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演讲稿可以提升演讲者的自信心,如果想演讲流畅,就得学习认真考虑你的演讲稿,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故事的家风演讲稿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故事的家风演讲稿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良好家风助我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石。
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 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言谈举止营造了特定的家风,我们在这种特定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闻目睹接受影响。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家的家风就是百善孝为先,自从我懂事起,爷爷就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爷爷在教我读的时候,也告诉我其中蕴含的道理。记得有一次,爷爷告诉我:“‘百行孝为先’这句话说的是,我们做人要懂得尊敬长辈,对长辈要尽孝道,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这种人也不能指望他去爱别人。”正因为如此,每当家里吃饭的时候,我们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爷爷奶奶吃。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帮我炖了条鱼,还煮了个鸡蛋,我把东西端到爷爷房里,爷爷抚摸我的头,“乖孙,你生病了,这个还是你吃,给你身子补营养。”我回答:“爷爷,我壮得很,没事。”那时,我看到爷爷眼里有一丝泪水。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风,我才成了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有时,我所学到的家风,是从父母的身上借鉴而来的。我觉得在此方面,父母对我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风就会养成一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有了这样良好的家风,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只有正当的家风,才能给让我们健康成长。我希望我家的家风家训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昌盛!
谢谢大家!
有故事的家风演讲稿篇2
大家好!
“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道“家风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风?”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会傻眼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家风。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如谦虚谨慎、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而我们的家风是:勤奋好学、坚持不懈。
记得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开始学习写作文,第一次接触总会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下手,妈妈就一遍一遍地给我重复作文的三要素和重点,但是我还是一知半解的,最后妈妈没有办法就告诉我她最后的杀手锏:多读书,积累好词好句,多看多听多观察。
起初我还是不喜欢看书,觉得枯燥无味,总是应付了事,但是我看到妈妈爸爸每天再忙都会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看些书籍,甚至还有我订阅的杂志,然后把一些精彩地片断说给我听,告诉我文中写得好地片断,好在什么地方让我学习,而且每天都未间断过,这就深深地吸引我的好奇心,每次写完作业后我也尝试着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书籍,从书中体会读书的乐趣,去享受出色的小作者如何把一篇作文写得出神入化,格格不入地,不断从中积累好词好句,还给我带来不少地启发,渐渐地我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结合老师每次地指导,慢慢地学会如何去写好一篇作文,再也不会摸底不着头脑抓耳挠腮了,我现在的书籍足足有三个书柜了呢!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有故事的家风演讲稿篇3
什么是家风?我理解家风是每个家庭祖祖辈辈总结积淀的生存、生活经验。在农耕社会,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让为安等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在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讲究耕读传家、好学上进;在经营商业流通的家庭把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作为家训。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风。当然,还有的家庭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坑蒙拐骗等,这是坏家风。
在一个家族、一条血脉、一个姓氏从古至今的兴衰变化中,家风和遗传因子一样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为战争、灾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这条血脉还会延续、崛起,繁衍生息、以至兴旺发达。而有的家庭富可敌国,富贵一时却很快轰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究其原因,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不在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良好的家风。我们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却能够帮助子孙后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强。
家风靠家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姓氏、一条血脉环环相扣的链条中的一环,继承先祖遗风,把自己这一环抓好,并且从幼小的孩子抓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良好的家风融化在子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是一代代祖宗的希望,也是使血脉永久延续的根本。
家风是变化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外甥看老舅,侄女看亲姑。看什么?就看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员中交流、探讨,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学习、观摩的过程,就是充实、调整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人做事的体验变成准则,变成思想观念,变成自觉,左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即使外人不让你那么做都很难。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自觉,就是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社区、村落中的大部分家庭共同认知的家风内容,就是村风;一个社会共同认知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是民风。民风也是一种文化在其人民中的共同表现。民风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就包含了无数家庭优秀的家风,先哲们经过仔细观察、深入思考、高度概括优秀家风形成的《弟子规》,把优秀家风具体化,条规化,称之为“圣人训”,作为自己家庭和全社会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经过历史的横流不断冲击锤炼,至今仍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优秀的家风并不是高深、玄奥,令人感到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严格的说,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关键是要把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变成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
产生于四千多年前到五千五百多年前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已经衰落,而中华文明其所以能够绵延至今,就是因为以儒释道文化为根本,并包容其他文化的精髓融入在每个家庭,世代相传的结果。这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软实力。
有故事的家风演讲稿篇4
每个家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规、家训,要说起我家的家风、家规、家训,那可就要跟我小时候的几件事有关了。
从我懂事起,妈妈就告诉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学,意思就是要好学,奋发学习;其次是上进,要不断地上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然后是诚实,不诚实的人,哪会让别人信任你,依赖你呢;最后是善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一颗狭隘的心,怎么为别人着想?怎么会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助他呢?
