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预防疾病教案5篇

时间:2023-05-27 作者:Iraqis

很多教育工作者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都会提前制定一份教案,写教案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预防疾病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预防疾病教案5篇

小学预防疾病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了解和认识传染病。

2、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知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3、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传染病的预防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踏着时间的节拍,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秋季。进入秋季之后,气温将会逐渐的下降,秋季风大干燥,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一些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都是秋季高发的疾病。

2、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首先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从小到大都得过哪些病?并判断一下会不会传染。(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近视眼等。)

讨论: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下列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的?哪些病是不传染的?”。

总结:这些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出示数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

3、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传染病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在一定区域暴发,所以传染病还具有流行性。

4、传染病的预防。

(1)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在不同季节里发病率有高有低,以夏秋季比较多发,这与苍蝇活动频繁、繁殖加速、人们接触生冷饮食、瓜果蔬菜较多有关。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认真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保护水源,搞好厕所卫生,严格粪便和污水处理,消灭老鼠、苍蝇、蜘蛛等有害动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冲干净、不吃变质的饭菜等卫生习惯。

(2)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灰尘使人吸入后而发病,病人咳嗽、吐痰时可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进入空气和灰尘中,再传给他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等。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最高,流脑的死亡率最高。

患呼吸道传染病后就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吐痰、闷气、流鼻涕、喷嚏、流泪等,有些还能使人出疹,如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期主要在发病期,病愈之后,传染性就很快减弱。但也有例外情况,如白猴、流脑、百日咳等,病愈后仍有较强的传染性。

预防接种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水痘、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他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病人隔离治疗,教育学生不乱吐痰、擤鼻涕,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教室每天要开窗2次,每次10分钟通风换气。这样可以使室内空气中病菌减少80%左右。还可用食醋熏蒸教室、宿舍,以杀灭空气中的病菌。

(3)、怎样预防虫媒传染病

通过昆虫而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传染病。应该彻底消灭蚊子、虱等吸血昆虫。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检查治疗,充分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具体来讲,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是接种乙脑疫苗。而控制疟疾传播的重点是彻底治疗病人和可疑病人。对于班疹伤寒和回归热,则以来灭虱为重点。

(4)怎样预防经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动物中一些传染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传染给人类,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炭疽等。鼠能传染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病,狗、猫、狼能传播狂犬病,家畜、禽类除能传播上述疾病外,还可以传播快乙型脑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这些经动物传播的疾病叫动物源传染病。

预防动物源传染病的要点是杀灭有害动物,如消灭老鼠、杀死并深埋病狗、病猫。搞好畜、禽圈卫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如被狗、猫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5、课堂小结:怎样做到预防秋季传染病?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教室、电脑房等;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商场、浴室等;

(4)勤洗手,洗手时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应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培养健身兴趣,加强体能锻炼,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11)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预防、正确对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将它们拒之门外。

五、课外活动安排:

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要预防传染病,我们还要哪些坏的习惯要改掉?

小学预防疾病教案篇2

活动目标

感知传染病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知道春季容易得传染病,了解一些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染途径。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与同伴共同制作《春季预防传染病宣传手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学生已经了解部分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课件准备:《春季预防传染病》故事视频;“热闹的医院”图片;“看病”图片;“预防传染病”组图。

纸面教具:《宣传手册模板》。

材料准备:画笔。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热闹的医院”,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一段,引导学生了解春季易得传染病。

1.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奇妙小镇的医院这几天真热闹,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好多小朋友都生病了)

——生病的小朋友看起来怎么样?(很难受)

2.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引导学生了解春季易得传染病。

——他们生了什么病?我们来听听鹿鹿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小结:原来这些小朋友都得了传染病。春天到了,病毒出来捣乱了,很容易被传染生病。

出示图片“看病”,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二、三段,引导学生了解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染途径。

1.出示图片,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学生了解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

1)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中小伙伴们的病征。

——鹿鹿医生要为小朋友们看病了,这些小朋友摘下口罩后你都看到了什么?(有的身上长了小泡泡、小疹子,有的脸上肿了起来,还有的小朋友好像发烧了……)

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学生了解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

——来听听这些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吧。

2.师幼讨论,鼓励学生谈谈对传染病的了解,初步感知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你知道这些传染病吗?你有得过吗?

——你知道这些传染病是怎么传染的吗?

3.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三段,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为什么这些小朋友会得传染病呢?我们请鹿鹿医生告诉我们吧。

小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染病毒可能会通过病人、或病人碰过的东西,或者是喷溅出的口水、飞沫传染。

出示组图“预防传染病”、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四段,引导学生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1.出示组图“预防传染病”,根据学生讨论的预防方法进行呈现。

——原来这些小朋友是因为不小心接触了得了传染病的人、碰过带有病毒的人碰过的东西,或是被飞沫中的病毒传染得病的,你觉得他们怎样可以不得病呢?

活动建议:本环节教师可鼓励学生先自由表达,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相应的图片;若没有提到,可以先不呈现。

2.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四段,引导学生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小朋友们提到了很多预防传染病的办法,我们再来听听鹿鹿医生的建议吧。

小结:不去人多的地方,出门戴上口罩,做好自我保护;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勤锻炼,增强体质;按医生的要求打预防针等,都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发放纸面教具《宣传手册模板》,材料“画笔”,请学生分组制作《春季预防传染病宣传手册》。

1.组织学生讨论把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告诉更多人的做法,激发学生制作宣传手册的意愿。

——怎样才能把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告诉更多小朋友呢?

小结:一起制作宣传手册,向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宣传吧。

2.发放纸面教具《宣传手册模板》,材料“画笔”,鼓励学生按小组讨论、制作《春季预防传染病宣传手册》。

1)发放纸面教具及材料,鼓励学生进行组内讨论。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宣传手册,请你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想要画的内容和分工。在手册里面画上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并在封底写上名字哦。

2)学生制作《春季预防传染病宣传手册》,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辅助制作好的小组进行装订、添字。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1.引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2.请学生在餐前或餐后带着制作好的《春季预防传染病宣传手册》到小班给弟弟妹妹宣传春季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家园共育

请家长注意室内通风,避免带学生去人多的地方,提醒学生外出时戴上口罩,回家后先洗手。

小学预防疾病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幻灯片、白板、胸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医院挂吊瓶?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二、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组织孩子们讨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3、教师提问: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孩子们回答后教师总结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4、教师随便说出一种病请孩子们判断它是否是传染病?加深孩子对传染病的认识和理解。

三、讨论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那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呢?

2、孩子们讨论后回答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3、出示幻灯片浏览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4、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四、玩游戏"智力大闯关"巩固所学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每人取一张胸卡戴在胸前,将孩子们分成a、b两组,教师提出问题后抢答,给回答正确的那一组添加一个圆形,最后圆形多的那组就是胜者。

小学预防疾病教案篇4

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学生进行春季传染病主题班队会。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预防春季传染病

二、讲解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

1、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疼、无力、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2、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3、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诊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疼、全身倦怠等前期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和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病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三、预防春季传染病措施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公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物、被褥等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四、鼓励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身体。

五、学生谈自己今后的打算。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

六、预防疾病谚语。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七、班主任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讲究卫生,有效预防传染病,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好好生活。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让学生了解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使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

小学预防疾病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学生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