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教案8篇

时间:2024-05-16 作者:dopmitopy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清晰地了解教学目标和任务,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老虎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老虎教案8篇

老虎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知道并理解作品,能复述故事中部分相同结构的语句,丰富相应的词汇。

2、结合已有经验掌握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这几组相对概念。

3、体会小老虎经创造性重组变修路的惊喜。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一本

2、丰富幼儿有关城市方面的知识。

重点:知道并理解作品,能复述故事中部分相同结构的语句,丰富相应的词汇。

难点:结合已有经验掌握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这几组相对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初步感知连环画《山里来了小老虎》。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并提问,引导幼儿完整地感知、理解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至"来到了修马路的建筑工地。"引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教师讲述"小老虎王王在工地上看来看去。"至"压路机说:#39;现在不行,等我下班吧!"提问:小老虎王王在工地上看来看去。它看见了谁?它们说了什么?

教师讲述"天亮了,"至"哇!这下小老虎王王变成了什么?引发幼儿新的倾听兴趣。

教师讲述"清洁工阿姨"至"小老虎回答司机说"不是"提问:都有谁看见了小老虎变成的奇怪东西。他们注意到了什么?问了什么?小老虎又是怎样回答的?它究竟变成了什么?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重点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的第二和第四部分。注意引导幼儿发现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几对相对概念,同时,在图片及教师动作的提示下,引导幼儿逐步独立复述相同结构的语句。

四、引导幼儿分析小老虎的性格特征。

五、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体会创造组合的惊喜。

老虎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扮演老虎的律动游戏,在活动中感到愉快。

2.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3.尝试为《两只老虎》特定的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准备:

物质老虎头像粘贴图卡、铃鼓、玩具老虎

经验:

听过《两只老虎》的音乐,能随着歌唱

活动重点:

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活动难点:

尝试为特定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老师:“小朋友都喜欢什么玩具呢?它长得什么样呀?”

1.全体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玩具,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玩具。

2.老师扮演一个神秘的玩具(残疾小老虎),请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分析:活动的导入环节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了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的判断。因此,我们要利用小班幼儿游戏化的认知特点,

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玩具”作为切入点,引发幼儿的共鸣,牢牢的吸引他们,促使其成为主动参与者。

二、歌唱活动

老师:“我的玩具老虎虽然生病了,但是它一点儿也不害怕,还很勇敢的把它唱出来了,我们一起欢迎小老虎唱给我们听听。”

1.全体散坐,聆听《两只老虎》的歌曲并随音乐歌唱。(老师可以鼓励小朋友做简单的歌词律动)

2.老师提问:“谁听到小老虎唱了什么?”(老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如果幼儿想不起来,老师可以用歌词的律动动作作为提示)

3.老师把小朋友说出来的曲词串成句子和幼儿共同歌唱并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分析:律动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可以使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的拍子。两只老虎基本上每个幼儿都比较熟悉,在歌唱环节中老师特意安排让幼儿边倾听边做律动动作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回顾了歌曲。接下来老师又请幼儿帮助回忆歌词,这使小班的幼儿都可以牵引之前的歌唱经验,促使他们热情大胆的进行歌词的表达,最后老师利用简单的律动把幼儿表达的歌词加入乐曲拍子带领他们进行轻唱,使幼儿更好的感受到歌曲的拍子。

三、律动游戏

1.边观看老虎活动的短片边模仿老虎活动的形态。

2.边歌唱边模仿老虎走路的形态。(走出音乐的拍子)

老师:“老虎生病了,所以它走得会慢慢的,我们一起来试试”。

3.遮挡游戏:每人一条小纱巾,律动中唱到没有哪里,就用纱巾把那个肢体部位盖住。

分析:本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律动游戏感应《两只老虎》歌曲的节拍,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仅仅是一个环节的感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律动游戏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律动游戏的介入下使幼儿充分的感应本曲的节拍。模仿是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光老师提出让幼儿学习老虎走路,相信每个幼儿都会模仿老师的样子而做的千篇一律,这样的教育形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介的资源,让(转载于::两只老虎音乐教案小班)幼儿边看边模仿,随着自己的观察视角来做律动。最后的遮挡游戏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巩固了幼儿对曲拍的感应,又对下一环节改编特定小节歌词做好准备,这是老师环节设计的巧妙之处。

