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的详细性是活动成功的保证,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借助活动方案,我们才能在活动中避免出现混乱和不必要的麻烦,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应急活动方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应急活动方案篇1
一 、 组织领导
1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 设立若干应急小组
(1)疏散引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景区管理和配套员工
职责: 负责人员的疏散,稳定现场人员的思想情绪
(2)游客安抚组
组长: 副组长:
职责: 负责做好游客的安抚工作,配合疏散组的有序疏散,避免惊慌
(3)配套设施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配套公司员工
职责: 负责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管道阀门
(4)安全救护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景区安保员工
职责:负责伤员与财产的转移
(5)灭火战斗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消—防—队员
职责: 带领战斗队制定灭火战术并实施灭救火
(6)人力支援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人力资源部员工
职责: 组织与保障可调人员的充实
(7)车船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车船工
职责: 配合各组,车船保障人员和财产迅速转移
(8)宣传报导组
组长: 副组长:
职责: 现场资料保存,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口径统一,提出媒体应对方案。
(9):后勤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职责:负责物资的供给,保险理赔协调
(10):善后处理组
组长: 副组长:
职责:负责现场后期工作布置,受伤人员护理及财产损失清点
二、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
1、线路故障、超负荷用电
2、炊事用具等操作不当
3、节日中燃放烟花爆竹
4、在不适当的地点使用明火
三、预防措施
1、配套分公司负责对景区的线路、电器、燃气设施定期检查和做好台帐,确保安全。
2、各酒店、民宿驻店经理、厨师长加强对辖区内厨房间设施的检查和厨师的督促。
3、景区消—防—队对易燃易爆物品负责监督与管理。
四、接警报处置程序
发现者应报119、110、景区应急电话( 清楚告知火灾的确切地点,迅速报告公司领导,立即启动本预案。
五、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公司领导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指挥灭火行动组灭火;初起火点发现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就地取材用各种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六、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1、起火点有人员被困时,发现者应迅速报告安全救护组;并打开通道。疏散引导组进行有组织地疏散,如火势已蔓延,要稳住被困人员的情绪。
2、疏散引导组立即到达各指定位置,弄堂口,转弯口等,到达疏散集中地,要安慰、管理好人员。
七、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领导小组成员的通讯必须24小时保持通畅。
2、宣传报道组接警后,应迅速到达现场,了解相关情况报告公司领导,及时掌握网络信息,应实事求是做好正面报导,并保存资料。
3、安全救护组要就地对伤员展开救护,并迅速送伤员到医院救治。
应急活动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切实提高全校学生安全素质,进一步推动学校、家庭、社区防空安全互促共进,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xx—20xx)》,组织实施本次防空应急安全演练。通过试鸣与演练,使大家了解防空警报信号规定,熟知紧急避险时疏散的程序和路线,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增强学生的抗风险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强化国防和安全意识,锻炼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和救援实战能力。
