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风教案最新5篇

时间:2024-05-18 作者:Lonesome

认真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一份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音乐风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风教案最新5篇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1

目标

1、 借助图谱理解买菜的歌词,能唱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 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和老师的提示下推出相应的歌词。

3、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 能大胆表现歌曲买菜的内容、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难点:幼儿能掌握歌曲中没有伴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 根据歌词画的图谱一张

2、 节奏卡

3、 菜市场图片一张

4、音乐《买菜》

活动过程

一、 律动《去买菜》

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菜市场。(音乐:买菜)

师:今天我们玩个办家家的游戏,现在我们就去买菜好吗?

1、发声练习(这是什么菜)

卖菜的“阿姨”说:你们认识这些菜吗?

1 2 3 4 ︱ 5—︱ 5 5 ︱ 5 5 ︱ 5 4 3 2 ︱1 —︱

师: 这 是 什 么 菜 幼: 黄 瓜 黄 瓜 这 是 黄 瓜

2、游戏(买菜)

买菜“阿姨”说:我这的菜又多又好,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告诉其他人好吗?(出示节奏卡)

幼儿用接诵的方式说出菜名。

二、歌唱《买菜》

(1) 出示图三

巩固幼儿掌握好歌曲中没有伴奏的地方。

(2) 教师示范唱歌曲《买菜》

示范唱第一次提问:歌曲中还买了哪些菜?

示范唱第二次 (幼儿带着问题听:买的菜的顺序) 出示图二

示范唱第三次(幼儿带着问题听:这些菜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推出相应的歌词。

示范唱第四次(幼儿带着问题听:才买多了会出现什么事?)。出示图四

幼儿小声的和老师跟唱(是谁买了这么多的菜?)。出示图??

三、幼儿学唱歌曲《买菜》

幼儿跟着琴声一起唱。

老师遮挡一种菜,幼儿学唱。

幼儿遮挡2-3种菜,幼儿回忆唱。

完全遮挡,幼儿记忆唱。

四、唱《买菜》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现在我的肚子都饿了,我们把今天买的菜带回去做成美味的菜让大家都来品尝,好吗?

教学反思

1、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此次活动比较感兴趣,在活动结束时大多数幼儿能进行哼唱。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教幼儿念一句歌词,教唱一次歌曲,而是通过游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教学形式新颖。

3、幼儿对 歌曲中的说白的掌握不太好。

4、如果再上一次的话,我会带幼儿去真正的菜市场,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蔬菜,观察买菜人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思维。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

2、使幼儿知道唱歌时应该用最优美的声音唱。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课件-歌曲《劳动最光荣》

2、课件-图片:蜜蜂儿歌-《劳动最光荣》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手挽花,要求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2.歌曲-大雨小雨让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唱大雨的声音时,应该声音大一点,唱小雨的`声音时唱的声音小一点。

二、展??

1.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出示图片-蜜蜂提问:小蜜蜂是爱劳动的小动物吗?

请小朋友说说小蜜蜂是怎样爱劳动的?

教师:雄鸡一早就来唱歌,它特别的勤劳。小喜鹊在造新房,小蜜蜂在采蜜糖,他们都很勤劳。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歌曲呢,你听一听歌曲里面唱的什么,听出来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2.教师完整的示范歌曲一遍

3.教师引导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说歌词两遍幼儿听旋律,闭上眼睛轻轻的听,用身体的动作打节奏,直到幼儿熟悉。

4.让幼儿把歌词填到旋律里面,教师重点示范:附点音符的地方,让幼儿多唱,熟悉。

5.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表演歌曲

三、结束音乐游戏:种葵花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劳动最光荣》是一个音乐欣赏活动,欣赏活动中“创造”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只是一个欣赏活动,但活动中我把歌唱教学也作为了一个重点,因为歌曲的歌词内容唱的都是孩子们所熟悉并喜欢的动物,而且这首歌也是比较传承的歌,部分孩子能唱上那么几句,所以孩子们听几遍就能够很好的演唱。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感受和表现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借助游戏中的动作,进一步加深对身体各部分的认识,并能理解和记忆歌词顺序。

3.玩"藏起来"游戏时,努力使自己的动作与集体保持一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

幼儿会玩"指鼻子"的游戏、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游戏《指鼻子》

★教师任意地说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幼儿在自己的身上及时指出。

二、倾听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2~3遍,同时示意幼儿指出身体的相应部位。鼓励反应迅速的幼儿,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以常速范唱歌曲,让幼儿迅速指出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此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反应慢的幼儿,鼓励他们使用其他幼儿的学习方法,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三、幼儿学习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幼儿随伴奏学唱歌曲,必要时,教师通过指自己身体相应部位的方式给幼儿相应的歌词提示。

四、幼儿玩游戏《头发、肩膀、膝盖、脚》

★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边唱《头发、肩膀、膝盖、脚》,边示范游戏的玩法(见"教学材料"),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怎么玩。

★教师带着幼儿边唱歌边玩游戏"藏起来"。

五、复习歌曲《小脚》

效果反馈让幼儿边演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边指身体部位的动作。同时,故意不"头发"或其他身体部分的歌词,而只是指身体部位的动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会欣赏、会观察秋天的树叶飘落的自然现象,感受秋天的美,有一定的想像力。

2.学习词汇: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活动准备:

1、外观察秋季景色,进行拾落叶、观察秋虫等活动。

2.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谈话: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交代故事名称。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能认真倾听,初步感受故事的内容。

3.一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秋风起了,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

(2)树叶分别落在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3)学习动词:找出故事里运用的动词,并通过做动作、学说话加以体会和理解。

4.启发幼儿想像。

(1)树叶还会落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小朋友模仿故事的语言进行完整讲述。

(2)小朋友想用落叶做什么?

