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提前预设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指导,只有依据实际的教学进度所写的教案才能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匹配,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扇子舞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扇子舞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欣赏扇子,掌握毛笔的握笔姿势以及初步学会毛笔绘画的三种方法。
2、初步了解水墨画并在扇面上进行大胆创作。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ppt、扇子半成品、毛笔、墨汁、纸杯若干、纸碗、扇子舞《茉莉花》欣赏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郑老师第一次和大家见面,为小朋友们带来一样见面礼,看看这是什么?那你们知道扇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二)欣赏扇子
1、出示各种扇子的ppt:羽扇、蒲扇(阳澄湖特有的扇子)、绢扇、折扇。其中绢扇和折扇非常的漂亮,可以在上面进行装饰。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人们怎样用水墨画在扇面上进行装饰。
2、出示画有水墨画的扇面。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扇子,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把属于自己的水乡扇子呢?
(三)介绍毛笔
1、出示毛笔,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什么?(毛笔)我们在幼儿园很少接触毛笔,今天就让我们来试试看用毛笔在扇面上画出美丽的图画。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毛笔的正确握笔姿势。出示握笔姿势图片,并让幼儿在空中进行练习。
2、绘画方法,教师介绍毛笔的三种绘画方法:
(1)笔尖绘画:用笔尖沾取墨汁在宣纸上直接绘画;
(2)侧峰(笔肚)绘画:将毛笔横过来,用笔肚接触纸面进行绘画;
(3)泼墨画:将毛笔沾取大量水与墨汁,将毛笔反过来,用手指弹笔根,使墨水弹到纸上,形成泼墨效果。
(四)幼儿绘画
请幼儿来到操作桌边,用毛笔和刚刚介绍的方法进行创作。在进行过程中注意提醒幼儿不要沾取过多的墨汁和水,以免画面晕染。
(五)欣赏视频
师:小朋友们都画好了吗?那么请把你们设计的扇子举起来给郑老师和客人老师看看。幼儿举起扇子。
师:接下来我们来休息一下,郑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看的扇子舞《茉莉花》,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下。
(六)结束部分
视频欣赏结束,师:小朋友们,我们的舞蹈好看吗?你们想不想拿着你们自己的扇子来学一学好看的扇子舞?(想)
那现在请你们那好自己漂亮的扇子,来到郑老师的身边,來和我一起跳一支美丽的扇子舞吧。带领幼儿跳舞,并慢慢退出教室。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觉得自己的优点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时间控制较好。孩子们在活动中也比较活跃,积极性高,达到一定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宗旨。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尊重了幼儿的主题地位。
幼儿园扇子舞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有一次带幼儿到周边散步时,有一幼儿问:“老师,这是什么树?”,我抓住了契机,边介绍边引导观察:这是一棵棕树。树干的外面长着棕毛,农民伯伯用它来缝制棕衣,劳动时用来遮雨,还可用来制床垫、鞋垫;棕树的叶子具有柔韧性,可用来编织扇子。“老师,你会不会编?能不能教我们?”,一位幼儿连忙问。编织扇子对幼儿来讲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于是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家长资源,设计了亲子活动《编织扇子》,让家长与孩子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从中感受编织扇子的乐趣,体验了亲情互动的别有风味。
【活动目标】
1、幼儿运用撕、编、缝等技能编织扇子。
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亲情互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棕叶、剪刀、刻刀、针线、竹棒,《济公新传》录像带。
2、收集不同形状的棕叶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形象引入,激发兴趣
1、老师手拿扇子扮演济公,随音乐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问:济公手上拿着什么道具?从而导入主题。
(二)确定目标,想象设计
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扇子的材料、构造和制作方法。
2、亲子讨论:扇子还可以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打算编织什么形状的扇子?
