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推荐8篇

时间:2024-04-25 作者:tddiction

通过优秀的教案,我们能够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游戏,增加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认真准备好适合学生们的教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推荐8篇

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识字。

2.积累词句。

3.指导学生掌握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的写法。

4.帮助学生积累古诗,指导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

2.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去野外观察自然需要的物品,认识相关生字。

2.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3.仿照例句说句子。

4.掌握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让学生说一说,去野外观察大自然,要准备什么?

2.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3.辨字形,让学生认识11个生字。

4.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加一加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三组词语,读准字音。

2.体会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3.选一组,演一演。

4.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

5.用上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三、书写提示。

1.认读其中的字。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左窄右宽、左宽右窄)

3.学生写字练习,提醒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有时候……有时候……

……在……在……在……在……

左窄右宽,左宽右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古诗。

2.阅读短文。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

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古诗的内容。

3.学生背诵古诗。

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思考下面的问题。

(1)狮子和企鹅分别生活在哪里?这两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2)狮子在什么情况下请企鹅寄冰?

(3)狮子收到企鹅寄的冰了吗?为什么?

(4)收到狮子退回的箱子,企鹅也糊涂了,这是为什么?

3.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出示南极和非洲的图片,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内容。

随机板书:

狮子:非洲——炎热

企鹅:南极——寒冷

4.说话训练。

(1)狮子误会了企鹅,企鹅也被搞糊涂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3)请同学表演续编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企鹅寄冰

狮子:非洲——炎热

企鹅:南极——寒冷

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3、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教学重点:

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听歌曲《亲属歌》,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出示“亲”“立”字下面一个“小”是亲。

1、小朋友们,在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2、请你来介绍自己的亲属,好吗?

3、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4、师领读词语。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看书中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

2、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

3、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4、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

6、认读生字。

注意分类识记“女”字旁的字。

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7、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灯排列好。

8、练习。

三、课后作业

认读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识记生字

1、随乐曲唱《亲属歌》。

2、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亲属、伯父、伯母、兄弟、外公、叔叔。

出示“亲、伯、兄、外、叔”,请同学认读,讲讲识记方法。

二、指导书写

三、练习

1、读一读。

指名读,说说你的发现。

你还能说出哪些带“女”字旁的字?试着写一写。

2、涂色,会写的写下来。

仔细观察图画,试着读一读气球上的词语。

照样子涂一涂,该怎样涂?

四、课后作业

在虚宫格中书写生字。

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2、同音字辨析运用。

3、学习查字典方法。

4、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具:

课件、课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课本63页,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吗?

(左边的偏旁代表这字义,右边的跟字音有关,韵母都是ao)

你还发现了什么?这三句像一个字谜,谜底都是“包”字。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四、我的发现(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小结:相同偏旁的字是一排。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提手字旁的字大多和手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动作有关。

五、当堂训练:背诵《趣味识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同音字辨析运用。

2、学习查字典方法。

3、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

二、选一选,填一填(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看一看;这两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清——青在——再

2、请学生读,观察,再说出来。

3、选一选,再填一填。同桌互相检查。

三、查字典(第二次“先学后教”)

1、查页码:比一比谁最快?

2、查字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自查字典,问询查到字的方法,交流归纳查字典快捷的两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3、学习查字典的两种方法,分小组为单位练习,互帮互学。

4、比赛:查字典,我第一。

四、日积月累:(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读歇后语,你发现了什么?

(歇后语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2、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语境运用练习。

4、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五、当堂训练:1、背诵歇后语。2、查字典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狐狸和乌鸦》。

二、自读故事(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自己没有读清楚的地方多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观察图:图上画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感悟故事:(第二次“先学后教”)

1、思考:狐狸一共和乌鸦说了几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2、小组讨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为什么?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为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三、拓展训练:课后找写小动物智慧的故事读一读,回到班上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交流自身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空虚。

2、写一写自身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相互的优点,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时布置】

4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身喜欢的动物吗 ?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一起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分组: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要求:

⑴ 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⑵ 表达真情实感。

⑶ 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1、汇报提示:

⑴ 形式: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扮演,进行发言。

⑵ 内容:

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2、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同学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身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资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

同学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三、精彩回放

1、回忆自身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

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四、习作与评议

1、同学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同学习作片段:

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身的习作,一起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和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六、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观赏评议。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

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⑴ 自主发现。

⑵ 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身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

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

成语接龙。

5、竞赛: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 )一毛 对( )弹琴 如( )得水 ( )死狐悲

杯弓( )影 ( )毛蒜皮 ( )立鸡群 指( )为马

为( )作伥 车水( )龙 万( )更新 门可罗( )

( )( )点水 顺手牵( ) 哀( )遍野 抱头( )窜

三、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雨字头”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情感,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注意指导“车”、“霜”的发音。

(二)指导“亭”、“停”、“车”、“霜”这四个字的书写,注意前一组字在字形及读音上的联系和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讲故事,让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感受诗人作诗时的情景。

(二)介绍诗人。

二、初读古诗,感受古诗内容。

(一)配乐范读古诗,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味。

(二)学生自由读诗。

(三)学生汇报读诗成果,指名朗读。

三、设置情境学诗,随文识字。

(一)欣赏图片,学习“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是石头铺成的小路,图上画的是深秋季节,深秋时节的高山会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山上的树叶有深黄色的,有浅黄色的,有红色的,是五彩斑斓的,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着。

学习“远”。在哪见过?(〈画〉)在这里也是远近的意思,“远”在书写时要先“元”,再写走之旁。扩散走之旁的字。

学习径。在诗中是小路的意思。

学习斜。在诗中指小路弯弯曲曲。

再读诗句。

(二)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隐隐约约还看得见有着几户人家。(白云生处有人家)

借助想像读诗句。

(三)看书中插图,学习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习亭。古人看到人站在亭子里的样子,就把它画了下来,这是亭子尖尖的角,下半部分表示人站在亭子里。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成了现在的这个亭字。指导书写。

学习停。通过亭来学习这个字。

学习车。注意这个生字的笔顺。组词,指导书写。

学习霜。温度在0摄氏度一下时地面形成的一层白色晶体,霜叶就是经过霜打的红叶。“雨字头”与单独书写时发生什么变化?雨字头的字:雪、雷。

(四)看枫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像,练习说话。

从同学们的表情中和惊叹中,能看出你们很喜欢这美丽的枫叶,假如你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枫树林,你会怎么样呢?