二、演练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应急演练工作的组织领导,校内成立灭火逃生安全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指 挥 长:吴强
成 员:郑桂英、张亮、练凤娟、李丛丛、孙龙飞、边廷玉 、 李琳琳、
张巧真、李泊洋、马珊珊、吴晓辉
下设演习应急指挥办公室:
队长:吴强
副队长:郑桂英、吴晓辉
队员:皇城二中小学部全体老师
三、演练内容、时间、单位:
1.演练内容:
(1)试鸣警报:①发放预先警报。②发放警报。③发放解除警报。
(2)组织疏散:组织学生疏散出教学楼,到达指定位置(操场北侧区域)。
2.演练时间及单位:
(1)演练时间: 20xx年3月18日星期三上午9:50-10:05。
(2)演练单位:全校各班级均为应急疏散演练单位,演练在校内进行。
四、演练程序
1、演练准备:
3月18日上午9:45,领导小组成员到各自指定位置检查演练的各项准备工作。
2、先期处理:
9:50德育处郑桂英老师发放警报,警报信号(预先警报信号规定是:课间操铃响)
3、应急响应(应急疏散)
(1)9:50,警报鸣响后,全校师生进行疏散。各班级立即启动人员疏散预案,工作人员立即到位,打开所有通道,开通广播。德育处郑桂英老师,教学楼内广播反复播送:“老师同学请注意,现在是防空安全疏散演练,请大家在带队老师的引导下,迅速离开教室,疏散到操场北侧区域。”
(2)学生在第二节课上课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从教室撤离,疏散至学校操场。在教学楼各楼层拐弯处和楼梯口重要位置设至少1名安全员,疏散途中每30米设置1名安全员,防止学生应急疏散行动时踩踏、挤推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訾健老师负责照相】
4、应急结束:
9:55,警报解除,发放解除警报信号。
9:58,各班报告班级人员疏散情况。【吴晓辉老师负责记录】
10:00,郑桂英校长讲话,总结本次演练情况暨学校读写姿势达标方案。
10:05,皇城二中小学部防空安全疏散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各班级组织学生有秩序的回到教室上课。
注意:以上信号以校内广播统一指挥为准。
疏散路线安排:
1、一年级1-3班和二年级1-2班到平房教室前面集合;演练结束后带到启智楼东侧。
2、五年级5-6班从综合楼大厅右拐到启智楼东侧集合。
3、2.3、3.1、3.3、3.4、4.2、4.3、5.1、5.2各班一律沿教学楼东楼梯下出一楼东门后到启智楼东侧集合。
4、3.2、4.1、4.4、4.5、5.3、5.4沿教学楼西楼梯下经一楼西门到启智楼东侧集合。(3.2、4.4、4.5走教学楼南侧,4.1、5.3、5.4走教学楼北侧。)
附值班安排
皇城二中小学部
20xx.3.16
应急活动方案篇3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应对地震的专题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防止疏散时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_年12月31日上午举行地震安全防护及逃生演练。为使活动有序开展,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校师生。
3、时间:20_年12月31日(周四)上午9时56分。
三、演练准备
1、各班演练前召开动员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和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
总 指 挥:黄淦彬
副总指挥:黄建新
成 员:邹卓坤 饶志平、张锦茂、曾力锋、幸映红、曾伟洪、张远清、陈永飞、吴海大、朱振权 张华 邓蔼华
信 号:朱振权 (兼)、张锦茂 (兼)
(2)班级避震疏散指导员
七年级:七(1)何文波 七 (2)吴佳斌 七(3) 张俊波 七(4) 叶海宁
八年级:八(1)张志军 八(2)温振良 八(3)石宏 八(4)罗海环
九年级:九(1)罗思建 九(2)曾健平 九(3)彭锋 九(4)潘文彬
班级避震疏散指导员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持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学生疏散引导员
教学楼各层楼梯处负责疏散人员安排如下:
教学楼 底楼东侧过道负责人:张华 西侧过道负责人:饶志平
教学楼2楼东侧楼梯负责人:张远清 西侧楼梯负责人:曾力锋
教学楼3楼东侧楼梯负责人:陈永飞 西侧楼梯负责人:邓蔼华
