎从小到现在十七岁的第一次讲话。黄郁微姐姐用自己的坚持和真情,改变了这个女孩的命运。

黄郁微姐姐品学兼优,多次评为“省级三好生”。“优秀班干部”。“助人为乐模范”……可她一点也不骄傲,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她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学校要求七点进校,她六点就起床听半小时英语才去上学,生病了也坚持。每次英语测试,满分一百五十分,她都能在一百四十五分以上。一次,学校举行了英语演讲,请来了外国评委。黄郁微参加了,她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并荣获一等奖。

看了黄郁微姐姐的优秀事迹,我不禁想到自己,看书时容易分神,大好时光不知不觉被浪费。今后我励志要痛改前非,更加勤奋努力,使自己也变得很优秀。

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祖国的建设需要新时代的建设者们有百折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不能因前进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失去勇气和信心。我们必须多学习。多锻炼,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像《新时代好少年》里的哥哥姐姐们那样,做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

尼都塔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2

__,男,196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__市中医医院口腔科主任。1987年毕业于__省丽水卫生学校口腔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口腔专业理论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带教工作,并取得本科学历,1998年调入__市中医院工作。

一、进院后,着手组建扩大口腔科,从科室布局,设备安装,人员定位等进行精心布置。为了拓展业务,他想方设法引进推广各种新技术、新项目:率先在全市开展烤瓷牙修复体、高濒铸造金属支架修复体、铸瓷牙、精密附着体、生物功能性总义齿、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种植牙等。同时紧紧围绕提高自身素质和改善服务质量两方面内容,对内通过派员出去进修、参观、邀请高年资、技术精的上级医生来院讲课等方法,不断更新知识,使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较快的提高;对外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室优势,并以身作则,热情接诊病人,精心诊治每颗牙齿,自觉把病人的难处作为服务重点,病人的需求作为服务内容,从而使科室知名度不断扩大,业务蒸蒸日上,使口腔科从原来的一个小科到现在拥有20张牙科诊疗椅及25名员工的大科,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市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治疗中心。

二、__始终把“病人至上,服务第一”作为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发挥他的特长,医院专门成立了__工作室——口腔修复特需门诊。这是医院首个医生工作室,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档次,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的需求。

凭着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他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为了使病人镶牙后少复诊修改假牙,提高咀嚼效率,他在取印模上下功夫,总结以往病人所镶假牙修改的部位、程度和口腔组织相应部位的特点,对复杂可摘义齿、全口义齿采用制作个别托盘加压印模的方法,使取得的印模边缘清晰,基托下组织承受压力均匀,从而达到最大地恢复牙齿的咀嚼效能,这种取模法使得医生技工操作时间延长,但病人复诊的次数少了,痛苦小了。有一位家住杭州的67岁的老婆婆,由于牙齿全部缺失,已镶过二付假牙,都觉得吃饭不方便,经亲戚介绍,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找__医师镶牙。石医师仔细检查了她的口腔软硬组织情况和戴的假牙,了解她戴假牙的不适之处后,得知她原来的假牙由于固位不好,取模不准确而导致假牙戴不牢,吃饭时不好咬东西。就采用个别托盘加压取印模方法获取精确的印模,根据病人的咬合习惯为她精雕细刻地制作了一副全口义齿,并教她假牙咀嚼方法。病人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饼干,花生米,有滋有味地吃起来,忙说:“这副牙好,这副牙好,我一吃东西就知道啦!”

三、镶牙齿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他在制作牙齿时,严格按照口腔软硬组织情况、合理设计、精心制作,安放一个卡环、一颗牙齿都要仔细琢磨,直到满意为止。他一天忙到晚,看了病人还要做技工、做牙齿、经常加班加点。牙科是以操作治疗为主的科室,在口腔内操作更是一个精细的活,治疗一颗牙齿花上的时间较长,所以病人候诊的时间很长,可病人们都说:石医师脾气好、技术好、有耐心、工作认真、操作规范、手法轻巧,候诊时间长一点不算什么,我们愿意等。他一年的工作业务量经常占全科室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他曾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学习。先后获得__市卫生系统“十佳医生”、__市行风建设先进个人、__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__市病人满意医务人员、医院优质服务标兵,多次被评为__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医院先进工作者、2013年度荣获__市第二届“身边道德典型”医德医风楷模、__市第二届“十佳引进人才”、2015年度获得__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从医30年来,始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业务技能,积极开展新技术,坚持以高尚的医德和精__的医术为患者服务,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尼都塔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平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平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平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平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平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平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平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平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尼都塔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4

本周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周日晚上看央视《新时代好少年》这个节目。吃完晚饭我就坐在电视前认真的观看这个节目。

这个节目讲述了十位“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其中有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男孩,他是个“小小发明家”,特别很厉害。他发明了很多有创意的小玩意,其中一辆用电瓶发动的小卡丁车我印象深刻,他的动手能力真是让人佩服!