五岁时,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饭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还常常剩饭。并且我洗手时,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费半盆水,洗完后水龙头也不关,白白浪费了很多水。妈妈知道了我这两个不好的习惯以后,对我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饭了,并且要节约水资源。”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俭节约”。
过年时,我到爷爷家去拜年。向爷爷说了声“新年快乐”。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放在我手上,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女啊!你已经六岁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级了。我要告诉你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尊敬长辈,无论你将来走到了哪儿,你看到长辈都要有礼貌,尊敬长辈;第二句话是孝顺父母,父母将你带到了世上,并养育了你。长大你一定要报答他们,孝顺他们;第三句话是自强自立,将来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赖别人,靠着自己的实力工作,还要安于现状,勤奋进取。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希望你时时刻刻地记住。”
又过了一年,我要上小学了。我们坐下来打算开个家庭会议。爸爸说:“今天的内容就是讨论家风、家规、家训。目的就是想让你上学后能约束自己管好自己。”我们讨论了很久,才确定下来。
家风就是勤学、上进、诚实、善良。
家规是勤俭节约。
家训则是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强自立。
上学以后,我感觉自从有了家风、家规、家训,无时无刻不在谨记着,约束自己。
有故事的家风演讲稿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故事的题目是《父爱里的家风》。
法国著名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在我三十一年的青葱岁月中,给我的生命带来馥郁花香、浓荫庇护的便是我的家,还有那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的家风。
在我的记忆中,家风,是从爷爷长满胡须的嘴边流淌出的一个个故事,教我懂得诚实守信、孝顺知礼;家风,是奶奶勤劳的双手忙碌出的一日三餐,让我学会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家风,更是父亲的坚毅刚强,母亲的宽容善良。今天在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发生在父亲和我、我和女儿之间一段“爱”的传承与接力的故事。
父亲个子不高,很清瘦的模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男人,平凡的走在茫茫人海中,根本找不到他的身影。但他却是我此生最敬爱的人,也是我最信赖的朋友。然而,我对父爱的理解却经历着一场如“苦行僧”般的曲折历程。
我出生在80年代,从小个性要强的我总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年幼的弟弟发生冲突,而后完全不顾姐姐的风范,大打出手。每一次,弟弟都以嚎啕大哭而告终,我就那样在一旁冷眼看着弟弟,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任何过错。父亲总在这个时候黑着脸来了,什么也不问严厉的呵斥劈头盖脸地向我砸来:“你就没有个姐姐的样子!”“不就是个男孩子嘛,男孩子有什么了不起!”我一边不服气地小声嘀咕着,一边用冷冷的眼光回敬着父亲。父亲对弟弟的偏袒使我和他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不愿意和他说话,不愿意和他交流,甚至不愿意看到他。我的整个少年时光就这样在对父亲的叛逆中度过。在那时的我心中,父爱离我竟是那么遥远。
然而,严峻得像山一样的父亲居然就渐渐柔软起来了!那是在我上师范的时候。开学那天,父亲和我在车上颠簸了8个多小时,到校办完报名手续,父亲将我送到宿舍安顿好后已经五点多了。为了省下住宿费父亲决定连夜回家,就在父亲转身离开的一刹那,他突然就迟疑了一下:“好好吃饭,身体要紧,我——走了!”隔着车窗,我看到了父亲沧桑的脸上,分明有一行浑浊的泪水。那一刻,看着远去的班车,我久久地伫立在扬起的尘土中,不争气的泪第一次像决堤的洪水般从眼眶中奔涌而出,那颗冰冷的心开始融化。父爱啊!原来一直都在我身边,只是我从来不曾感觉。
此后,每次上学离家,父亲都没有多余的话语,还是那句简单的:“好好吃饭,身体要紧!”每当从父亲手中接过那几张带有余温的生活费时,我的眼前都仿佛看到他和母亲在山上那一大片果园里奔波忙碌的身影,黝黑的面庞、满脸的汗水、沾满泥巴的裤脚是父母辛勤劳作后的印记。我和弟弟的学费就是从他们布满老茧的手中一点一滴积攒出来的,吃苦耐劳、沉默坚毅是父亲留给我一生的财富。
