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文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couple

优秀的教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好的教案是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评语文教案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评语文教案优质5篇

评语文教案篇1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使学生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 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同伴互相读。

3.指名读课文。

4.出示生字卡片。

三、 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想想每个对子的意思。

2.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每一个对子的理解。

3.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4.教师范读

5.师生、生生对读。

6.全班齐读课文: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学生质疑,教师进行适当的解释。

8.读诵积累。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二、 识字写字

1、生活引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在词中认字。

3、形象意义识字

4、写字指导。

评语文教案篇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字生,会写“守”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或教训,“遇”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2、按“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3、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细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3)同桌互教互学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5、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

(2)a、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b、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

(1)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有长高时,他心情怎样?画出种田人的心情有关的词,理解:巴望、焦急,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2)种田人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及禾苗死后,十分失望的心理。

(3)寓言给你什么启示?学生结合实际读读。

(4)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课堂小结:

你学了这篇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明确教学目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言《守株待兔》说明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揭示课题。

3、录音范读,边所边标出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言。

1、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读。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窜——乱跑;撞——碰

(3)他捡到兔子后,心里是怎样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个人原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守坐,庄稼全完了)

(2)齐读了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

(2)写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4、齐读课文。

教师总结: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本,我们不应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课后小结:

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评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4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好的部分。

3、积累好词,了解北京的变化,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2。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3。

【课前准备】

新北京图片及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她的'首都在哪里?

2、播放北京的有关介绍片段,激发学生了解北京的兴趣。

3、板书课题,揭示本堂所学内容进入新课。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看准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2、同桌互考生字,难记的交流认字方法,看哪组能最快记住所有的生字。

3、学生交流认字过程中最难记的字,并启发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

4、重点字教师提示并讲解:

似:在“似的”一词中,字音为shi。

厦:在“大厦”一词中,字音为sha。

阔:读音为三拼的“kuo”,而不是“ko”。

5、读生字并组词。

6、根据字形组合猜字谜,学生复记生字:

“庄”、“阔”、“周”、“似”、“拼”、“案”、“厦”、“坛”。

7、“土”还有哪些字:

⑴区别“坛”、“城”并练习书写。

⑵自学城市的市怎样写。

8、掌握笔顺写“央”字。

三、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再认生字

1、再自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最流利。

2、小组接力读,开展竞赛。

3、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边读边体会,并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巩固本堂所学

1、全班抽认生字卡。

2、小火车抽认生字并组词,学生判断正误。

3、判断正误。

4、听写所学四个要求会写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坛”、“城市”。

评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点题之语的含义。

3、理解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体会乌老师对同学的关心和保护。

教学重点:

1、正确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

2、从人物的言行推断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通过第一课节的学习,俺们已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运用读书记号,划出描写达丽玛的重点句进行品读,知道达丽玛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同学。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11课《春天的雨点》(同学齐读课题)。主要是来研讨乌汉娜老师的特点,感受她的内容世界。

二、同学自读课文。

1、同学打开课文,拿出笔,默读全文,用“~~~”划出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

2、交流划出的重点句,并及时纠正。

三、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

1、由组长组织,抓住其中几句重点句进行学习。要求组员认真读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的意思,并向组内的同学说说自身的体会或感受?

2、 组一起讨论是否说得有道理,可以补充,可以纠正。

3、 选一名代表汇报其中一处的讨论结果。

四、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同学说到哪句就出示哪句)

例(一)出示:“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搂在身边。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小朋友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1、说哪些地方让你很感动?(或哪些在方让你感受很深?)

(1)“解开、搂在身边”要说明为什么?

(看文章插图理解)“搂”的意思。示范“搂”的动作。

谁经常这样搂着你?现在搂着达丽玛的是妈妈吗?像妈妈吗?真的像妈妈吗?为什么?

小结:乌汉娜老师从年龄上看不像妈妈,而像一位大姐姐,但从动作上、从感情上看却像一个关心保护小朋友的妈妈。

板书:乌汉娜 关心保护

谁能把这种感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朗读指导时可以说:“你能把搂在身边读得轻一些吗?读得更温柔一些吗?)

读得真感人,老师都被感动了,这句话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呢?

(2)“转身走了” 讲清原因。

想象:在绵绵春雨中,乌老师坚持送小朋友回家,然后转身走了,难道达丽玛就没有挽留过乌老师吗?望着浑身湿淋淋的乌老师,达丽玛会怎么说呢?

乌老师听了达丽玛的话心里暖烘烘的,她抚摸着达丽玛的小脸蛋,说什么了?

小结: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老师,此时此刻,乌老师心里想的还不是自身,而是她的同学,在乌老师的眼里,达丽玛和41位同学不只是她的同学,更是她的小朋友。

你们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说——听录音读——竞赛读

引语:这些话充沛体现了乌汉娜教师是一个关心保护同学的好老师,你们还可以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呢?接下去请别的小组来汇报。

例(二)出示: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活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俺放心了……”

(1)从什么地方看出乌老师很疲劳?

(2)乌汉娜老师为什么事这么激动?

(3)还可以从句子中哪里看出乌老师很激动?(省略号,因激动而说话断断续续)

(4)谁能试着读读这名话,注意要读出激动的语气。

小结:对,同学每一滴进步,都会让老师感动莫大的心慰,这“激动”让俺们体会到乌老师有一颗“关心保护”同学的心。

例(三)出示: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1) 说说自身体会到什么?

(2)“发现”可以看出乌老师什么?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身的体会与感受)

例(四)出示:乌汉娜老师让达丽玛坐在自身身边,像是对着42位同学,又开始讲课了。

(1)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说说自身的感受。)

(2)“42双眼睛”是什么意思?

(3)说说“给1个人上课和给42个人上课有什么不同?”

(4)小结:乌老师宁愿自身上两次课,多辛苦一些,也要协助达丽玛把上课时因走神而没学的课,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老师啊!谁能把自身的感受与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五、理解中心句

刚才,各小组都抓住描写乌老师的重点句子进行品读讨论,让大家感受了乌老师是一个关心保护同学的好老师。

在第一节课时,有很多同学对文章的最后一句不理解,

出示:“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现在俺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是不是可以读懂了?

1、由读这句话,说说自身的体会。

2、论:这两个“春天的雨点”各指什么?为什么春天的雨点会落的达丽玛的心里?(第一个是指大自然的雨点,能使万物生长,第二个是像老师对同学的关心保护,而达丽玛就像小草一样,在老师的关爱下能茁壮生长。)板书:万物生长

小结:乌汉娜老师对同学的关心保护就好像春雨一样,滋润着达丽玛的心田,使达丽玛也能像草原上表草一样茁壮生长。板书:(画小雨)茁壮生长

板书:

乌汉娜 ------- 关心保护

︱︱︱︱

春天的雨点-------万物生长

︱︱︱︱

达 丽 玛-------------茁壮生长

(知错就改 )

评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字;

3、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展示自己从电视里学到的生字,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小朋友,咱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干些什么呢?

2、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爸妈妈会教给你们听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课本,分小组互相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3)学生全班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4)小组学习“我的发现”中的汉字,读读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5)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6)认读生字卡片(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3、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