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是现在各大方案中较为使用的一种,为了保证活动可以万无一失,我们必须要在写活动方案上下功夫,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清明活动方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清明活动方案篇1
20xx年清明节是国务院规定的法定传统假日,同时也是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国家实行清明长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为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学校决定结合清明节这一教育契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组织清明节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学生“敬怀先人、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度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一、活动安排:
(一)走近20xx年清明节
主要内容:
1.了解清明文化: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⑴清明节的由来
⑵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⑶清明节的传说
⑷清明节的习俗
2.缅怀感恩:缅怀中华先贤英烈
⑴清明先贤故事
⑵清明英烈故事
⑶清明节的诗词
3.亲近大自然
利用清明小假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由父母带领孩子踏青,并用相机记录踏青的瞬间。(二)感恩清明节
二、活动形式:
影视育人
三、活动时间:
4月5日晚上19:30—21:20
四、参与对象:
全体学生
五、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1.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我是中国人》
2.交流心得,表达感受
3.各班组织学生进行影片观后感评比,重在说真话,诉真情。
(三)网络活动
20xx年清明节期间,团省委将依托共青团网站、共青团频道,开展网上献花和留言等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全体少先队员要利用家中的电脑积极参与网上缅怀纪念活动。
小学清明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极好时机,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生通过纪念革命先烈、祭奠逝去亲人,祭祀华夏始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增强学生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这也使文化习俗焕发新的时代文化精神。因此,学校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情教育,学校结合清明节这一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一系列活动。
二、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清明
三、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
**年4月1日至12日
五、活动内容
(一)各中队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通过资料的收集等,从班会中分享悠远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亲身体验,实践活动,感受清明节的文化氛围。(踏青、植树、插柳、蹴鞠、拔河和放风筝等),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寻根祭祖、艺术展示等民间活动,让人们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三)制作手抄报,把所看所感尽情地通过创作手抄报表达出来。清明时节能让同学们勾起对历史的追忆,寄托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懂得幸福来之不易,激发队员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和学习热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潜移默化地进行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学习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辉煌业绩,有效增强爱党、爱国的意识与情感。
请各中队辅导员作好清明节前的动员和安全教育工作,及把清明节相关的资料收集并上传到班级博客和大队部。
小学清明活动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20xx年的清明节是公历4月5日,星期一,农历日期是二月二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不忘革命先烈,珍惜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树立远大的理想,磨练顽强的意志,练就过硬的本领,成人成才,报效祖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团结互助等行为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观念。
二、扫墓地点:长城烈士陵园
三、扫墓时间:4月5日下午12:20
四、参加对象:四、五、六年级全体学生(步行)
五、活动安排:
12:10集合(内操场),12:20分从学校准时步行出发。
每个班班主任外加一个跟班老师。另外前后各加两名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祭扫烈士墓程序安排:(主持:范文渊)
1、全体师生向纪念碑敬献花圈、默哀。
2、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3、学校领导讲话
4、呼号
5、绕墓一周
六、活动要求:
1。学生必须系红领巾、带好中队旗。要求各中队辅导员也要佩带红领。
2。各中队辅导员在活动前,需对“清明扫墓”的有关知识向同学们做好介绍。
3。各中队辅导员要求对队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地活动。
4。队员活动期间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说笑,(尤其是在默哀时)。
5、学生自带饮用水(一瓶),不带任何食品和饮料。
小学清明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目的:
(一)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二)欣赏自然风光,感受春的气息,陶冶学生情操;
(三)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日(周五)上午。
三、活动地点:
xx烈士陵园、xx国土公园。
四、参加对象:
六年级师生、部分党员。
五、活动准备:
(一)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活动前的革命传统教育、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等各项教育工作。因此次活动来回步行,特殊体质的学生若不能参加,请上交该生家长的书面申请给班主任,可以不到校参加集体活动。
(二)准备花篮,备用车辆(以防个别学生身体不适),总务处负责。
(三)活动拍照、报道,党政办公室负责。
(四)活动方案,德育处负责。
六、活动安排:
(一)8点:各班班主任进行活动前纪律、安全教育,带好自制的小白花。
(二)8点15分:各班主任和带班老师带领学生在学校前操场整队出发,1—7班由行政人员xxx负责、8—13班由行政人员xxx负责,校医xx携带医药箱一同前往。
六(1)班:xxx六(2)班:xxx
六(3)班:xxx六(4)班:xxx
六(5)班:xxx六(6)班:xxx
六(7)班:xxx六(8)班:xxx
六(9)班:xxx六(10)班:xxx
六(11)班:xxx六(12)班:xxx
六(13)班:xxx
(三)9点(暂定):到达烈士陵园后举行祭扫仪式。
(四)祭扫活动程序
1、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老师们,队员们,清明节将至,我们实验小学六年级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先烈在天英灵。
2、默哀三分钟。
主持人: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祖国的英雄儿女不屈服于外来侵略的压迫,不屈服于反动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不屈服于风霜雪雨的艰苦磨难,为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生取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让我们一起沉痛悼念这些英烈吧!
