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实事求是的事迹材料才能得到认可,优质的事迹材料是促使我们的思想不断进步的材料,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最美科技工作先进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最美科技工作先进事迹篇1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瞧,那不就是我们班新来的“大家伙”——等离子多媒体吗?它可是我们老师上课的好帮手哦!
一个银灰色的多功能讲台,里面竟然安装着一台电脑,真是神奇,一个正方形的中央控制器嵌在桌面中间,拉开多功能讲台左面的拉手,里面竟然藏着一个白色的实物展示台,别提多奇怪了!这套多媒体的显示器是一个高50厘米,宽45厘米的49寸的等离子电视,一个黑得发亮的外壳外面还套着一个水晶似的履膜框,真是气派!
它不但外观精致,内部构造新颖,还挺实用,大大提高了我们上课的效率。记得有一次学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圆明园被毁灭之前是怎么样的,所以觉得这篇课文也没什么意思。谁知上课时裘老师神秘地打开了它,不一会儿,大屏幕上竟然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富丽堂皇的宫廷、仙境般的蓬莱瑶台……同学们看得一次又一次地张大了嘴巴!当然学课文也变得津津有味,甚至到了下课还意犹未尽呢!本来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同学,现在也天天盼望上语文课,期待着这个“大家伙”的精彩亮相。
当然那个实物展示台也能发挥不小的功能。在欣赏同学写的优秀作文的时候,老师会用到它;在展示班上同学的书法作品的时候会用到它;数学老师也经常会用它跟我们讲解一些关于图形的数学问题……
我们班的“大家伙”犹如一位“大神仙”让我们感到神奇。没想到我们农村小学也能用上高科技,同学们还天天盼着用它呢!
最美科技工作先进事迹篇2
今天黄教练又给我们开启了魔鬼训练(减重训练),黄教练立马化身为奶爸教练,我去的时候黄教练还在为他的'小宝宝喂奶呢,道馆的垫子上还放着一个可爱的玩具木马。何非凡早早地就在那里等着了,他说自己穿了一件“”减重神器”,竟然还有这种东西,这是什么“黑科技”?我上下看了看,薄薄的一件,跟一般的防晒衣好像没什么两样嘛。而我呢,还是裹着一件紧身衣,一件道服和一件棉外套。
练了不到半个小时,我就大汗淋淋,汗珠直往下滚了。再练了一会儿,我禁不住用手扇起风来,啊,真是太热了,热得我都喘不过气来了。
“魔鬼训练”终于结束,我已经感觉到紧贴在我背上的衣服已经像洗了一般,很不舒服。只要把头埋在衣服下,一股热气就会迎面而来,眼镜上也会起雾。现在,你认为,我的衣服是紧身衣最湿呢?还是到道服最湿呢?还是最外面的棉衣最湿呢?你肯定会认为,贴身的紧身衣最湿吧,哈哈,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你可以来摸一摸,正好相反,紧身衣反而不怎么湿,而最外面的棉衣,里面全是水,道服呢?比棉衣要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里面的紧身衣呀是速干衣,速干速干,听这名字你就知道速干衣是排汗的,不会像棉衣那样吸汗。所以专业的运动教练都会这么说:小孩子冬天的时候尽量不要穿棉质内衣,不然运动完后,棉衣把汗吸了就排不出去了,贴在身上就会很冷,而速干衣会迅速把汗排出去,不会冷了。
何非凡的减重神器里面也是汗流一片,所以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要科学利用一些先进的东西来帮助我们,这样就会事半功倍了。
最美科技工作先进事迹篇3
生活中的长度单位有很多,例如千米、米、厘米、毫米,可别忘了还有一个纳米。生活中的纳米科技,在很多地方都使用这种高科技的技术。纳米是长度单位符号为nm,原称毫微米,它非常得细,细到什么程度呢:单个纳米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需要用显微镜来看,测出直径大约是五微米。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5毫米,我们把它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一纳米,我非常的惊讶!妈妈也是,她懂得也不多,但我们会努力地探究。
在生活中,纳米的用处很多,纳米卫星将飞向天空 在纳米尺寸的世界中按照人们的意愿,自由地剪裁、构筑材料,这一技术被称为“纳米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可以使不同材质的材料集成在一起,它既具有芯片的功能,又可探测到电磁波信号,同时还能完成电脑的指令,这就是“纳米集成器件”。将这种集成器件应用在卫星上,可以使卫星的重量、体积大大的减小,发射更加容易,成本也更加便宜。美国发明了隐形轰炸机,外面那一层黑的,其中就用到了纳米技术。隐身技术通过多种途径,想方设法尽可能减弱自身的特征信号,降低对外来电磁波、红外线反射,达到与它所外的背景难以区分,从而把自己隐蔽起来。这就是“低可探测技术”,这样,雷达发出的信号就不会被反弹回来,使飞机“隐形”了……
有了纳米这种技术,世界变得更美好了!