四、改编特定音乐小节的曲词:老虎五官粘贴游戏

1.教师两张老虎的头卡,请小朋友观察老虎的脸上都有什么器官。

2.请两个小朋友到老虎头卡上随意藏起老虎的一个部位。

3.大家一起尝试把改编后的词唱出来。

分析:这个环节老师设计的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很容易忘掉自己刚才看到的和说出来的话,而且老师也不容易用简单的语句向小班的幼儿说明要改编的特定音乐小节。在这里老师用粘贴隐藏的游戏形式很好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幼儿玩的开心的同时成功的完成了本环节的活动难点。

五、活动延伸

1.教师将老虎五官游戏卡粘贴在音乐区,小朋友可以自主游戏歌唱。

2.也可将游戏卡多做几张放在幼儿经常游戏的过渡环节区(幼儿自由活动区域,比如走廊),丰富幼儿的活动。

老虎教案篇3

活动意图:

耳朵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保护耳朵更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中班的幼儿对耳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怎样保护耳朵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讲解怎样保护耳朵很必要。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了本次活动健康《我们的耳朵》。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一些简单而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积累自我保护的`经验。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的用处,会用耳朵听辨不同的声音。

2、懂得耳朵对人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特色:

本课的特色主要以猜谜语、做游戏了解耳朵的重要性,以图片加深对保护耳朵的理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小鼓、废旧的纸、一次性纸杯子、课件。

教学重点:

养成好习惯,注意保护耳朵的健康。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客人,家鼓掌把这位客人请出来吧。(出示课件图片)老师请的这位客人是谁呀?(慢羊羊村长)慢羊羊村长今天来到我们的幼儿园,要让家猜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能最先猜出谜底,谁猜出来,就举手告诉老师好不好?

师:“左边一个3,右边一个3,中间隔座山,从来不见面,一对3本领,各种声音听得清”。

引导孩子猜出谜底(耳朵)后,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猜出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谜语了,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耳朵,像什么呀?

幼儿:像3。

师:你们真棒!那你们知道我们的小耳朵有什么用吗?接下来,老师带领家做一个游戏,做完这个游戏,小朋友就知道我们的小耳朵有什么用了?

游戏:“ 小耳朵真有用”

师:请幼儿把眼睛闭上,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老师在干什么?

师:放录音机、撕报纸。(引导幼儿说出老师在干什么)

师:咦,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你们是用耳朵听的呀,那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再把耳朵捂上,看还能猜出老师在干什么吗?(敲鼓、拍手)这次你们知道老师干什么了呀?

幼儿回答:不知道

师:刚才你们还能猜出老师干了什么,这次为什么不知道了呢?

幼儿:耳朵捂住了,听不见了,不知道老师干什么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因为耳朵听不见,所以猜不到,你们想知道老师刚才在干什么吗?

幼儿回答:

师:那请你们把眼睛闭上(敲鼓、拍手,让幼儿说出老师在干什么。)

师:小朋友说的很对,那我们的耳朵除了能听各种声音以外,还有什么用处呢?

幼儿回答:(戴眼镜、口罩、戴耳环)

师:请小朋友看看同伴的耳朵,你们能看到耳朵的内部吗?

幼儿回答

师:出示课件(耳朵的构造)

二、和幼儿讨论保护耳朵的办法

出示课件(游泳图片)

师:小朋友请看图片,看一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幼儿:在游泳。

师:这样做很危险,我们要在爸爸、妈妈的看护下才能下水游泳。

师:如果我们游泳的时候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幼儿:讨论

师:老师告诉家,如果我们的左耳朵进水了,单脚侧身向左跳。如果右耳朵进水了,我们就单脚向右跳。(老师做示范动作)

出示课件(黄豆图片)

师:这是什么?

幼儿:黄豆。

师:如果老师把这颗黄豆塞进耳朵可以吗?为什么?

幼儿:不可以,塞进耳朵会听不见,

师:小朋友说的很对,我们千万不能把这些小东西塞进我们的耳朵里,那样会很危险。

出示课件(汽车喇叭图片、放鞭炮图片、打雷图片)

幼儿观察图片,遇到这种强烈的声音时应该怎么做?