在这十位“新时代好少年”中最最让我佩服的是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他天生有小儿麻痹,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从此他的双腿无法活动,可是他从来都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对于他来说,生活很艰难,但是他从不放弃,这点深深感动了我。他把自己的生活点滴写进书里,鼓舞着其他身患残疾的人,点燃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他真的非常伟大。我的梦想也是当一名大作家,可我比起他,付出的太少了,所以我要加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还有其他的新时代好少年,也都是好样的,每个人都有让人佩服的闪光点,我相信他们长大以后,一定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其实这些新时代好少年也都是普通的学生,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天才。都是经过自己刻苦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走到今天。我们都是一根蜡烛,只不过他们先发光。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都会发光!当然想发光必须点燃自己,虽然燃烧的过程是艰辛的,还伴随着痛苦,但是我们必须要接受这些磨练,才能发光,才能变成有用的人,为国家添砖加瓦!

加油吧!少年们!

尼都塔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5

在记录片中,我看到了一支支顶级医疗队紧急奔赴武汉疫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畏生死,在隔离病房争分夺秒地救治患者。解放军叔叔阿姨在飞机前集结的一幕,我在大年三十那天就在电视上看到。当我们都在团圆过年的春节时刻,解放军叔叔阿姨却在逆行抢赴病毒严重的疫区。在电视机前告诉我们不要出门的84岁钟南山爷爷,自己却挤在餐车里逆行到疫情第一线。还有我们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新闻记者、警察叔叔、社区的叔叔阿姨,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最美逆行者。正是有了他们在一线的奋战,才有了平安宅在家中的我。

在记录片中,我学习到了如何防止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开窗通风、勤洗手,这已是宅在家中的我每天必做的事情。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加强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健健康康地宅在家里。我看到了同是宅在家里的哥哥姐姐,每天把各项计划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都过得充实又快乐。宅在家里的我,也可以学习他们,在完成规定的作业后,在我感兴趣的涂鸦上坐着一动不动,快乐地宅着。

环顾窗外四周,车辆和路人都比平时节日少了很多,近期大家都宅在了家中。只要我们再宅一些时日,我们就一定可以战胜肆虐的病毒。我也热切地期盼一线的叔叔阿姨一个都不少地早日平安返家。在战胜疫情的那天,我也可以走出家门,高举胜利手势,大声呼喊我们开学啦!

尼都塔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6

晚上八点的时候,我和妈妈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激动人心的《新时代好少年》。

第一位新时代好少年是董天晨。她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她和我一样热爱读书,每年阅读近三百本书。哇!这个读书量真让我佩服!我读书再多也只能有这么多本了。她不仅读书多,而且还有些学习笔记的好习惯,已经记了十多本学习笔记;她还善于思考,遇到问题总是想办法解决——相比之下,我就有些粗枝大叶了,经常直线型思维、遇到事情不知道多想一想,这是我最大的毛病。

我和她一样喜爱航模,但是相差也很多,我想,大概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吧。她乐于钻研,积极探索新的遥控飞机飞行方法和技巧,而我现在还只会按照教练教的飞,飞行方法一成不变,还偶尔会失误;她勇于担当,担任学校“鸾娃航模社”社长,我却连简单的打扫卫生都感觉吃力,更别说去组织更多同学活动了。不仅如此,她还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

通过与与董天晨的对比,我找到了跟我相似度最高的学习模范,要向她学习的东西很多,从学习习惯到思维方式、从处事方法到时间管理,我要以她为目标,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我的梦想是到北京大学读书,但是我发现以我现在的实力,距离梦想还差的很远。我一定要向董天晨学习,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去圆我的北大梦、去追求我的科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