(三)教师示范,传授方法
老师示范扇子的制作过程。重点讲解扇子花带的编织方法和花带的缝制方法。
制作过程:把棕叶撕成粗细相同的条状→编织扇子的花带→然后把长长的花带根据扇的形状从里到外进行环绕围合,并请家长用针线缝成扇子的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再用竹棒掰成两半至竹棒长度的一半→再用竹棒把缝制好的扇面夹住→最后用针线把竹棒缝制牢固当成扇子的柄。
(四)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1、使用剪刀、刻刀时注意安全。
2、合理分工,互相合作。
3、在编织的时候碰到困难,请家长帮忙。
4、编织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扇子。
(五)亲情合作,尝试活动
1、幼儿与家长合理分工进行制作。
2、老师全面观察指导,重点指导编织方法和连接牢固。
(六)分享作品,体验乐趣
老师播放《济公新传》录像,幼儿手拿自制的扇子边看边模仿表演,家长观看孩子表演或孩子邀请家长共同表演。
(七)活动延伸,继续创作
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不同形状的扇子。
【活动反思】
?编织扇子》活动通过尝试组织,并理性的剖析和总结整个活动过程,真是感慨万端,甭庸质疑,活动中有亮点,也有遗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一、设计“创”意
合理的活动设计是高效教学的保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然而,本活动难度较大,较有挑战性,牵涉到撒、接、缝、编的技能,幼儿无法独立完成,于是,通过理性的分析,经过精心的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家长资源,采取亲子活动的形式,让家长共同参与美术创作活动。通过“形象激趣→想象设计→示范传授→提出要求→合作尝试→分享体验→活动延伸”的教学流程。这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的教学过程,让家长与孩子亲情互动,共同解决活动中的难点,共同体验自然资源在美术创作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二、指导“给”力
指导是否“给”力是高效教学的关键。我吃透教材,把准活动的重、难点,如:本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编织,由于本班幼儿编织技能较为薄弱,我变“一位教师”为“多位教师”,变“一人指导”为“多人指导”,让家长与孩子“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同时,让家长运用缝的技能制作扇子的面,帮助幼儿突破重、难点。通过老师的“传”,家长的“帮”和“带”,使活动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三、互动“得”力
这一把把不同形状的扇子,“得”力于师幼互动、亲情互动。亲情互动是本活动的一大亮点,也是本活动的一道风景线。幼儿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在家长的帮助下探求新知,获取编织的方法与技能,通过环绕围合进行缝制,感受了局部到整体的变化,积累了感性经验,体验了创作中的艺术美和造型美,同时,培养了幼儿合作的能力,体验了亲情互动的乐趣。
四、不足“在”意
教学活动的最大成功在于反思中知不足,反思中求进步。当然活动中有值得分享的地方,但我更在意不足之处。如: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动较少;活动中有些家长追求速度,包办太多,导致幼儿锻炼的机会较少,老师在这方面的调控能力有待加强。
幼儿园扇子舞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已有经验,使幼儿知道扇子能给人们带来凉风。
2、学会用重叠、粘贴的方法制作扇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扇子特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重叠、粘贴的方法制作扇子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彩纸、小木棒、油画棒、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
谜语:“有风就不动, 一动就有风。你要它不动,等到起秋风.”猜猜它是什么?(扇子)
好厉害啊,一下子就猜出来了。那谁来说说扇子有什么用处呢?
二、探索扇子的制作方法
师: 上星期,很多小朋友带来了扇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扇子,想看吗?
问: 老师的扇子是什么样的呀?扇面是什么材料?扇柄呢?
师: 你们想不想也来做把扇子呀?猜猜老师这把扇子是怎么做出来的?
结合幼儿的回答,边归纳边示范制作步骤:
(1)找两张相同形状的彩纸。
(2)在一张彩纸上涂满胶水。
(3)把木棒的一半粘在彩纸上,一半露在纸外面。
(4)把另一张相同形状的彩纸重叠粘合,注意纸型边缘吻合。
(5)装饰:在扇面的中间设计一个较大的图案,周围设计小花边。
三、集体制作扇子
幼儿自主选择彩纸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第二张纸的重叠粘贴和扇面中间图案设计要稍大些。
四、展示评价作品
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中,比较讲求孩子的自主发挥。因此,在课前准备时,我将扇子做成了几种不同的形状,让孩子自由选择想要完成的作品。在装饰扇面的环节中,由于孩子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因此,我采用了让他们绘画的方式装饰扇面。我出示的样本中,一种是横线画法,适合一些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其次格子画法,再原来的层次上进了一层;最后一种画法是自由画,请孩子自己根据以往的作画经验,画上自己愿意画的物体,人物等等。结果,效果非常明显。像魏淋雨这样基础比较差的孩子选择了横条画法,赵子妍这样中等的孩子选择了格子画法,王雨涵这样偏上的孩子基本上采用了外扩画法,而、王思芸等小朋友则根据自己的想像进行作画。韩亚颀画了一把水果扇子,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西瓜、桃子、菠萝、梨等等,各种各样的水果满满一扇子。看到孩子喜悦的笑脸,发现孩子们正在长大。
幼儿园扇子舞教案篇4
目标
1、根据各自的意愿和方法制作不同的扇面。
2、体验摇动扇子时的凉快感觉。
准备
1、每人自带扇子一把。
2、用各种废旧彩纸、报纸等裁成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图形(大致为16开大小),用来制作扇柄的小棒人手一份,绳子、双面胶、剪刀若干。
过程
1、各种各样的扇子。
(1)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扇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2)闻一闻自己的扇子香吗?它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3)摇一摇自己的扇子,感觉到了什么?