师:遇到放鞭炮、汽车喇叭、打雷这种强烈的声音时,我们要张嘴巴,捂住耳朵,以免伤害到耳朵。

出示课件(冬天图片)

师:寒冷的冬天,我们应怎样保护耳朵呢?

幼儿思考,回答。

师:天冷时,我们要戴帽子、围巾、耳罩,保护我们的耳朵不被冻伤。

师:今天我们学了保护耳朵的方法,你们以后打算怎样保护耳朵呢?

幼儿:以后说话声音小一点。不要用力擤鼻涕。不随便用硬东西掏耳朵。

师:小朋友说出来这么多保护耳朵的方法,你们肯定都会有一对健康的耳朵的。

三、连一连

师:出示课件(连线图片)

师:让幼儿观察图片,遇到下列情况应怎么办?

四、编儿歌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保护耳朵的办法,我们把这些办法编进儿歌吧。和老师读一读吧。

儿歌

游泳进水别害怕,左耳进水,向左跳一跳。右耳进水,向右跳一跳。

遇到强烈噪音不要怕,捂住耳朵张张嘴。北风北风呼呼吹,戴上耳罩不怕冻。

小耳朵用处,我们都要保护它。

结束部分:

今天老师带领家玩了好玩的游戏,你们玩得高兴吗?

幼儿:高兴。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我们的小耳朵,知道小耳朵对我们的重要性,并且还学会了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耳朵。请小朋友跟老师到外边去听听,去感受一下自然的各种声音吧。

教学反思:

活动我通过猜谜语游戏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加深幼儿对耳朵特征和功能的认识,由此引发幼儿思考该怎么保护耳朵,同时根据幼儿的交流,从中梳理形成一些幼儿自己保护耳朵的简单方法。让幼儿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的一些坏习惯对耳朵造成的伤害。通过这样的活动,强烈地激发起幼儿对保护耳朵的迫切性。再借助图片引发幼儿自主分析、讨论伤害和保护耳朵的行为,通过亲身体验、观看视频、倾听等不同的方式,讲讲、议议保护耳朵的各种方法,积累经验,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后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创编儿歌,助幼儿梳理保护耳朵的方法,积累经验,使保护耳朵成为每一个幼儿自觉的意识和自觉的行动,相信通过今天的活动,孩子们都学会了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不足之处:

1、活动中孩子对保护耳朵的经验不够,导致在讨论时幼儿说不上来,老师说的多,幼儿表达的少一些。

2、对于“耳朵的功能”环节没有处理好,教师只是一句带过,没有针对“听声音”进行细细讲解,让孩子来存在一些疑问。所以在涉及认识身体部位的活动时,教师可以再细化一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3、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对象声词的认识不够,以至于孩子没东西可说,如果在课前对各种象声词先丰富一下,可能效果会好一点。

整个活动比较活跃,孩子兴致也很高,充分参与进来了。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

老虎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故事,感受故事中小老虎的聪明和懂事。

2、学习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画横竖线,并使之交叉成方格子的技能。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画有老虎外形的操作纸

2、ppt。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播放ppt)

1、这是只怎样的小老虎?小老虎身上没有花纹,怎么办呀?

2、瞧,这两位是谁呀?爸爸想画什么样的花纹呢?妈妈呢?

3、说着说着发生了什么事?爸爸说什么?妈妈说什么?

4、小老虎心里怎么样?我们来帮小老虎想个好办法,好吗?

5、第二天,爸爸妈妈看到小老虎时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小老虎变成了什么样子了?(特写镜头)

6、现在爸爸妈妈还吵架吗?为什么?

7、小结:原来小老虎在自己的身上、胳膊上、尾巴上,腿上都画上了爸爸的竖条条,妈妈的横条条,变成了一只漂亮的方格子老虎。

二、画方格子老虎

1、教师示范。

2、幼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

3、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作画,并帮助他们完成。

三、讲评

1、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

2、虎爸爸虎妈妈喜欢哪一只小老虎?

四、延伸活动

集体欣赏绘本。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方格子老虎》的故事吧!