教学楼4楼东侧楼梯负责人:吴海大 西侧楼梯负责人:曾伟洪
学生疏散引导员职责: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③根据预设指挥本层楼各班级有序下楼,待本层楼学生撤离后,立即向上层发撤离信号。
④坚守岗位,直到教学楼中所有学生全部撤离后方可撤离,然后到足球场集中。
(4)足球场学生集结负责人
七年级:王建平
八年级:张超平
九年级:易玩枚
教学数东侧底层指挥:何志宽
学生集结负责人工作职责:
①指挥学生有序进场,整理队伍,注意保持学生之间的合理间距。
②指挥学生下蹲,防止学生拥挤、碰撞。
(5)摄影:陈兴强
(6)医护:丘伟平、幸映红
五、逃生线路
七年级(1)(2)班从教学楼西边的楼梯疏散;
七年级(4)(3)班从教学楼东边的楼梯疏散;
八年级(1)(2)班从教学楼西边的楼梯疏散;
八年级(4)(3)班从教学楼东边的楼梯疏散;
九年级(1)(2)班从教学楼西边的楼梯疏散;
九年级(4)(3)班从教学楼东边的楼梯疏散;
各班级离开教学楼后,立即进入足球场场按升旗位置集合整队。
班级紧急疏散时,第1、3组学生从教室后门撤离,2、4组学生从教室前门撤离(注:靠近撤离楼梯的为前门,远离撤离楼梯的为后门)。
各班逃生顺序:①同层楼靠近楼梯的班级先撤;②同层楼楼梯两侧的班级,东楼梯出口撤离顺序先南后北,西楼梯出口撤离顺序先北后南。
六、演练要求
1、12月30日上午前,学校将演练要求、具体方案通告全体教师,争取人人明白。各班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向学生讲明紧急逃生的方法、顺序和要求。
2、听到警报信号后,各班级按指定线路紧张而有序下楼,成一列纵队,靠楼梯右侧(左侧为救援人员通道)一个接一个快步下楼,不要推挤,不要跑,不得抢道,下楼后按照年级指定的线路,迅速进入指定的安全区。
3、各楼梯口设定的疏散引导人员,负责各班级疏散安全。演练开始,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对学生进行疏散,学生疏散结束时,疏散引导人员要检查楼层的各教室是否有人员滞留,确认无人时才能离开。
4、各年级及有关各组事先要召开协调会议,做好准备工作。要高度重视,严密防范,精心组织,确保万无一失。
5、请各年级组预先演练第2、第3二项要求。
6、教育学生在演练过程中,不要惊慌,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要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不得抢先。
八、演练步骤
班级演练准备:
1、在学校演练一天前,各班级应按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应急避震,如何有序撤离教室,并按疏散路线预走一次。
2、学校演练时,所有学生安静地在教室内,等待学校统一演练。
学校演练:
(一)、广播:灾情预设
广播:“请注意,这是防震演练广播。同学们听到警报后不要慌乱。”
演练分两个阶段进行,当听到“地震警报”信号响起的时候,各班级在室内、室外进行震时自救;当听到解除“地震警报”信号时,表示地震结束,各班主任带领学生震后撤离,撤离地点是学校足球场。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教师应检查学生防护动作是否正确,必要时给予指导。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准备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
2、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3、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附注一:1、请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强调平时上课中午和下午放学、升旗仪式及大型集会应按本次地震避险演练所规定的楼梯上下。
2、各班主任和上、下午最后一节课为责任人,就要求学生按指定线路紧张而序下楼,不得推挤,不得抢道和跑步下楼。
附注二:地震逃生技巧
地震是人类目前无法避免和控制的灾难。保持镇静不慌乱,掌握一些技巧,可以将地震灾难降到最低。
1、 在高楼
地震发生时,选择桌子下、床下、沙发边、椅子边躲避,也可选择开间小的洗手间、储物间墙角躲避,最好能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在建筑物中躲避是比较安全的,切不可跳窗,切不可坐电梯下楼。
2、在平房
抓起软物包住头部,避开下坠物外逃至空旷处。
3、在空旷处
下蹲,远离高压电、桥梁、高楼。
4、在汽车里
慢速,靠路边停稳,呆在车中。
5、在繁华处
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砸人。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6、在公共场??