2、做把扇子。
(1)教师介绍材料。你想做一把什么样的扇子?
(2)根据个别幼儿的想法,教师先制作一把扇子。完成作品后,请个别幼儿试一试。
(3)教师提供小棒,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尝试用折叠或撕贴的方法来制作扇子,并适当进行装饰。
(4)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可尝试摇动扇子,验证扇子的质量,并作局部调整。
3、扇子摇摇。
(1)制作完扇子后,幼儿间互相扇一扇,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2)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说一说扇子的制作方法,教师一一为幼儿的作品签上姓名。
幼儿园扇子舞教案篇5
活动目标 :
1、初步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有目的地命题作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围绕主题作画的能力。
2、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不同工具材料的性能,会选择多种材料有次序地进行绘画与制作,体验活动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
1、将幼儿熟悉的多种工具材料如:蜡笔、彩色水笔、彩色小纸片、浆糊等,分别放置在桌上。
2、用厚纸剪成各种形状的扇面,数量不少于幼儿人数。
3、为每位幼儿准备一根吸管。
4、扇子数把。
活动过程 :
1、欣赏、谈论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各种扇子,谈论扇子的用途,扇面的不同形状,以及扇面上画了些什么,想象扇面上还能画些什么。
2、观察交流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桌面上放置的工具材料,说一说自己今天准备用哪些工具材料来作画,什么先用什么后用,以进一步熟悉各种工具材料的性能。
3、按意愿绘制扇面
(1)幼儿各选一张扇面,在自己选定的材料的桌上作画,教师通过观察、提问,帮助(2)幼儿可围绕主题不断添画,使主题内容丰富。
教师对幼儿大胆的想象给予鼓励,当有些幼儿画出偏离主题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意图,再作具体地指导,帮助他们回到主题上来。
(3)幼儿接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涂色,注意画面色彩要有变化。
4、制作扇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1)幼儿在已画好扇面的正反两面,用白胶粘上冰棍棒,注意两根棒长短要对齐。
(2)待白胶干后,幼儿尝试扇动自制的小扇子,相互介绍自己为扇子起的名称,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扇子舞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扇子不同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各种线条装饰扇子,喜欢写生,用写生画的形式去表现。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不同类型的扇子若干,幼儿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不同类型的扇子。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二、幼儿观察扇子的外形特征。
1、第二次出示扇子,每一组一个。
师:小朋友,你们瞧。老师给每一组都发了一个扇子。请小朋友们先来欣赏一下你们组的扇子吧。
2、幼儿欣赏扇子,并且做出细致的观察。
师:请每一组的小朋友都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扇子是什么形状的?(。,)扇子是什么颜色的?扇子上面有什么样的花纹?
三、幼儿作画。
将每一组的扇子用架子架起来,摆放桌子中间,供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们,每一组的扇子都非常漂亮。你们愿意画下漂亮的扇子吗?现在,请小朋友来当一个写生画的小画家,画出你眼中看见的这个扇子。小画家们,可以开始作画了。
四、展示幼儿作品。
师:你们喜欢自己画的.作品吗?都来说一说你画的扇子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谁画的扇子呢,为什么?
欣赏扇子不同的造型、花纹、图案。
活动反思:
在生活中幼儿对扇子熟悉,但对扇子的了解并不是很完整。于是,在设计了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种扇子,让幼儿观察扇子的不同形状、图案,激发幼儿制作扇子、装饰扇面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满足幼儿的欲望,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让他们尝试有规律地装饰扇面,并能考虑到不同幼儿的特点与个体差异,在材料的提供上有现成的和半成品的图案。鼓励幼儿大胆地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幼儿亲手设计制作扇子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输中国扇文化,并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