活动反思:

?方格子老虎》这个绘本故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很深远的意义。这个教学活动,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绘本书画面内容所带来的一些寓意和理解,同时能紧紧地抓住孩子的童趣特征,围绕“快乐”这个中心点、兴趣点,将绘本教学融入到有趣的游戏情景中。

本节活动的整个环节我模仿的是应彩云老师的课,应老师的绘本教学设计的非常多样化,能让看似单一的讲述活动融汇游戏,让孩子们真正的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这也正是符合了《指南》里面“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在应老师的课堂里面,孩子们说家里面发生吵架并怎么样来解决的时候,她基本上让每个孩子都说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让每个孩子表达家人吵架以后怎样带给他们快乐,通过大多数孩子的谈话,以此环节来达到情感目标的提升。

总之,这节教学活动,我自己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自己上课的应变能力,对于每次课堂上没有预设到的生成的问题总是变得不自然,不知所措。又比如孩子说到“我爸爸和我奶奶吵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们要做一个孝敬老人的人,爸爸和奶奶吵架就是不对的,而我只是很浅显的说了一句这样是不对的,我们不能这样做。模仿别人的课总是觉得没有自己通过研讨出来的活动那么的自然,我想以后,要更多的上这种公开课,不管每一次的好与不好,但是自己都成长了,都历练了,真心希望自己能够进步多一些。

老虎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线索。

2、初步尝试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体验和感受儿歌独特的情趣美和韵律美。

3、体验友爱、宽容、谅解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生日歌》。

2、根据儿歌内容准备相应的图示。

3、双响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播放《生日歌》

师:这是什么歌呀?什么时候会唱这首歌?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你过生日的时候有谁来参加?

二、按儿歌顺序逐段欣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师:今天小老虎也要过生日,(出示小老虎和蛋糕图片)大家看有没有朋友来参加?

师:过生日没有人来参加会感觉怎么样呀?

师:没有朋友来参加,冷冷清清不热闹,那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猜测)

师:我们小朋友想出的办法真多,那我们听一听小老虎是怎么做的?(听录音)

师:小老虎想到了什么办法呀?(出示电话机)他把电话打给谁了?(出示小白兔)它会和小白兔怎么说?

我们来听听小老虎是怎么说的?(听录音),我们帮小老虎一起请小白兔好吗?(带领幼儿集体说)

师:小白兔会不会去呢?

师:是啊,朋友邀请了是应该去的,可它想不想去呢,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接电话的?(听录音),小白兔愿意去吗?是什么原因连过生日都不去?(画出相应图示)

小兔受了欺负心里怎样?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生气时说的话,(集体说)谁愿意一个人来学学小兔说的话?

集体进行打电话游戏,巩固角色对话。

教师做小老虎,幼儿做小白兔,打电话一次。

交换角色再次打电话一次。

唉!小白兔不愿意来,小老虎还会请谁呢?(出示小狗熊图片)小老虎会和小狗熊怎么说?我们来学一学?

那小狗熊会不会去?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接电话的?(听录音)

师:小狗熊想不想去,是什么原因呢?(画出相应图示)小狗熊接电话时心里怎么样?

我们来学学小狗熊生气的时候说的话(第二遍示范)。

教师与幼儿扮演角色进行打电话游戏。

师:小白兔、小狗熊都不理小老虎,这时小老虎心里会怎么样?(出示哭泣的老虎)

师:是呀!大家不理小老虎,小老虎呀真伤心,吧嗒吧嗒眼泪掉,听,丁冬丁冬门铃响,(出示门铃)是谁在按小老虎家的门铃呀?

师:小老虎赶快开门瞧一瞧。是谁呀?(出示拎着礼物的小白兔、小狗熊)他们手里拎着什么呀?

师:小白兔、小狗熊不是不来么?怎么又来了呢?(引导幼儿猜测)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教师念小白兔、小狗熊的话语)现在知道它们为什么要来了吧?

师:昨天小老虎还欺负小白兔和小狗熊,可他们原谅了小老虎,又来参加生日会了,小老虎又会说些什么呢?那我们来听一听。接下来它们会做什么了?(出示过生日场面画)

教师小结:小朋友,小白兔、小狗熊原谅了小老虎,小老虎也承认了错误,他们又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团结友爱,不打架,不吵闹,做个好朋友,好吗?

三、欣赏儿歌,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小动物的对话。

1、师:小老虎今天的生日好热闹啊,老师把这件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小老虎过生日》,你们想听吗?好,请你们帮我拍手打节奏,会说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来说,好吗?