百货公司、地下街、影剧院、市场等处,最怕发生混乱。依照警卫保安的指示行动。切忌尖叫哭喊,切忌乱窜拥挤。
7、在电梯
乘电梯遇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寻找安全避难处。万一出不去,可通过电梯专用电话与外界联系求助。
8、遇火灾时
火灾的空间会充满烟雾。压低身体的姿势,最好用浸湿物包护口鼻。
兴宁市永和中学
二o_年十二月
应急活动方案篇4
一、应急演练目的
1、评估企业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
2、评估企业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应急救援中的协调问题;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二、演练适用范围、总体思想和原则
本方案针对企业内部应急资源进行全面演练进行情景设计,按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策划,遵守保护生命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三、演练策划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单位;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与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和调整计划;检查和指导演练准备与实施,解决演练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协调各类演练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组织演练总结与追踪。
四、应急演练参与人员
按照应急演练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将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分为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这五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佩带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或服装加以识别)。
1、演习人员
按企业应急预案规定参加演练的人员及单位:厂领导、助理及事故设定岗位及所在场地、生技处(调度室)、技安处、保卫处(消防队等)、设备处、能计处、物管处、行管处、厂工会、供运处(运管办)、职工医院、企业办公室、综合处等
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保护公众安全健康;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与其他应急响应人员协同应对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按演练程序进行演练。
2、控制组
承担的任务包括:确保应急演练目标得到充分演示;确保演练活动对于演习人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保证演习进度、解答演习人员疑问和演练过程中出现的事宜;保证演练过程的安全。
3、观摩人员
邀请市、区安监局、等领导前来观看。
五、应急演练时间
六、应急演练目标、评价准则及评价方法
根据演练范围和目的,确定展示以下演习目标
应急演练
1.应急动员、宣传
展示通知应急组织,动员应急响应人员的'能力责任方采取系列举措,向应急响应人员发出号召,通知有关应急响应人员各就各位;及时启动应急中心,使相关应急设施从正常运转状态进入紧急运转状态,做好相应应急的宣传。做到整个工地人人明白,人人对安全负责,安全工作重于泰山。
2.指挥和控制
展示高空指挥、协调和控制应急响应活动的能力责任方具备应急过程中控制所有响应行动的能力。事故现场指挥人员和应急行动小组负责人都应按应急预案要求,建立事故指挥体系,展示指挥和控制应急响应行动的能力
3.事态评估
展示获取事故信息,识别事故原因和致害物,判断事故影响范围及其潜在危险的能力要求应急组织应具备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积极收集、获取事故信息,评估、调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有关情况的能力;具备根据所获信息,具备确定进一步调查所需资源的能力;具备及时通知场外应急组织的能力。
4.资源管理
展示动员和管理应急响应行动所需资源的能力要求应急组织具备根据事故评估结果,识别应急资源需求的能力,以及动员和整合内外部应急资源的能力
5.通讯
展示与所有应急响应地点、应急组织和应急响应人员有效通讯交流的能力,要求应急组织建立可靠的主通讯系统和备用通讯系统,以使与有关岗位的关键人员保持联系
6.应急设施
展示应急设施、装备及其他应急支持资料的准备情况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足够应急设施,且应急设施内装备和应急支持资料的准备与管理状况能满足支持应急响应活动的需要。
7警戒与治安
展示维护警戒区域秩序,控制交通流量,控制疏散区和安置区交通出入口的组织能力和资源
要求责任方具备维护治安、管制疏散区域交通道口的能力,强调交通控制点设置、执勤人员配备和路障清理等活动的管理。
8.紧急医疗服务
展示有关现场急救处置、转运伤员的工作程序,交通工具、设施和服务人员的准备情况,以及医护人员、医疗设施的准备情况,要求应急组织具备将伤病人员运往医疗机构的能力和为伤病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
七、演练现场规则
为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应急演练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演习过程中所有消息或沟通必须以“这是一次演习”作为开头或结束语,事先不通知开始日期的演习必须有足够的安全监督措施,以便保证演习人员和可能受其影响的人员都知道这是一次模拟紧急事件;
2、参与演习的所有人员不得采取降低保证本人或公众安全条件的行动,不得进入禁止进入的区域,不得接触不必要的危险,也不使他人遭受危险;
3、演习过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拟条件错当成真的,特别是在可能使用模拟的方法来提高演习真实程度的地方,如使用烟雾发生器、虚构伤亡事故和灭火地段等,当计划这种模拟行动时,事先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设施安全运行的所有问题;
