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任务的完成,一个实用的教案是教师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嘴教案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嘴教案篇1
分析:
本活动融体育游戏和计算游戏为一体,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快乐地参与,真正做到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挤撞。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环节:
一、扮演角色,激发参加活动的愿望:
1.教师建议,分配角色(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
2.戴头饰,从中渗透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二、游戏《小猫捉鱼》:
1.小猫跟着猫妈妈学爬。
2.小猫捉鱼:
观察猫妈妈手中的`鱼,知道有许多鱼和许多种颜色。
小猫妈妈把小鱼朝一个方向抛,小猫朝这个方向爬着去捉鱼。
要点:必须是爬着过去捉鱼。
三、小猫装鱼:
分颜色装到相应的盘中,渗透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四、小猫回家:
猫妈妈带着小猫听着音乐高高兴兴地回家,把小鱼送到娃娃家。
小班嘴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米袋的多种玩法,运用米袋快乐地游戏。
2、练习走、跑、跳、爬的动作技能,重点练习套袋学袋鼠跳。
3、体验情境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米袋人手一个、皮球若干(幼儿人数的两倍)、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宝宝们,来来来。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出去玩米袋,走,背上米袋出发吧!
?突然雷声响,下雨了(快走);雨下大了(快跑);雨变小了(慢跑);雨停了(停止走跑)】。
哇,刚才好大的雨,把我们身上都淋湿了,来甩甩袋,把它晾一会。甩甩头上的雨水(做头部运动),手上的,脚上的(做四肢运动),还有身上的(做全身运动)。
(分析:活动开始我用雷声、下雨了的情境导入,引导幼儿快速想象把米袋当作伞,练习快走、快跑、慢走及雨停后进入热身运动,在这一环节即进行了热身,又能将孩子带入玩米袋的活动中,产生玩米袋的兴趣。)
二、探索米袋,感受米袋的多种变化
1、探索米袋的多种变化
宝宝们,刚才你们和妈妈把米袋变成了小伞,为我们挡雨。想一想,它还可以怎样变?怎样玩?自己试一试。
(分析: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米袋的变化,老师及时观察指导,请发现新变化的幼儿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肯定、支持他们的想法,并让大家来模仿米袋的变化。在这个探索环节,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探索体验,引导幼儿别出心裁地玩、互助合作地玩,让幼儿玩出趣味,玩出智慧。)
2、感受布袋的“一物多玩”
妈妈也来变变变,变成小球抛一抛,接住;变成地毯爬一爬;变成蹦蹦床跳一跳;变成瘦子(米袋对折),跳过去跳过来;瘦子越来越瘦(米袋再对折),变成小桥走一走;小桥太短了;连起来变一变,变成长长的桥。变成袋鼠跳一跳。
重点讲授“袋鼠跳”要领:两脚并拢伸到袋底,手往上用力拉紧口袋,跳时脚尖着地很轻巧。
(分析:在跳跃时幼儿动作规范,由易到难,如:先让幼儿穿好跳袋随意跳,增加障碍物加深难度,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合作能力、协同动作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能看出孩子们各个洋溢着合作成功后的喜悦。)
三、游戏:《袋鼠运球》
幼儿用米袋装上妈妈准备的礼物(球),快快乐乐运回家。回家途中,教师用儿歌小结本次活动米袋的玩法。米袋米袋真神奇,变成小伞来避雨,变成蹦床跳跳跳,变成小桥走一走,变成袋鼠跳呀跳。米袋米袋真好玩,装好礼物回家喔!
(分析:针对孩子们爱用米袋袋装东西这一天性,我设计了送礼物—运球,这一环节,让孩子们高兴的把球装进口袋,在这一活动中我以巧妙的言语对幼儿进行游戏行为的启发,使幼儿实现他们的游戏愿望。再加上有老师的鼓励也完成了动作。孩子们充满激情,完全没有疲惫的意思,这次活动满足了孩子喜欢刺激的欲望,增强了勇气与自信心。)
四、放松整理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累了吧,我们一起来放松吧!
