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感染管理工作总结5篇

时间:2023-05-30 作者:tddiction

转眼间我们又迎来新的一年工作,这个时候可以写份工作总结来正确认识自己,实用的工作总结需要结合完成的工作内容,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年度感染管理工作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年度感染管理工作总结5篇

年度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篇1

今年下半年,在院两委和分管院长的领导下,院感科将狠抓制度落实,责任明确到位,提高执行力,持续质量改进,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一、继续加强院感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二、在院感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将不断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职责,同时结合考核办狠抓制度落实,达到责任明确到位,明确到人。对于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三、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反馈感染病例监测。

四、掌握全院感染菌株分布和细菌耐药状况并定期反馈;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

五、每月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和普通科室的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进行相关指导,不合格部门、科室查找原因,择期重新进行相关监测。

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七、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每季度审核一次。

八、继续开展全院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人员院感意识。

九、对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十、对20xxxx年新进人员及实习进修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

年度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篇2

20xx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来,在医院感染科的领导下,本科室各级护理人员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及目标,现总结如下:

1、科内工作人员每季度学习院感相关知识,每季度进行院感总结,每周进行自查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参加院内感染知识讲座和培训。院内感染知识考核合格,督促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加强无菌观念,限制参观人数,规范着装。

2、加强各种用物,各项消毒灭菌效果及卫生学监测等质量工作。

⑴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并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

⑵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管,吸引管用后毁形处理,毁形率达100%、

⑶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注明时间,超过2h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液体不得超过24h。

⑷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感染手术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在消毒灭菌。

⑸止血带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每周2次以上监测各种消毒液浓度,共监测240次,合格并有记录。

⑹无菌持物钳使用干包,并注明开启时间,使用不超过4h,同台手术做完清洗晾干后送高压灭菌备用,戊二醛熏箱每周清洁,保养,每半月更换一次戊二醛。

⑺手术间内物体表面及地面用500g/l84液湿式擦拭在术前及术后,手术间空气在术前术后紫外线照射各1h并有记录。每季度进行紫外线强度测定一次,发现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灯管。

⑻手术人员每月做手指细菌培养1次,手术间空气细菌培养每月1次,共做24次,均无超标。手指细菌培养共做24人次,均合格。

⑼无菌手术与非无菌手术分室做,不得不同室做时,先做无菌手术再做非无菌手术,连台手术严格刷手洗手,更换无菌手术衣及手套。

⑽无菌包包布干净,无洞,内放化学指示卡,外贴3m带,使用前检查消毒无菌合格方可使用。

⑾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及时。

做的相对不足之处有:①部分工作人员戴口罩不够规范,有露出鼻子现象,②术后整理欠到位,存在有吸引瓶内未清洗干净,无菌持物钳关节处存在污垢,③紫外线消毒时间累计错误,④小包布有时较脏,未能做到及时更换,清洗。以上这些希望本科室人员认清不足,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争取做好相关工作,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确保手术能在一个安全,无菌状态下进行。

本年度消毒液检测316次,均合格,合格率达100%。紫外线强度测定4次均合格,空气采样24次,均合格,合格率达100%。手术人员手指培养24次,均合格,合格率达100%。物体表面细菌培养4次,均合格,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4次,平均分98分。

年度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篇3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在全院医务人员鼎力支持和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20_年感染管理工作。一年来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现将全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通过监测能够系统地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感染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向全院医务人员通报医院感染动态变化。

2、深入科室:对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用品使用、消毒隔离技术、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手卫生等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加强重点科室、如检验室、口腔室、人流室、注射室、等管理:

①口腔科:对口腔科小型灭菌柜,消毒不合格及时更换、保证口腔科无菌物品合格后安全使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口腔科消毒设施不合理进行了整改,保证了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做到一患一用、避免了交叉感染。

4、加强了重点部门的管理:

加强了无菌器械的管理,,各科室的无菌器械的基本符合要求,器械清洗保养高压消毒我院是有兵团医院代消毒的、按照市卫生局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指导要求,消毒是合格的。

5、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各科室取消了肥皂洗手,全部使用洗手液及手消毒液。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加强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6、加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管理,减少经验用药、用药次数、重复用药,尽量减少患者的抗生素用药时间,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加强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产生,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二、进行医院感染的全面监测,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1、强化医院感染的综合性监测,提高主管医生报告制度,我科定期汇总分析,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坚持下科室监测住院病人,发现感染或有漏报现象,及时反馈回科室。分析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查找感染的`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对全院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每月进行监测合格率为100%。