假如我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枫树林,我会忍不住吟诵起这首诗的后两句——

(五)整体感受,背诵古诗。

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大胆想象的能力。

2.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的发明创新。

4.培养学生借图画看懂故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5.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自己设计的桥(图或实物),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进行朗读训练。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自己大声地朗读韵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和“口”合起来是“舌”;

“舌”和“甘”合起来是“甜”;

“土”和“里”合起来是“埋”;

… …

3.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汉字的部件在桌上摆一摆。

4.交流所摆生字:舌、甜、埋、棉、闪、闯、闷、拿、掰、跌。

5.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日积月累:

1.我会填。

①.(出示字卡)学生认读并说说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义)。

②.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的( )里。

③.集体订正。

④.扩展练习。

坐 座 圆 园 声 生

( )位 公( ) 学( )

请( ) ( )形 ( )病

2.我会读。

①.自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②.小组合作学习,将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③.指名读,并说说这台机器有什么用处。

④.说说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充分展示对未来桥的设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条理、有序的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事先设计的桥的图画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教师事先设计的桥,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同时伴有介绍)。

2.引出课题:未来的桥。

二.小组交流。

1.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桥。

2.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

3.评选自己认为满意的桥并说出自己这样选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真聪明,设计的桥也各具特色,希望小朋友们能设计出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已有的三幅图画,看懂故事的内容。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放大的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图画。

1.认真看图,了解图意。

2.说说图上给出的三幅图上画的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3.请学生想想:空白的第三幅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

二.讨论捞皮球的方法。

1.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2.小组讨论:谁的方法能把皮球捞上来?

3.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作为第三幅图的内容画下来。

三.编故事:将四幅图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小结:这一节课老师发现大多数小朋友观察认真仔细,并且爱动脑子。另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遇到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 ,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350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语文园地八,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篇7

日期:

型:语文园地

教学内容:大写字母和古诗,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生字。

过程与方法:2.背诵古诗《赠汪伦》,感受古典诗词所传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3.学会在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怎样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

26个字母大小写卡片,字典,

件。

教法:启发,引导

学法:读,说,练

教学过程:

?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谁知道这是什么?(

件出示谜语:

位老师不开口,肚里学问样样有。谁要有事请教它,还得自己去动手。)对了,这就是字典。

2.认识

华字典。

3.了解

华字典的作用。

师:字典的.本领可大了,我们学了好多字,可是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意思怎么办呢?字典爷爷来帮忙了。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

二、情境活动,做好准备

1.师:要想学习这个本领,我们得先过三关。

2.过三关游戏。

二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篇8

一、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画杨桃》中,一个同学看到一件事物是五角形的,一个同学看到的是圆形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察结果却是出自同一件事物,正所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不仅能给人带来很多灵感,而且能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具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3秒钟时间内,看出是什么图形。

2.出示右边第一幅图3秒钟。

3.你看到了什么?请把看到的与你的同桌同学交流交流,注意:(1)把话说清楚,说完整。(2)听的同学要认真、专注,若有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请教。请教也很讲究,态度要诚恳,语言要中肯。

同桌同学交流。

4.教师巡视,邀请一对观察结果不同的上台展示交流过程。

其他同学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楚、完整。

5.通过交流,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看法的两个方阵。

同学们同时同地看了一幅图,看到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呢?到底是哪一方的看法是正确的呢?

(1)双方可以进行争辩,据理力争。

(2)就不懂的可以虚心地向对方请教、提问或跟对方商讨。

6.再一次出示该图片,请同学们再一次仔细的看图,能不能像魏格纳一样有惊人的发现呢?

结合第一次的观察所得,说说: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现在又有什么发现?是怎样发现的?对这两次的观察有什么感受?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观察方法:观察时要仔细地看,反复地看,从多个角度去看,才会有许许多多新的发现,才能有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

重点板书:

仔细地看

反复地看

多角度看

二、小组合作观察,练习观察方法,练习条理表达。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要来试一试我们的火眼金睛有多厉害。小组同学合作观察右边第二幅图,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火眼金睛最厉害,脑子转得最快,语言表达得最有条理。

小组活动,积极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积极思考,并集合小组各成员意见,最后统一观察所得。

各小组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有条理地阐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其他小组可以就某一组的阐述补充自己组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评价:每组选2名同学和老师组成评委团,给各小组评分。评分项目为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总分100分),附加项目是联想能力(20分)。

三、小组竞赛观察,发现多,说得好。

1.刚才,同学们的火眼金睛帮了小组的大忙,同时,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的火眼金睛最厉害,谁的口才最厉害。

2.出示第三幅图(10个人头图)

3.从图上先看到了什么;再进一步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反复看一看,换几个角度看一看,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深切的感受或启示?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谁说得好。

初赛:小组比赛,选出各2名优秀者。

复赛:优秀者在班级里比赛,评选出“观察能力突出奖”和“小小口才家”。

4.发奖

四、总结:

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观察,谁学会了观察,谁就具有慧眼。只有我们仔细地观察,反复地观察,多角度地观察,就会具有慧眼。

五、作业:把观察乐趣与别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