听音乐《彩虹的约定》,幼儿跟随教师做放松动作。
(分析:最后环节的梳理,既为今天的'活动做一个简短的小结,也在优美的音乐中放松了身体。)
小班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粘有青菜、小鱼、西瓜、糖果、蘑菇的“丁丁”挂图;
图片3张(小水杯,小水滴);音乐伴奏
2.学具:幼儿每人一个小水杯、水、脸盆或水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它很喜欢你们,你们想不想见见它呀?好,我们来看看它是谁。(揭示挂图)嗨!这个小朋友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个招呼吧!
二、学习漱口方法
1.哎呀!丁丁有一个好大好大的嘴巴,它很喜欢一下子吃很多很多东西,你们来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呀?(青菜、小鱼、西瓜、蘑菇、糖果、)。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请一位幼儿上来点数食物。
2.丁丁吃了5样东西,他吃了水果,又吃了蔬菜,还吃鱼,一点也不挑食。告知幼儿不挑食才是个健康的好宝宝。
3.吃完东西,丁丁说:“我想休息休息,可是,牙齿里面有这么多这么多东西,还有糖果,等会睡觉的时候会怎么样呀?(有虫牙)那怎么办呀?导入主题,漱口。漱口的时候需要什么工具?(出示图片杯子、小水滴)
4.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漱口的过程,利用小水滴,帮助幼儿加深对漱口的顺序(左右上下中)。
5.请一位幼儿上来帮助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其他幼儿嘴巴跟着一起动。
6.第一次漱口完毕后,胡萝卜、青菜、小鱼不见了。但是还有食物在丁丁的嘴巴里没有漱掉,再请一位小朋友帮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
7.现在丁丁的嘴巴怎么样?糖、西瓜、蘑菇不见了!哇!现在丁丁的嘴巴真干净,牙齿真白。那么丁丁刚才是怎么漱口的呢?
8.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漱口的正确方法:教师演示:手拿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左边咕噜咕噜,右边咕噜咕噜,上边咕噜咕噜,下边咕噜咕噜,中间咕噜咕噜,最后,把水吐在水桶里。
9.请一位幼儿示范漱口动作。
10.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现在老师还带来了好吃的,要奖励给你们。(奥利奥)。
11.好吃的吃完了,现在你们的牙齿缝里也留下来很多的食物残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漱口)
三、总结分享
请幼儿谈谈漱完口的感觉,也可以请同伴看看牙齿有没有变干净。
四、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和丁丁都学会了怎样去漱口,以后我们吃东西了都要去漱口,要
保持牙齿的干净,才不会有蛀牙。现在我们就把漱口的方法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吧!
小班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垃圾分为哪几类,并能将垃圾准确地进行分类。
2、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
3、愿意从自身做起,做到垃圾分类,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行动保护身边的环境。
活动难点:能够准确的进行垃圾分类,并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垃圾要分类。
2、物质准备:ppt课件、垃圾箱、各类垃圾图片(1、可回收(蓝色):塑料瓶、牛奶盒、包装盒、易拉罐、废纸、玻璃瓶、玩偶、衣服2、厨余垃圾(绿色):骨头、菜叶、蛋壳、树叶、果皮3、有害垃圾():电池、药物、杀虫剂、消毒剂、化妆品4、其他垃圾(灰、黑色):餐巾纸、湿纸巾、纸尿裤、烟蒂、花盆、土、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结合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出示四个垃圾箱。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四个垃圾箱,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分别是谁的家呢?
2、教师介绍垃圾箱上的标记。
二、基本部分:
1、垃圾分类游戏。
请幼儿分组(4组幼儿)按照垃圾上的分类图标,将各种实物卡片进行分类。
2、一起检查分类结果。教师出示正确分类,幼儿以小组核对后,正确分类次数多的小组获胜,其他小组进行调整。
3、讨论垃圾的处理方法。
提问:我们平时扔弃的垃圾都会被送到哪儿里?如何处理呢?