5.观察落叶。带领幼儿在户外观察秋叶飘落的景象,玩风吹秋叶飘落的游戏。

目的:

1、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动作并合拍地表现树叶飞舞的`景象。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准备:落叶头饰人手一个,落叶等。

重难点:幼儿能自己创编动作。

设计:

1、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

看看,这个小园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树叶)

树叶怎么都地上啊?(因为现在是秋天,叶子都落下来了)

是啊,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都要掉下来了,听——

2、录音机范唱《秋天》

师:秋天真美,那你们知道这小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吗?

(幼儿讨论)

我们在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3、教师一边洒落叶,一边先念歌词,再唱歌曲。

师:叶子是怎么掉下来的?(幼儿讲讲:飘下来的,飞下来的,滚下来的等。)

那我们也来做小树叶,来学学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好吗?树叶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样的?(睡地上)

4、幼儿带头饰扮演落叶,模仿落叶的样子。(放录音2遍)

师:小树叶,你是怎么落下来的?(幼儿讲讲)

5、挑选动作好的幼儿做示范。

师:你们的动作都好漂亮!我们在一起做一次!

6、再次模仿动作。(放录音1遍)

师:秋天了秋风一吹,树叶宝宝都离开的树妈妈,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落叶都送回家吧,你们先每人捡一片树叶,看看你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7、延伸活动:把不同的落叶归类。

落叶有3种,梧桐树叶,广玉兰树叶,小树叶。请幼儿讲出区别后,把落叶送到指定地点。

8、小结:

师:现在这个园子里,又干净,又整洁,小落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宝宝也回家吧!

9、回教室,结束。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合拍的做小老鼠、拉泡泡糖的动作。

2、有节奏的语言和动作帮助自己更合拍的表演。

3、知道泡泡糖会给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环境。活动准备:磁带。

活动过程:

1、(师)有一种小动物,走路走得很快,还会吱吱叫得,它是谁?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有一天,有一只小老鼠跑到草地上去玩,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教师有节奏的念四遍,一边念一边用手在腿上做动作)

(1)小老鼠在什么时候往两边看的?在哪两个字看的'?我们一起来一边念一边学,好吗?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好在哪里?

( 2 ) 我们一起用小手跟着音乐来学小老鼠走路,好吗?

(3)刚才我们用手做游戏,现在要用小脚玩游戏,好吗?

(4)我们现在来听磁带来做,音乐快了一些,你们有没有信心做好呢?

2、(师)小老鼠在草地上玩呀玩呀,它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泡泡糖,于是它吃呀吃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听磁带)幼儿想想猜猜。泡泡糖爆炸了,会粘在哪儿?那怎么样才能拿下来呢?

(1)我的手上就有一个泡泡糖,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我拉泡泡糖。

(2)谁的手上有泡泡糖,我来帮他拉。

(3)拉的时候是什么表情?(用劲、手抖、咬牙、身体歪)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做拉泡泡糖的动作。

(4)听到什么音乐要拉泡泡糖,什么音乐要合起来呢?

(5)你们听最后的音乐,是谁来啦?(猫)

3、(师)想不想学学小老鼠到草地上玩泡泡糖呢?那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游戏。(完整游戏一次)

(1)泡泡糖还会粘在哪儿?那我们在玩一次,好吗?(第二次游戏)

(2)泡泡糖还会粘在哪儿?你们做得和我不一样,好吗?有信心吗?需要我帮忙吗?(第三次游戏)

4、(师)泡泡糖拿下来容易吗?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对不对?你们说,吃过的泡泡糖扔在哪儿?为什么?(把它包包好,带出去扔掉)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感觉孩子们对这个音乐活动非常感兴趣,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着,并且“小老鼠”这个形象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尽情的表演着。特别是活动中“拉泡泡糖”的动作为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想象空间,有的粘在头发上,有的粘在鼻子上,有的粘在身上、脚上等,这样就使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增强了,也使游戏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在活动中,我也考虑到孩子们在整个游戏中避免模仿老师的动作,而抑制住孩子们的创造力,于是我就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玩游戏时注意了“退位”及我退在后面,让孩子们自己听音乐来做动作,这样孩子们的创造性就发挥了出来,活动中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在表演不同的动作。应该说,这个音乐a段和b段比较明显,孩子们都能跟着音乐玩游戏。

在“合拍的做小老鼠”的动作时,因为小朋友先用手做,再到用小脚做,然后过渡到跟着磁带做,念的歌词也由慢到快,音乐也由漫到快,所以孩子们掌握得较好。而在做“拉泡泡糖”的动作时,孩子们对音乐的节奏把握不够,缺少倾听理解的过程,因此在做动作时还不能和音乐合拍。我想:在拍手做拉泡泡糖的动作时,教师可以把这段的音乐清唱出来,带着孩子们做动作,然后再跟音乐做,效果会更好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