4、演习不应要求承受极端的气候条件或污染水平,不应为了演习需要的技巧而污染大气或造成类似危险;
5、参演的应急响应设施、人员不得预先启动、集结,所有演习人员在演习事件促使其做出响应行动前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6、除演习方案或情景设计中列出的可模拟行动及控制人员的指令外,演习人员应将演习事件或信息当作真实事件或信息做出响应,应将模拟的危险条件当作真实情况采取应急行动;
7、所有演习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服从执法人员的指令;
8、控制人员应仅向演习人员提供与其所承担功能有关并由其负责发布的信息,演习人员必须通过现有紧急信息获取渠道了解必要的信息,演习过程中传递的所有信息都必须具有明显标志;
9、演习过程中不应妨碍发现真正的紧急情况,应同时制订发现真正紧急事件时可立即终止、取消演习的程序,迅速、明确地通知所有响应人员从演习到真正应急的转变;
10、演习人员没有启动演习方案中的关键行动时,控制人员可发布控制消息,指导演习人员采取相应行动,也可提供现场培训活动,帮助演习人员完成关键行动。
八、应急演练前的准备
1、演练前1-2天,用会议通知职工及企业周边群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策划组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让其熟悉企业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和评价标准;
3、培训所有参演人员,熟悉并遵守演练现场规则;
4、采购部门准备好模拟演练响应效果的物品和器材;
5、演练前,策划人员将通讯录发放给控制人员和评价人员;
6、评价组准备好摄像器材,以便进行拍摄图片及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
应急活动方案篇5
为确保地震发生时,我校各项应急工作能够高效、协调、有序地进行,全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减少社会影响,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现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震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高台县教体局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__中心小学处置发生或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
(三)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责任之心是安全之魂的意识,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县教体局的科学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长效机制,掌握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主动权。
(四)工作原则
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布置及时处理。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地震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二是地震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并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及时果断处置;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
二、机构和职责
(一)乡中心小学成立相应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部署、指挥本地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__中心小学防震减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主要职责:
(1)普及地震知识和抗震救灾应急避险知识;
(2)开展抗震救灾强化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师生抗震救灾意识和识别地震谣言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执行上级领导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抢险救灾指令、批示、通知等;确定重点救灾地点、范围、部署抗震救灾队伍,实施抢救行动;组织协调各类物资调配供应;收集上报灾情、社情、校情、保证学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应急机构
乡中心学校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承办本校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大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的具体工作。中心学校财务室负责抢险救援资金的筹集,救助装备的准备工作,总务处负责做好处理地震的后勤保障工作,教导主任、班主任负责伤员的救护和防疫的技术准备工作。
四、应急行动的实施
(一)正常抗震救灾工作
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抗震救灾工作计划,安排部署全年的抗震知识宣传和演练工作;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知识竞赛、召
开主题班会等方法,加强对地震基本知识、应急求生技能、防震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指导督促学校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两次以上的地震应急和自救互救演练,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召开会议,布置防震工作,全体教职工应临震应急状态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学校要采取紧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职工的带领下将学生及幼儿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要保证通讯线路的畅通,听取上级有关地震情况和实情,提出求援请示,并随时汇报救援工作情况。