幼儿讨论,回答问题。
4、出示ppt课件,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1)出示4张图片:垃圾填埋场的照片,回收利用图片,焚烧处理方法图片,堆肥图片。
师:我们平时扔弃的垃圾通常会有4种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的照片,回收利用图片,焚烧处理方法图片,堆肥图片可以对垃圾很好的进行处理。
(2)逐一介绍4种处理方法
①师:哪些垃圾是可以被回收利用的?如何回收再利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把可回收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回收垃圾主要包括金属,纸张,和塑料制品等。可回收的塑料制品被送往工厂,用它们作原料,经过细化分类、清洗、消毒、修理,生产出装牛奶,果汁,洗涤剂,汽车机油等的塑料瓶,而纸制品则被用来制成纸箱。
②师:哪些垃圾是可以焚烧处理的?(幼儿胆猜测讲述)
小结:焚烧处理是将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在高温条件下经过燃烧应,可燃成分充分氧化,最终成为无害稳定的灰渣。还可以转化为电力。垃圾中的餐巾纸、湿纸巾、纸尿裤、烟蒂、木制品均可以进行焚烧。
③师:什么是堆肥?哪些垃圾可以堆肥呢?(幼儿自由讲述)
小结:堆肥是使垃圾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应,最后形成殖质,可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生活中厨房里产生的来自于食物的垃圾,比如剩饭剩菜、烂菜叶、苹果核、香蕉皮等会采用堆肥的方法。
④师:有哪些垃圾既不可以回收利用,也不可以焚烧和堆肥呢?那这些垃圾需要怎么处理呢?(幼儿自由讲述)
小结:填埋的处理方法是将不可回收,不可焚烧、不可堆肥的.垃圾,如:水泥、沙土、花盆、砖瓦等不容易分解制作的垃圾,进行土壤掩盖。
(3)分辨垃圾的处理方法游戏
1、提问: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圾的处理方法》,老师会出示一些垃圾图片,小朋友根据垃圾,说出处理的方法。
2、幼儿说出垃圾,其他幼儿说出处理方法及其理由。
3、助他们梳理各种垃圾的处理方式。
其他垃圾:就是不能被回收利用的垃圾,比如擦了鼻涕的纸巾、地上柏油马路的材料、人行道砖的材料会进行焚烧;而不能燃烧的砖、沙土、花盆等就送去填埋场埋在地底下。
厨余垃圾:就是厨房里产生的来自于食物的垃圾,比如剩饭剩菜、烂菜叶、苹果核、香蕉皮。这些垃圾经过处理可以直接给猪吃,还可以成为种菜种花的肥料。用到堆肥的处理方法。
有毒垃圾:就是电池、药物、杀虫剂、消毒剂、油漆桶等垃圾,这些垃圾会污染土壤和水源,一般都会交回给相关的“回收有毒垃圾”的管理部门,或者交给收购人员。
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废旧的报纸和纸制品、用完的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这些东西分好类回收处理后会变成新的纸、新的瓶子和罐子。家里不用的电器或家具这些垃圾中旧的可以修好后再用,坏了的可以拆了将其中没坏的零件回收再用,实在不能再利用的可燃的被烧掉,不可燃的就送到填埋场。
三、结束部分
总结内容,引导幼儿爱护身边的环境,垃圾分类。
师: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地球生态。今天我们知道了垃圾如何分类还有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为了更好的将垃圾进行处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要怎样做?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回家之后把你知道有关垃圾到哪儿了和分类的方法也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活动总结
主题活动是来自于平时的生活,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会制造出各类垃圾,有时候孩子们会一不注意将垃圾随手乱丢。为了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卫生,知道有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可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资源,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本活动是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近幼儿的生活,通过此活动让幼儿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再循环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同时本人也有很深的思:人无完人,教师在充足的经验知识准备之后,仍可能会被孩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男主,例如有的孩子会问“老师,爸爸的胡子算什么垃圾?”“老师,我们掉下来的牙算什么垃圾?”教师在不能够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不能给予幼儿模棱两可的答案,可以为还展开延伸活动,引发幼儿根据在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小班嘴教案篇5
一、幼儿发展目标与主要内容: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二、活动准备:
大鼓、花球、布置节日气氛的教室、橘子、重阳糕、幼儿作品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重阳节
(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
(2)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的爷爷奶奶本领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诉我们,好吗?