全体立正,低头默哀三分钟。
3、敬献花篮。
主持人:请少先队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
4、党员宣誓
主持人:请我校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宣誓。
5、辅导员代表讲话:
主持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今天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们精心的培养。有请少先队辅导员代表——老师讲话。
6、队员献词:六(11)中队负责
主持人: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刻在人们心里的纪念碑永远屹立。请六(11)中队队员献词。
7、敬献小白花。
主持人: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让我们记住这郑重的承诺,我们要让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安息吧,革命先烈们!你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请各中队列队上前,绕纪念塔一周,向烈士们敬献小白花。
8、参观纪念馆
主持人:最后各中队有次序地参观纪念馆。
(五)参观结束后各中队整好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步行前往国土公园春游。
(六)下午三点集中返校。
小学清明活动方案篇5
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一、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二、活动时间:清明节前后
三、活动主题:缅怀祭奠革命先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活动内容:
(一)3月28日,国旗下讲话———“缅怀革命先烈”。
(二)3月28日—4月2日红领巾广播站播出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节目。宣传清明节的有关知识,让队员们缅怀革命先烈,对队员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低年级召开班会,了解清明文化,包括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等。
中年级开展清明诗文朗诵会,包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举办一场“网上祭英烈”活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教育活动,让全体学生在庄严肃穆的祭扫活动中,充分了解革命先烈为新中国建立的丰功伟绩,充分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活动形式与要求:各班利用信息技术课在校多媒体教室进行,学生也可在家上网祭扫。登陆该活动平台,可以通过鞠躬、献花、留言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五)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六)跟家人到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七)举行一次主题中队会,请五老给少先队员讲革命故事。
五、活动要求:
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好有关纪念活动,注重实效,树立典型,把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宣传媒介发动宣传,努力营造活动声势,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全面报道、突出主题。
小学清明活动方案篇6
一、设计背景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20xx年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盼望清明小长假,但据调查不少青少年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则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知之甚少。针对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主题班会。意借此祭奠先烈、先人、先贤之活动,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向革命烈士学习,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从小树立服务认识,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目的
1、借此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过一个有主动意义的清明节。
2、借此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借此活动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三、活动准备
1、江临烈士图片与故事清明节习俗活动片段,爱国电影片段、等资料。
2、课前搜集整理清明节有关知识、资料、图片等。
3、学生自编自演节目的演练,表演道具的制作。
四、活动过程
1、整队、出旗、唱队歌。
2、开场词: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快到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了,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出示主题:走进清明亲近传统。
3、清明节简介。(多媒体展示图片)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4、清明节的由来。
(学生自编自演)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介绍: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5、清明节习俗。
(学生介绍)荡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两名学生边表演边解说)蹴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结合图片介绍)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小品表演植树与护树)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称为“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主动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手拿风筝介绍)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犹如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播放图片影像)清明祭祖扫墓: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认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6、传承清明传统。
结合实践活动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突出“扫墓踏青”活动。
(红色宣传员讲述曹江临烈士的革命故事)观看“苏皖一大会址”图片,走进革命烈士墓,缅怀“曹江临烈士”,了解烈士的革命故事,传承烈士的精神,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模拟祭扫烈士现场:奏哀乐,全体学生默哀1分钟表达自己对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7、诵读清明诗歌。
全班诵读:《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男生诵读:《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女生诵读:《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一小组诵读:《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第二小组诵读:《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第三小组诵读:《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第四小组诵读:《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8、活动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用一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上完本节主题队会后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受。
9、辅导员讲话。
10、呼号。
11、退旗,宣布活动结束。
12、活动拓展。
(作品展)利用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以一篇作文或一幅美术作品或手抄小报的形式,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
小学清明活动方案篇7
活动主题:缅怀革命先烈,做祖国接班人
活动目的:为深入推进我校节日文化特色建设的实施,利用我国人民缅怀先人、仁人志士的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日子,学校决定结合这一教育契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学生“敬怀先人、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度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活动时间:xxx年4月1日大课间。
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活动地点:操场
计划拟定:曹纪伟马志强
主持、献花、演讲负责人:曹纪伟马志强
一、活动流程:
缅怀感恩:缅怀中华先贤英烈
1、xx小学祭扫革命烈士活动现在开始。
2、全体立正!升国旗奏国歌,敬礼!(放国歌)
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放队歌)
3、学校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献花圈进行曲)
4、向革命先烈默哀一分钟,奏哀乐。(放哀乐葬礼曲)
5、学生代表邱丹扬讲话。
6、全体队员让我们举起右手,在纪念碑前下宣誓:我们是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们要铭记: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伟大祖国的建设,中华民族的腾飞,将由我们来完成。人民为先、祖国至上、诚实勇敢、自律自强、奋发有为、誓作栋梁、振心中华、再造辉煌。继承先辈遗志,永做时代接班人。
7、各班学生向烈士敬献小白花。(放花儿在墓前思索)
8、xx小学祭扫革命烈士活动到此结束。
二、清明小报评比活动:
3到6年开展手抄报比赛纸张规格:8k(试卷大小)。主题:围绕清明节编写,每班选送3张参与评比。届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请4月8日上午上交教导处。
三、4月8日班队课,各班开展主题队会。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爱国热情。上交活动材料。
四、出好清明黑板报主题:
好习惯益终身(评比时间4月15日)
准备材料:大花圈一个(陈利军老师负责)、学生每人做一朵小白花。(班主任布置学生周四回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