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最新5篇

时间:2024-02-12 作者:Kris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和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最新5篇

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识,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等。

2、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6、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7、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自制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活动

⑴生活片段事例《明明怎么办?》

片段内容:星期天,妈妈去市场买菜去了,只有小明一个人在家,他正在认真地玩拼图,这时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小明问:“是谁呀?”一个陌生的声音答:“我是李阿姨,找你妈妈有点事,请开门。”小明犯愁了,该不该去开门呢?

2、提问:

(1)什么人在敲门?

(2)小明该去开门吗?

(3)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发生什么危险?

(4)小明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当爸、妈不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不能轻易给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到家长回来再来,或让来人在门外等,也可以到爸妈上班的.地方找等等。

二、讨论

1、如果是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办?(加深幼儿的印象)

2、如果你一个人在家,你可以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三、游戏《评评看》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下面四幅图中,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哪一位小朋友做得对哪一位小朋友做得不对?图片内容:

⑴拿小刀、剪刀等尖利的东西来玩。

⑵自己拿电器的插座插。

⑶在椅子、桌子上跳来跳去。

⑷一个人静静地看电视。

2、提问: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为什么?我们该怎样做?

3、教师小结结:当父母不在家时,我们要注意安全,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

四、结束环节

有一首歌曲是说一只兔子也和你们一样聪明,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么做的,放《小兔子乖乖》请小朋友欣赏,活动结束。

活动廷伸:幼儿自制图《如果我自在家我会-----》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为了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而设计的,在活动中我通过课件、图片,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等安全知识,小朋友对本活动很感兴趣,在幼儿讨论的时候,我提供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的时间,让每一名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使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了提升。

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差,所以,安全问题是时时存在,危险处处可能发生,这足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教师的重视。正如《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时时防护幼儿的安全顾然重要,而教给他们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漫长的暑假马上就要开始了,许多家长无暇照管幼儿,会让幼儿单独在家,不安全因素时时存在,教给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是幼儿园教师势在必行、责无旁代的任务。于是,在本学期我就设计了安全教育活动《遇到危险怎么办》,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掌握必要的、正确的自护常识,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让每个幼儿都能平安、健步康、快乐的成长。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活动难点: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护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图片、影碟片等相关资料;

2、影碟机;

3、奖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

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

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

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件;

(三)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四种危险时,怎么办?

(四)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五)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2、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3、家里着火了,先打开门逃生再求助,无法逃生时要先打电话告诉大人、打电话报警等;

4、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时赶紧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六)师生共同小结影蝶片中传授的办法和小朋友及教师想到的办法,教师要一边小结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或资料强化幼儿的记忆。

(七)活动小结:

1、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

2、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只有不去做危险的事,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

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篇3

(一)班会目的:

1。使学生明白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灾,触电,食物中毒,遇到坏人对付处理方法,有必须应变本事。

(二)教育重点:

学习防火,防触电,防中毒,防坏人破坏的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三)班会流程:

1、第一组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读情节过程,三人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1)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发生火情应当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打火警1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景)

(2)总结: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景可能发生火灾发生火灾怎样办怎样防火打什么电话求救。

3、学习防触电知识的情景表演:

(1)第二组代表表演:

(2)大家认真讨论观察表演后讨论:

a。提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样做的?

b。总结: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景可能发生触电危险发生触电应怎样办怎样防止触电事情发生出了事打什么电话求救。

4、学习防中毒知识的情景表演:

(1)第三组代表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a)发生什么事了他们怎样做的`小英的说法对吗生吃瓜果不洗干净,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应当怎样做?

(b)总结: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景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发生了食物中毒怎样办怎样防止中毒出了事自我处理不了了打什么电话求救?

学习防坏人破坏知识的情景表演:

1、第四组代表: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1)刚才发生一件什么事小红这样做好不好会发生什么危险如果你遇到这种情景办应当怎样做?

(2)总结:情景表演告诉了我们什么问题怎样防止此类事情发生出了事自我处理不了应打什么点火求救?

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篇4

目的: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记,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明白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潜力。

2、透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潜力、动手动脑及创造想象的潜力。

准备:

玩具电话两部,各种标记图片若干。各种几何形的白卡片若干,绘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认识几种主要标记。

(1)有毒、危险品标记

师:这是什么标记?你在哪里见到过这种标记?它表示什么,提醒我们注意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最后让幼儿明白有毒、危险品标记的意思是有剧毒,危及生命,切不能乱动乱用。

(2)防触电标记

师:这是什么标记?哪些地方挂(画)着这种标记?它表示什么?

出示一幅资料为在高压线下放风筝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分析,并说出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哪些地方不就应放风筝。

(3)防火标记

师:这是什么标记?平时,小朋友就应怎样防火?万一发生火灾,我们就应怎样做?

2、游戏:报火警

玩法:教师当消防队的值班员,请一幼儿做报警者,拨玩具电话“119”,向值班人员报告火警(要求讲清楚什么地方发生火灾,请消防队赶快来救火)。值班员立即发出“全体消防队员出发”的命令,全班幼儿模仿消防车上警报器的声音,边走边作开车状。稍顷,做举水龙头射水的动作,片刻后,开车回到,表示火已扑灭。

游戏后,教师讲清火警电话不能随意乱打的道理。

3、设计标记

师:小朋友认识了许多标记,明白标记的作用很大。大家想一想,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够挂标记,能提醒我们注意安全。(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此刻,请小朋友做“小小设计师”,为幼儿园设计一些醒目的标记,用来提醒小朋友、老师、阿姨和爸爸妈妈注意安全,好吗?

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

2、能仔细观察、分析哪些食品时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克制自己,少吃零食。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1、各种食品包装袋及瓶、罐。

2、霉变及变质的食品若干。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食品包装上的安全信息呢?在正规超市买的食品外包装上会有生产日期和安全标志,你们知道吗?

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

(1)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生产日期和安全标记。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的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辨认。

教师提问:图中的食品包装袋和牛奶瓶上有什么数字和图案?它们有什么用?②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是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安全标记。它们可以告诉我们所购买的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可不可以放心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时安全的,过了保质期就坏掉了,吃了可能会生病。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是安全的,没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和爸爸妈妈去买食品,可以提醒他们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标志。如果你不会计算保质期到什么时候,可以问问身边的大人。

(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分辨变质食品的正确方法。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其他三幅图片。

教师提问:面包上面有什么,还能吃吗?开封后搁了一段时间的食品怎样才能知道有没有变质呢?牛奶、豆浆能在温室下放很久吗?

②请幼儿回答,大家评论。

③教师小结:在吃食物之前,我们要确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可以先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一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可以用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如果颜色和味道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新鲜牛奶、豆浆在室温下不能放太久。

3、活动展开:实地观察分辨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1)师:我这里有一些食品的包装以及各种食品,请小朋友来当食品检验员,检查一下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不安全。

(2)每次请3~5名幼儿,并集体检查讨论。

(3)讨论零食中的安全隐患,克制自己,少吃或不吃零食。

4、活动总结:在生活中,小朋友们要少吃或不吃不健康的零食,发霉有毒的食物不能吃,也不能因为食物好吃就暴饮暴食。

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达到了重点,难点也到了突破,不过在活动中可以考虑投入更多的食品包装袋,让每位幼儿参与寻找,体现幼儿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