我懂得就这些,但是纳米这种科技,范围永无止境,但我们会尽力而为。纳米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多,说不定我们还能发明些有纳米技术的东西,我相信未来还能研究出更新的高科技。
最美科技工作先进事迹篇4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技等方面不断第进步,诸如5g、抖音、虚拟现实等技术,我认为将此类技术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才能使其发挥作用。
为什么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体现科技的作用?无非是因为科技成就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我们身边有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出现,甚至为我们所依赖。然后,中国在几年前研发的北斗卫星技术,如今已运用在了无人驾驶、导航等方面。反观国外,在机器人的研发中,虽有着极快的反应速度与计算的准确率,而造价算下来,批量生产也要一百五千万一台。由此可见,同样是投入大量精力与财力,可以用于生活中的技术便明显略胜一筹。若一项科技的产生没有用武之地,那么也只会是一具没有灵魂的外壳。
当然,一项科技必定会成为一个国家国力的代表,而若其有实用意义,那将会更上一层楼。
我们应如何将当今的科技运用到生活中去呢?这无疑也提高了对一项技术的要求。在军队训练时,已有部门率先使用了vr技术来演习。电子识别技术也恰到好处地用在了我们常用的手机上。虚拟现实成像技术常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荧幕中……而这些成功的事例摆在眼中,体现了人们的需求与科技供应相吻合这一特点。想要这一项技术绽放在人们的生活,必须要了解人们的生活中种种不易见的细节,或对一项技术深究挖掘它的功能。对于科技,我们应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纷纷涌现,想要一一发掘它们的实用性,也是长期实验与夯实空缺的过程。
为此,一技术的成功与否,也可以因此来鉴别。科技的存在往往就是使得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方便、更美好而产生。日后,将其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不仅会展现出我国日益强大的科技,更是造就了人民的幸福。
最美科技工作先进事迹篇5
王行环、李玉、陈厚群、胡郁、李东、陈亮、仝小林、次旦央吉、程相文、郝吉明等10人,都是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他们中有的积极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舍生忘死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有的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的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的积极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用科技服务民生……他们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谛,有力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现场播放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主办单位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发最美科技工作者证书。
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3届,每年选树10位先进个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牢记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创新自信、接力精神火炬,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汇聚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新华社记者张泉、温竞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甘于奉献,面对疫情勇敢逆行,以自身所学守护人民健康;他们矢志报国,锐意攻关,铸造大国重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他们面向国家和人民需求,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能,建报国之功。
我们正见证中国航天发展的新跨越。天问探火、嫦娥奔月……这些举世瞩目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强力引擎。起飞重量约870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十年磨一箭,长征五号的成功研制,倾注了总设计师李东的全部心血。
新技术多、新研产品多、技术跨度大、研制规模大……面对挑战,李东率领技术团队突破了12大类247项关键技术,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难题,确保长征五号火箭于2016年11月3日成功完成了首飞。
宝剑锋从磨砺出。2017年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后,李东和团队并没有退缩,他们开展了长达两年多的艰苦归零和攻关。2019年12月27日,随着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长征五号王者归来。
斗转星换,十年终铸成巨箭。甘苦暑寒,波折历罢捷报传。初心不变,今日梦筑空间站。2020年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后,李东用这样的诗句描述了自己的心情。探索不会止步,更待来年,鲲鹏扶摇九重天!
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42年,中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自行车到家家户户都有的小轿车,从20寸黑白电视到现在大屏幕液晶屏,从手拨电话到5g网络,我们共同见证着中国的变化。这过程离不开我们中国的正确决策,离不开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奋斗,离不开我们工农兵各行各业的恪尽职守,正是这14亿人创造了这个美丽而伟大的中国。
细数中国近年来的科技工作者,我们熟知的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还有在这场疫情中冲锋在前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这些伟大的科技工作者铸就了我们辉煌的今天,带动了中国快速的发展。在中国迈向世界的潮流做好了强大的支撑力量,他们的付出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他们的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传承的。
其实,在我国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挑战科技的空白,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专研,用无数的白天加黑夜,创造出一项项不可估量的成果,他们有的力攻地震,有的发扬中医的精髓,有的扎根戈壁荒漠研究地下实验室,有的则穿越太空,探索外星球的世界。一项项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这些科技工作者的执着追求,他们用坚定和使命来诠释科学精神。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们的额间已爬满了皱纹,但是那科技的光环照耀着他们,闪出最美的光芒。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抢占先机、迎难而上,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近日,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在北京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弥曼等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
张弥曼、多吉、倪光南、严纯华、邹学校、李贺军、李兴钢、蔚保国、秦川、王杜娟等10位先进典型,他们有的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的板凳甘坐十年冷,用科研成果赢得世界同行尊重;有的扎根基层一线,为扶贫攻坚和人民幸福付出毕生精力;有的投入社会公益,几十年如一日开展科普宣传……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真谛,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发布仪式以科技中国梦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现场播放了反映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视频短片,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并向他们颁发了最美科技工作者证书。
参加发布仪式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代表纷纷表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要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牢记科技报国的初心,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