2、师:小老虎今天过生日,我也想要去参加,你们想去吗?那小白兔、小狗熊都带了礼物去,我们就准备一个节目送给小老虎吧!轻轻的请出我们的乐器——双响桶,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3、带领幼儿利用双响桶边打节奏边朗诵儿歌。

师:你们练得真不错!等会我们去参加小老虎的生日会。

【活动延伸】

活动区提供木偶、录音、圆舞板等引导幼儿表演。

老虎教案篇6

一、设计意图: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这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的故事,故事中透露着老虎的愚蠢和狐狸的聪明,容易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目标:

1、观察与狐狸拔掉老虎牙齿有关的图片,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演一演,理解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动。

3、教育幼儿懂得接纳自己、接纳别人。

4、有安静倾听的意识,愿意参与阅读活动。

三、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图书、图片、大图书。

四、活动过程:

1、分别出示有牙齿和没有牙齿的老虎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老虎最厉害的地方是哪里?后来它的牙齿为什么会没有的?到底是为什么?(通过猜测,看图书知道真正的答案)

2、师幼共同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①找出小狐狸不怕大老虎的图片。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狐狸不怕大老虎?学学它的样子。为什么它不怕大老虎?

②阅读第三到第九幅图片。提问:狐狸想了一个什么样的好办法?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的'对话。小狐狸为什么要送糖果给老虎?老虎喜欢吃吗?从哪里看出来?

③找出图片10~13,提问:老师把老虎找大夫的故事讲出来,请小朋友们找找是那几幅?为什么大夫不愿意帮大老虎拔牙?通过倾听知道大家都怕大老虎。

④共同阅读最后两页故事,提问:小狐狸是怎么样走来的?又是怎么样帮大老虎拔牙的?

⑤幼儿讲述和表演故事的内容。

3、引导幼儿想象大老虎没有牙齿后,故事的结局。

通过讨论的方法想象没有牙齿后大老虎会怎么样?由此引导孩子创编故事的结局,培养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4、延伸活动:

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并讲给其他的小朋友听一听。

老虎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内容改编歌词。

2、联系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郊游卡、小青蛙、小花猫、小鸭子图片各一个,老虎木偶一个。

2、森林动物六张(图一、两只小狗,一只没有嘴巴,一只没有眼睛;图二、两只小猪,一只在吹喇叭,一只在敲大鼓;图三、两只青蛙、一只会钓小鱼,一只回吹泡泡;图四、两只小鸡,一只在喝饮料,一只在吃西瓜;图五、两只小猫,一只会抓老鼠,一只会啃骨头;图六、两只小鸭,一只会举重,一只会跳舞)

3、《两只老虎》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律动,幼儿佩带郊游卡随《去郊游》音乐表演动作进活动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郊游,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

“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出示青蛙图片),我们一起和它唱首歌吧。”(引导幼儿边表演边唱,要求幼儿嘴巴张圆,休止符时动作和声音一起停止)

3、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啊,谁来了(出示老虎头饰),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1)、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2)、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3)、请幼儿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先请一个,再在老师的带动下按节奏卡表演动作)

4、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1)、布置任务: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过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聪明不聪明,你们看它刚给我送来了六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上画的内容,按《两只老虎》的节奏编歌词。我们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没问题的对不对?呆会儿请每个小队长领一张图片带着自己的队员找个安静的位置一起看图商量创编,每个人都要动脑筋想,编好的歌词要队里的队员通过并都能唱出来再告诉老师,等老师一摇铃鼓,小队长就马上把图片送回来,大家快快坐回座位好吗?

(2)、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共同讨论创编词,并练唱,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幼儿创编时字数要工整。

(3)、请每一组的幼儿将改编的歌词唱一遍,其余幼儿根据演唱小组所创编的小动物的叫声进行伴唱(伴唱只唱xxxxxx部分)

(4)、集体演唱各组创编的歌词,为他们奖励小星星。

5、复习节奏乐《我的皮鞋哒哒响》出场。结束。

老虎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老虎叫声

2、图片:老虎、狮子、狐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老虎的叫声,用声音引出“林中”,引导幼儿形容描绘老虎给人的感觉。

2、出示瘪嘴老虎

教师:有一只老虎以前可厉害了,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

请幼儿观察:它怎么了?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瘪嘴的样子。

丰富词汇: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教师:那这只凶猛的大老虎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瘪嘴的老虎呢?