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注:假如不够详细,老师可补充介绍。
二.幼儿表演环节师:小朋友们上幼儿园很长时间了,也学会了很多很多的本领,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
歌曲:"我上幼儿园"律动:"我的小手"歌表演:"小猪吃的饱饱"儿歌:"拍皮球"歌表演:"两只老虎"
三.互动环节
(1)击鼓传花游戏规则:老师背对击鼓,当鼓声停止时,花球落在哪个小朋友手里,哪个小朋友就和他的爷爷奶奶表演一个节目。游戏反复进行。
(2)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小朋友的脚踩在爷爷奶奶的脚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队先走到终点,先到终点的那一队为胜。游戏可反复进行。
(3)剥橘子师:以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剥橘子给我们吃,现在我们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们也来剥个橘子给爷爷奶奶吃,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剥橘子,剥的最快。
(4)品尝重阳糕和爷爷奶奶一起品尝重阳糕,交流一下品种、味道等,并尝试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重阳糕。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特别是我们班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很多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带的。但是平时孩子们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多的是索取,要什么给什么,而没有体会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是多么的爱护多么的好,更是谈不上什么尊老敬老的意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们感恩祖辈的情怀,让孩子们想想祖辈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同时也想想自己能为祖辈做些什么,于是,我结合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计了一系列的重阳节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也让孩子感恩祖辈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为祖辈做一些什么。
小班嘴教案篇6
设计背景
我根据本班幼儿年龄小、爱动这一特点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体育活动。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材料,制作大萝卜、小路,还有路边的小花,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是小班幼儿,所以这次体育课我采用了游戏化的.情景导入方式,再现小兔子们快乐的一天:从早上做早操到晚上太阳落山。在活动中,通过看望小马、拔萝卜、躲避大灰狼、学习本领等动静交替的环节,鼓励幼儿入境,积极投入,发展其平衡能力。
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知 识:初步练习走平衡木。
能力、技能:培养和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及身体协调性。
难点:教会幼儿正确走平衡木的方法。
活动准备
塑料矮平衡木、纸制作的“小路”(50cmx18cm),一封信,玩具马一个,小兔子头饰、“小花”和“大萝卜(用布缝制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自然站队做从头到脚的热身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境。老师扮兔妈妈。兔妈妈早上起来收到了一封信,信上说好朋友小马生病了。兔妈妈要带着孩子们去看望小马。可是,通过小马家只有一条小路。兔妈妈要求孩子们,走路的时候要小心,不能踩到两边的小花。
2、走“小路”。兔妈妈带着小兔子们去看小马,一个跟着一个走(走纸制作的小路),边走边说:“小小路,窄又长,花儿开在路两旁。小兔子,走小路,整整齐齐排成行。”到了小马家后,询问它的病情,并说一句祝福的话,然后再按照原来的路走回来。
3、过“小桥”。小兔子从小马家回来后,特别高兴。兔妈妈说:“家里的萝卜不多了,我们去拔萝卜吧。”拔萝卜要到河的对岸,需要过一座“小桥”,兔妈妈教小兔子们怎
么过“小桥”。
教师演示怎样过“小桥”。
和幼儿一起说一说过小桥的儿歌:
小兔小兔要过桥,
张开双臂走上桥,
心不慌,身不摇,一步一步走过桥。
请3到4个幼儿练习走小桥,教师指导并请幼儿认真观看。
出示塑料矮的平衡木,请幼儿自己走小桥。拔完萝卜之后,从原路(塑料矮的平衡木)走回来,把萝卜放到筐里,再接着去拔萝卜。(教师在平衡木边上保护幼儿,并提醒走平衡木的要领。)