(三)震后应急行动
1.各级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部门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2.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3.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五、应急保障措施
(一)应急通讯保障
进入防震应急状态后,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并根据相关领导指示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上级政府报告相关信息。学校设立地震报告受理电话:6711006
(二)生命线工程设施抢修、次生灾害源遏制保障。
由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确定本单位重点用水、用电对象,对本单位的水、电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准备必要的一定量的饮用水和小型发电设备,安装各种自动保护装置,并制定相应的购置、保管、维护、使用制度;对本单位及系统内存在的易燃、易爆、剧毒、有害污染等次生灾害暴发区认真监护,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对职工进行躲避方法的教育和宣传。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易燃易爆、放射性和有毒物品的登记和保管工作。安装各种隔断、切断、自动保护装置。对各要害部位定期认真进行检查和维修。
(三)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各学校要对本单位疏散的路线和临时避难场所进行规划。
六、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乡中心学校防震减灾领导机构,要依法对地震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事后调查。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坚持、工作推诿扯皮、应急处置不当,造成工作停滞和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应急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广大师生深入地了解消防逃生常识,切实树立起消防意识,真正掌握好,并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快速地疏散,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掌握逃生的。
二、演习组织
为确保此次活动紧张有序地开展,特成立应急抢险指挥小组。
三、演习机构设置及任务
1、广播组:负责灾情发生后,发出火情警报,发出广播指令。
具体内容:
(1)8:10拉响警报
(2)8:11广播发出逃生指令,同时要播放指挥声音,(请大家注意,教学楼发生火灾,我们正在组织疏散,大家千万不要惊慌,请老师组织本班同学以最快速度、有顺序、有组织向楼下疏散,到操场汇合。)(播x遍)
(3)人员汇合后整队。
(4)模拟灭火演练。
(5)领导讲话。
(6)演习结束,有序返回。
2、疏散组:
负责就地自我保护,然后疏散引导学生有序、安全地撤离到安全地带。责任人:当课教师,同层办公室教师。
3、引导、检查、搜救组:
各年级指定具体人员负责楼梯口、楼道间引导学生疏散,学生就地自我保护时,检查动作是否规范、到位。当学生全部撤离完之后,进行每个教室仔细地搜查一边,确认没有人员后撤离。向演习组长报告。
四、演习时间
20__年x月x日晨会时间开始(8:10)。
五、演习项目
(1)在教学楼遇到火灾时全校师生__人逃生演练。
(2)模拟灭火演练。
六、演习要求
1、各班主任在演练前,把有关目的、要求、路线预告学生,以免造成混乱,同时,要给学生传授逃生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等,真正使活动收到实效。
2、听到火情警报音后,教师必须立即终止讲课,就地指挥教室里的学生开展自我保护,然后迅速出教室并有秩序地弯腰小跑至楼下,快速到达集中地。
3、在演练过程中要注意途中安全,防止楼梯拥挤,快速并有序完成逃生任务。
4、逃生线路:各年级x班x班集中校门口水泥场,x班x班集中篮球场,(低年级快行中高年级稍慢)在疏散途中可模拟火灾用手或纸巾、手帕轻按嘴鼻排队小跑步至操场集合,x分钟内完成逃生。
七、准备工作
1、班主任利用消防课教给学生逃生知识、路线以及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明确演练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在演练过程中不打闹、嬉戏、拥挤。
3、总务处准备好x只灭火器及燃烧物、汽油。
4、五、六年级每班安排x人进行灭火演练,组织好观看。
八、演练过程
第一步:自我保护
警报声响起,首先在班级内就地自我保护,教师打开前后门。
第二步:疏散
广播发出疏散指令,每个被疏散的学生用袖口捂着鼻、猫着腰、不讲话,每个班级分成x个小组分别从教室的两个安全出口(门),沿着右墙角边单急速行走撤离现场,不抢道、不惊慌,不拥挤。通过楼梯间呈双列以最快速度有顺序有组织向楼下疏散,到操场汇合。行动不便的同学由班级组织护送。
7、各办公室人员由最近路线协助学生逃生下楼,进入操场
第三步:引导、检查、搜救:
各年级指定具体人员负责楼梯口、楼道间引导学生疏散,学生就地自我保护时,检查动作是否规范、到位。当学生全部撤离完之后,进行每个教室仔细地搜查一边,确认没有人员后撤离。
第四步:报告
1、学生到田径场集合后,班主任点清人数后向年级组长报告。
2、引导、检查、搜救组向洪校长汇报搜救情况。
3、年级组长汇集本年级情况后,向应急抢险指挥小组组长汇报。
4、校办主任清查学校教职工情况,向应急抢险指挥小组组长汇报。
第五步:
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到大操场进行灭火演练。
第六步:
警报解除,广播通知全校师生有秩序回教室、办公室。
第七步:
应急抢险指挥小组组长,通过广播作本次消防逃生演练情况分析及有关安全意识,技能等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