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上半年共监测24根,合格23根,合格率为96%。对

2、对我院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了备案。

3、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定防护制度和相关措施(包括手部卫生、标准预防、着装防护等),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根据各科室工作特点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等,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三、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提高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知晓率,每季度对全院职工采取答卷、听课形式、进行感染管理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知识、职业防护知识及手卫生知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计划免疫等知识培训。

对我院保洁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暴露防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手卫生知识等。培训人数3人,培训率达100%。通过培训,使保洁人员能够熟悉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在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在工作期间的医疗安全。

四、加强医疗废物及污水的管理、防止造成社会污染:

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医院感染管理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各类人员责任,进行各类人员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了规范化管理,没有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爆发,全年未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丢失事件。

五、传染病的管理: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防止传染病漏报、迟报现象的发生,负责传染病管理专职人员认真负责,每天及时收集报告,深入临床及辅助科室进行核实、查对,保证传染病在法定的时限内上报。各科室的传染病登记准确无误。让全院医务人员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动态变化。

预防流行h7n9禽流感,按照上级的指示要求建立发热门诊。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科将继续开展各项工作,并针对本年度问题,特提出20_年初步工作计划。

1、充分发挥监控的作用,根据分管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制定下阶段的控制计划。充分发挥临床感染管理小组作用,将科室的培训和质控检查落实到个人。

2、对临床科室进行考核,我科再跟踪检查改进结果。

3、做好医院感染诊断的培训将医院感染诊断、制定新的培训课件,并组织学习。

4、继续开展目标性监测,并将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目标监测计划,进行环节干预以保证感染控制项目持续有效地实施。

5、使很多环节、制度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及追溯制度。

年度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篇4

随着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医院感染不但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健康而且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本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由三级体系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组成,业务院长任主任委员,重点对监控小组人员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并明确了各级体系人员的职责。各级院内感染监控人员履行了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二、按计划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

(1)6月25日对住院部、急诊科下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生人手一册,并下发复习题,各监控小组认真学习,7月6日科室闭卷考试,院感科督导,共26名医生参加考试。全部90分以上。

(2)7月12日对医、护、技人员及新上岗和实习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院感知识应知应会培训共81人,经考试,全部合格。

(3)11月2日,由医务科组织,院感科对全院的'医、护、技术人员进行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培训,参加人员85人,最后考试合格。

(4)我院领导对医院感染控制非常重视,派院感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手术室护士长参加阳泉市卫生局组织的感染知识师资培训,派供应室田玉英到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培训与实习。

三、监测反面:

(1)协助检验科每月对重点部门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其他科室每季度一次。

(2)供应室每锅进行物理和化学监测,有记录,不合格的坚决不发放。

(3)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不合格的及时更换。

(4)对医院感染病例各科室每月实行零报告制度,院感科每月深入科室调查漏报情况,今年共收住1766人感染6人,感染率0.34%漏报率16%,目标性监测清洁手术切口61例,感染0例,清洁手术甲级愈合率100%,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294人,感染2人感染率0.68%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一人一针一管灭菌执行率100%。

(5)11月15日市疾控中心对我院医院感染重点部门进行了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年度监测。

(6)11月27日对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住院病人共29人,调查28人,实查率96.6%。调查结果现患率3.45%,漏报率0%,抗菌药物使用率72.4%,高于卫生部60%的标准。

(7)每月对全院感染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做到月汇总、季反馈(每季度一期简报)、年总结。

(8)与防保科合作,对住院病人电话回访人征求患者的意见,满意率%给患者带去问候的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手术切口感染病例。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与后勤保障科配合加强医疗废物的常规督导检查是我院的医疗废物在现有的条件下收集、分类、交接、登记、焚烧做到规范管理,未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特别是配合检验科对每一袋过期的血液跟踪处理,无一袋向外流失造成不良事件。

五、落实制度、检查到位:

认真做好日常的工作,配合医院的综合目标检查,细化标准,检查结果在科主任例会上通报,整改不足之处。

六、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止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的管理。从手卫生、使用防护用具抓起,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全年职业暴露1例,未感染经血传染性疾病。存在的问题:

1、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我院供应室急需更改。上级部门检查多次提出,护理部已经派人学习。

2、检验科的细菌室建设。

3、污水处理问题。

总之,我院某些方面感染隐患还非常严峻,我们坚信只要领导重视,我们职能科室配合,各尽其责,常态管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就能做好。

年度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篇5

x年是全院上下最重要的一年,xx年我院接受了出国留学省卫生厅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的评审,更是医院感染管理科最重要的一年,医院感染是等级医院评审中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等级医院评审促进了全院对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

xx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各科室以及全体员工的大力协助、支持和配合下,根据等级医院评审的相关要求,医院感染管理科完成了以下工作:

修订并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参与新建、改建建筑布局设计,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前瞻性、回顾性和现患率调查,并进行了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的监测、分析和反馈,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药械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医疗废物和废水的管理。重点工作是加强手卫生宣传,耐药菌的管理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的管理,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实行重点督查,不断加大重点环节质量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并组织医院感染暴发演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现将xx年工作总结具体汇报如下:

一、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一)重新修订并发放《关于调整出国留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感染防控三级监控网络的通知》,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医院感染相关问题,医院感染管理科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具体工作,医院各相关职能部门(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等)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相关职责,相互协作,做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全院重视。

(二)落实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责任要求,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等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 修订完善医院感染管理

专项检查全院临床科室,重点检查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如icu、picu、nicu、ricu、内镜、手术室、血液净化中心、中心供应室等,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提早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开展了icu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感染、血流导管相关感染等医院感染防控监测。

六、加强耐药菌的管理,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完善多重耐药菌的监督、监测与管理,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制度,制定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多部门联合管理,定期向临床提供耐药菌趋势报告,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并落实制度。

定期召开多重耐药菌联系会议,在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上,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多部门的协作,特别是加强医务科的联合管理,调动医生控制细菌耐药的积极性,有效执行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督促重点部门科室完成耐药菌的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安徽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病原学送检,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临床科室病原学送检情况检查,通过检查及宣传,病原学送检率能够达到30%。

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全院细菌耐药性的分析,发布到《医院感染监控信息》上,并分析重点科室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根据细菌耐药情况分析抗菌药物的适宜性。

七、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前瞻性、回顾性和现患率调查

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医院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并每季度向省质控中心进行网上直报医院感染病例。

(一)全院定期开展综合性监测,参加x年全省现患率调查,于x月x日当天对全院现病例进行了全面横断面调查,全院共住院病人x人,实际调查x人,接受调查率100%。医院感染人数x人次,现患率为1.45%,无院感漏报。

(二)开展两项目标性监测,实时监控医院感染情况,降低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1)于xx年x月至x月开展了一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监测对象是我院肿瘤外科手术一类切口的所有病人,定期将监测结果反馈给临床医生,以便及时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增强医护人员重视医院感染的意识,并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3)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监测对象是全年所有住院患者中细菌学培养为多重耐药菌的患者,通过监测,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耐药菌隔离预防措施,并提醒临床医生在感染控制后,再次细菌学培养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医疗安全。

(三)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院感科对全院各科室治疗室、换药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供应室、导管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重要采集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手、消毒液、无菌物品、除去空气培养有2份不合格,其它合格率100%。每月一次对排放的污水进行监测,要求必须达标后排放。每季度对医疗垃圾暂存点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八、参与新建门急诊大楼的科室布局设计和装修

参与新建门急诊大楼的室内布局设计和装修,使其能够符合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监督空气清洁消毒设备的安装,使相应设备的使用符合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配合新门诊大楼搬迁工作,从医院感染角度严把环境、消毒关。

九、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医院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置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规定,要求回收人员与临床医技科室严格交接、双方签字,用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装好后密闭转运。实行责任追究制,避免医疗废物流失,确保医疗安全。要求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各临床科室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有交接登记记录,医疗废物暂存点符合要求,符合“五防”规定,并严格落实清洁消毒措施。

十、重大事件迅速反应

制度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发现临床科室有感染流行趋势或某种特殊病原菌感染等情况,迅速做出反应, 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变事后检查控制为提前介入,密切注意医院感染动态,采取有针对性控制措施,变被动为主动,有效阻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为临床科室提供指导性意见,控制重大事件在院内的蔓延。

不足及需改进之处:

1、医院科级制度未完全及时更新,医院感染管理科将组织医院感染专家进行全院医院感染科级制度检查,要求全院科级医院感染制度及时更新。

2、多重耐药菌联席会需定期及时召开,需进一步加强多部门的协作,特别是加强医务科的联合管理,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3、需进一步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的索证把关,确保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达到消毒灭菌效果,并且杜绝重复使用。

4、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的院感监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相关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及透析相关感染等重点项目的管理。

5、重点部门的布局流程如手术室、产房分区不符合规范要求,icu监护大厅及隔离间缺少流动水洗手设施,微生物实验室污物处理间位置不合理等,医院感染管理科需与总务科、基建科沟通进行整改。

6、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监测工作需更细化、更深层次,降低医院感染率。

7、医生洗手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医院感染管理科xx年工作计划

xx年是全院上下最重要的一年,xx年我院接受了出国留学省卫生厅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的评审,更是医院感染管理科最重要的一年,医院感染是等级医院评审中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等级医院评审促进了全院对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