4、萝卜都拔完后,小兔子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很高兴。兔妈妈表扬了兔宝宝,然后带它们到森林里玩耍,玩得很快乐。“春天到,天气好,小兔出来伸懒腰。我们要小心大灰狼,眼睛快快瞧一瞧。”这时候,一名老师扮演的大灰狼出现了。小兔子们跑回自己的家。反复玩几次(四散追逐跑)。
三、结束部分
1、为了战胜大灰狼,小兔子需要学本领,学习各种动物的样子,迷惑大灰狼,吓跑它。
兔妈妈带着小兔子模仿各种动物的样子,也可以让小朋友自由创作。
2、太阳落山了,听音乐《摇篮曲》,作整理动作,自然结束。
自评、反思
我根据本班幼儿年龄小、爱动这一特点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体育活动。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材料,制作大萝卜、小路,还有路边的小花,我还选用了幼儿能够接受的高矮适中的平衡木,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
因为是小班幼儿,所以这次体育课我采用了游戏化的情景导入方式,再现小兔子们快乐的一天:从早上做早操到晚上太阳落山。在活动中,通过看望小马、拔萝卜、躲避大灰狼、学习本领等动静交替的环节,鼓励幼儿入境,积极投入,发展其平衡能力。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在角色的选择上能够不用小兔子,而选用小花猫等走路很轻的小动物效果可能会更好的,因为小朋友听到小兔子的直接反映还是蹦蹦跳跳的,而小猫给人的感觉是灵活、轻巧,更适合走平衡木和后面的跑。还有,在活动的重点部分“过小桥,拔萝卜”等环节,我准备的“萝卜”是用压膜机压的容易撕坏,后来改用布缝制效果很好。
小班嘴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朋友间互赠新年祝福的快乐。
2.了解贺卡,知道贺卡是表示祝福或问候的一种卡片。
3.尝试制作贺卡。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贺卡”组图;《祝你新年快乐》故事音频及图片;背景音乐。
材料准备:装饰好的贺卡一张;空白贺卡人手一张、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材料及组图引导幼儿了解贺卡
——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一份神秘人送来的礼物,礼物现在就在老师的手上,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
——这份礼物叫贺卡,你们知道贺卡吗?
二:播放音频及图片感受朋友间互赠新年祝福快乐
——河马壮壮画了好多贺卡要送给他的好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壮壮的贺卡都送给了谁吗?我们一起听故事,去故事里找一找答案吧。
——壮壮为什么要送贺卡给好朋友们?
三:播放背音乐发放材料鼓励幼儿动手制作贺卡
1.讨论如何制作贺卡。
2.播放背景音乐,发放材料,幼儿动手制作贺卡。
四:交流展示贺卡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贺卡
——你在贺卡上画了什么?
——你想将这张贺卡送给谁?
小班嘴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马路上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能根据红绿灯的信号做动作,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视频:《热闹的马路》;图片:《怎样过马路最安全》。
2、自制红、绿、黄信号灯各一个。
3、音乐《我是汽车小司机》。
活动过程:
1、认识红绿灯,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视频:《热闹的马路》,引导幼儿认识交通信号灯。
(2)出示玩具小汽车,引导幼儿帮助不懂规则的小汽车认识红绿灯,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3)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小结:十字路口通常会有交通信号灯,一般都有三种颜色:红色、黄色、绿色。红灯亮时,过马路的人就要停下来,等待;绿灯亮时,才可以过马路;黄灯亮时要停下来等一等,如果已经走在马路上,就要加快脚步赶紧走到马路对面去。
2、学念儿歌,模拟遵守交通规则。
(1)教师分别出示“红灯”、“绿灯”的信号牌,请幼儿在座位上分别作出“停车”、“开车”、“按喇叭”的动作。
(2)幼儿学念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教师在念到“红灯”和“绿灯”时,依次出示“红灯”、“绿灯”的信号牌,以帮助幼儿记忆。
3、带领幼儿玩游戏《我是汽车小司机》。
(1)请部分幼儿扮小汽车,部分幼儿扮行人,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信号牌,幼儿据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红灯红灯眨眼睛,绿灯绿灯眨眼睛,行人行人走过来”。
(2)教师播放音乐《我是汽车小司机》,幼儿随音乐做游戏。变换角色,反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