二、展??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初步认识大老虎厉害的牙齿。

(1)大老虎的牙齿厉害吗?有多厉害?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2)出示小狐狸的手偶,教师模仿小狐狸:你们怕大老虎的牙齿,我就不信,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

问题:那小狐狸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呢?

老虎又是怎么做的呢?

谁又去劝的老虎呢?

狐狸又是怎么骗的呢?

老师把这四个问题抛给小朋友,大家可以利用手中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

(2)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

(3)这时候,谁来劝老虎了?出示狮子的手偶,它是怎样说的?

(4)大老虎听了吗?为什么没听狮子的话?狐狸这次又是怎么骗的?

(5)表演故事的精彩片段:

一名幼儿扮演老虎,一半幼儿扮演狐狸,一半幼儿扮演狮子,全班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大老虎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请幼儿继续听故事录音。

3、播放故事第三部分

通过讨论,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3)最后,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

(4)请幼儿先自由讨论,后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如:大胆、诡计多端、爱动脑筋、狡猾、聪明、机智、勇敢)

老虎呢?(如:笨、愚蠢、不听别人劝告)为什么?

如果你是这只老虎你会怎样做?

(如:不会上狐狸的当的;先动脑筋再做事;谦虚听取别人的建议;每天早晚都刷牙)

(5)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谁能为故事取个名字?

三、结束

师幼交流: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附: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在大森林里,谁都知道老虎的牙齿厉害。

小猴伸着舌头说:“嗬,比柱子还粗的树,大老虎只要用尖牙一啃就断,真怕人哪!”

“大老虎嚼起铁杆来,跟吃面条一样……”小兔说着,害怕得缩起了脑袋。

可小狐狸却说:“你们怕大老虎的牙齿,我就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

哈哈哈,哈哈哈,谁相信小狐狸的话呢? “吹牛!吹牛!”“没羞!没羞!”小猴和小兔一个劲儿地笑小狐狸。

“不信,你们就瞧着吧!”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

嗬,狐狸真的.去找大老虎了,他带了一大包礼物:“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吃的东西──糖。”

糖是什么?老虎从来没尝过,他吃了一粒奶油糖,啊哈,好吃极了!

狐狸以后就常常给老虎送糖来。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还含在嘴里呢。

这时,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忙来劝他:“哎哟哟,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蛀掉的。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

“嗯。”大老虎答应着,他正要刷牙,狐狸来了:“啊,虎大王,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

“可听狮子说,糖吃多了会坏牙的。”

“唉呀呀,虎大王,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

“对对,在大森林里,我大老虎的牙齿最厉害,是不怕糖的。”

就这样,过了一段日子,大老虎的牙齿开始疼了,哎吆吆,哎吆吆,牙齿这是怎么了?

得找大夫看看去,大老虎捂着嘴走啊走,老远的它看到马大夫,大老虎马上喊:“马大夫,马大夫,快来帮我看看牙齿吧,马大夫一看。

吓的掉头就跑,大老虎会吃掉我的,没办法,大老虎只好往前走,老远的它看到牛大夫,大老虎连忙喊:”牛大夫,牛大夫,快来帮我看看牙齿吧。牛大夫一看,吓的转身就跑,天那,是大老虎啊,我不要命了吗?牛大夫也跑了。

这时,狐狸来了,“虎大王,虎大王,它们不敢给你看牙齿,我来给你看吧。”“谢谢,谢谢你狐狸。”老虎捂着嘴巴说。

狐狸一看老虎的嘴巴就叫了起来:“嗳哟哟,虎大王你的牙全得拔掉!”

“啊!”老虎歪着嘴,一边哼哼,一边说:“唉,只要不痛,拔……就拔吧……”

吭唷,吭唷,狐狸拔呀拔,拔了一颗又一颗……最后一颗牙,狐狸再也拔不动了。

嘿,有办法了!狐狸拿着一根线,一头拴住大老虎的牙,一头拴在大树上。然后他拿个鞭炮放在老虎耳朵边,一点火,呼──啪!“啊哟!”

老虎吓得摔了个大跟头。最后一颗牙齿也掉下来了!

哈哈,哈哈……这只没有了牙齿的大老虎成了瘪嘴老虎啦!他还用漏风的声音,对狐狸说:“还是你,又送我糖吃,又替我拔牙,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