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所写的教案对我们的教学是有帮助的,编写教案可以提升业务水平,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五年级跑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年级跑教案篇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 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 体积单位:
(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
认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
( 2)认识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3)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
(4)认识立方米:
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②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
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3. 体积初步认识:
①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
2. 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用(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 )。
3. 生活中的数学。
乘分级的行李规定
机场行李托运一般不超过此规格。你知道其他交通工具关于行李的规定吗?
手提行李的三边之和一般不得超过115cm。
五年级跑教案篇2
教材分析
?酿》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赞扬了一位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知错就改的坦诚品格。
学情分析
我是一位刚刚从校园里走出来的新老师,所以在教这一课的时候有着特殊的.情感。我所教的这个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很活跃,想象力丰富。但就是欠缺耐心和细心,做事很马虎。所以在教学中,我的重点是放在学习人物品质上,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橡皮筋、练习、焕发、酝酿、肃穆、气氛、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平心静气、柔和悦耳、不可名状”等词语。
2.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导入
1.“酿”这个字该怎样读?
2.你能用“酿”字组个词吗?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三、深入学习课文
1.指名读,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2.东东的心理有什么变化?(惋惜—懊恼—担心—紧张—高兴)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承认错误,受到表扬)
5.听了刘老师的话,你对她有什么新的认识?(知错就改)
四、总结全文,体会人物性格
1.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2.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五、作业布置
请你和家人说说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五年级跑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并能解析生词及运用生词造句;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对生字词进行辨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分析文中描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句子。
四、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已具备了初步自学的能力,已能对客观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在你课前进行预习(利用工具书),并循循善诱,引导把握文章的中心,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
五、教学设计:①生字词自学为主;②重视朗读,读与分析相结合。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b]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b]通过朗诵与分析课文,使学生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如果你第二天早上要看日出,你前一天晚上会怎样呢?
生:————
师:作者为了看日出,他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下面学习第一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作者为了看日出,他是怎样做的?这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你怎么看得出来?(用一个词)
3、学习第二段:
①文中是怎样描写日出前的情景的?
②看到太阳将要升起,我的心情怎样?文中哪一个词可以表现出作者这种心情?
4、学习第三段:
①文中是如何描写日出时的情景?
②在这一段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为什么会喜欢它?
③这一自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④你是如何理解太阳像负着什么……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的?
⑤日出之后的情况是怎样的?
⑥理解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5、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有关日落的文章!
附板书:
日出前:一道红霞 慢慢 越来越亮
日出时:小半边脸 一纵一纵 使劲
日出后:灿烂的的亮光 直射
金边——紫色或红色 镶
五年级跑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五年级x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xx页算一算
五年级跑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腭、鳍、滤、鲸、猪、哺、肚、肺、矮、判、胎等11个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鲸的进化过程。
三、教具准备:
?鲸》ppt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单元序言及图片引出题目
1.学生自主阅读第三组序言,了解本组学习的'是什么文章?
2.引出小学生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3.出示鲸的图片,引出题目
(二)、学习生字
1.请学生将字注音和组词。
2.学生齐读。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探讨鲸的体型
1.读第一自然段,你明白鲸的体型是?(大、庞然大物)
2.你是从哪几个句子看出来的?这些句子运用到我们刚才说的哪些说明方法?
1、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列数字)
4、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举例子)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鲸的演化
陆地——浅海——海洋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鲸的种类
鲸的种类:须鲸——没有牙齿
齿鲸——(虎鲸)有锋利的牙齿
(六)、学习第4-7自然段:鲸的生活习性
1.鲸的生活习性之??
吃食:吃食量非常大
2.鲸的生活习性之二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呼气时会形成一股水柱。(说明鲸不属于鱼类)
3.鲸的生活习性之三
鲸每天都要睡觉(头朝里,尾巴朝外,围成一圈)
鲸为什么这样睡觉?(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一旦有危险就可以四散游开。)
4.鲸的生活习性之三
鲸是如何繁养后代的?(肺呼吸、胎生、哺乳这些特征说明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鲸的寿命有多长呢?(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七)、总结
请同学们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鲸鱼!
五年级跑教案篇6
课型:阅读课
教学思路:
美读熏陶——探究说话——品味领悟——创作运用
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人鸟和谐相处,相互信赖
2、领悟“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3、激发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品位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教学难点:
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
教学准备:
珍珠鸟的图片和一曲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音乐,了解珍珠鸟的习性。
二、课文美读
1、自由诵读———要求读的准确流畅
2、接力赛读———要求读的字正腔圆
3、选点精读———要求读的有情有景
三、合作探究
1、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你能用简洁语言概括吗?
2、作者对小鸟的神态、动作描写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你喜欢这些句子吗?说说看,谁说的`多,用句式:我喜欢……,是因为……。说话
3、“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样照顾它的?你能把与之相关的语句说出来吗?小鸟还怕我吗?说出相关的语句?
4、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5、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四、阅读视角
补充几则相关的材料,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