毕业后,我们这一级师范生被突如其来的不分配政策砸懵了。得知这一消息,父亲一言不发地坐在那儿,整整一个下午,低着头只是抽烟,一根又一根后来母亲悄悄对我说:“妮儿啊,你不要怪你父亲,当年没让你上高中也是没办法,你父亲心中对你一直有愧啊!”听到这儿,我那不争气的泪又一次夺眶而出。就在那个骄阳似火的夏天,父亲覥着脸托人帮我联系学校当代教;为了答谢人家,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得酩酊大醉。
坐在回家的班车上,不省人事的父亲无力地靠在我的肩膀上。那一瞬间,我猛然就长大了似的,我那稚嫩的肩膀也可以让像山一样高大挺拔的父亲去依靠了。一年之后,我顺利通过了上岗录用考试。在等待分数的那个月明风凉的夜晚,父亲竟是一夜没有合眼,那张坚毅的脸庞又爬上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本就白发点点的头上又多了些花白。
参加工作的这十几年,离家无论是远是近牵盼着我的永远都是家,还有那份沉甸甸的父爱。每当我在工作中有了收获,或是遇到挫折总爱和父亲说,父亲跟我说的最多的就是:好好吃饭,身体要紧。
现在,我也成为一位母亲。女儿上幼儿园时我教她表演的第一个节目是《感恩的心》;在饭桌上,我们教她吃完碗中最后一粒米;和小伙伴发生矛盾时,我们告诉她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次,女儿突然就好奇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呀”“傻孩子,因为我是你的妈妈,我爱你呀!”亲爱的朋友们,难道不是吗爱,就是最好的教育;爱,就是最好的家风!
最后,我想借用冰心的一首小诗结束今天的故事:“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行走在生命途中的父亲啊,您用爱给我铺就出一路“香花”,给我带来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温暖!爱、将在我身上延续,父爱里的家风将永远在家族的血脉中相承传扬!
衷心的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谢谢大家!
有故事的家风演讲稿篇6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家风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我的家风是:见人要讲礼貌,做人要诚实守信,充满孝心。这些话就像海上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行,伴我成长。
让我先来说说礼仪吧!孔子曾说过:“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我的家庭是个和睦之家,人人都讲礼仪,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我,从小就学会了礼貌待人。在暑假的时候,我和爸爸一同去了北京旅游,因为有一天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想要去博物馆的缘故,就坐上了公交车。刚上车的时候,我们都抢到了自己的座位,到下一站的时候,上来了一位白发苍颜的老奶奶,我爸爸一见立马站了起来,柔和的说道:“您坐我的位置吧。”老奶奶也亲切的说道:“谢谢呀,小伙子!”我看见了,便想到:爸爸真不愧是我的好榜样,我一定要向他学习,下一站如果有老人上车的话,我一定要让座位。下一站到了,我又看见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爷爷,一摇一晃的上了车,我找准机会,迅速的站了起来,面露微笑的说:“爷爷,您做我的位置吧!”那位老爷爷见了慈祥的说:“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爸爸就是我的榜样,我以有这样一位爸爸而骄傲。正是爸爸的言传身教,让礼仪从小就驻扎在我心,也做了不少好人好事。
诚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名言说的好,“人类最不道处,是不诚实与怯懦。”我的妈妈为人真诚,实在。比如他们学校让他们工作总结,一般别人都会在网上一查,然后抄上。可妈妈却不同,她会把教学中的经验、不足、改进措施等一笔一划写出来,写出来的文章符合学生实际,有实用价值,因此,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她经常告诫我说:“抄袭是可耻的,自己的东西就要自己写,为什么要抄别人的,抄别人的那叫可耻——”有时作文不会写,在我想抄别人的时候,妈妈的这句话就时刻警醒着我,让我不值于犯错误。在我身边有了妈妈这个诚实的人,就会让我变得越来越诚实。
最后要讲的是做人要有孝心。古往今来,我们都说百善孝为先,孝都是我们所有儿女应尽的职责,我的爸妈就非常孝顺。有一次,爷爷感冒有点咳嗽,爸妈得知后,去超市买了上好的梨,拿到了爷爷奶奶家。刚一进门就拆开了箱子,爸爸妈妈一人各拿一个梨,冲进了厨房,拿起了削皮刀,削掉了梨皮,给了爷爷奶奶一人一个,还亲切的说道;“爸妈,天气干燥,吃梨润嗓化痰,对咳嗽有好处。”此情此景,我也拿起了俩梨,冲进了厨房,迅速的把梨的皮削掉,给了爸爸妈妈,并对他们说:“我也会一直孝顺你们的。”这就是爸爸妈妈教给我孝。
家风如毛毛细雨一般滋润着我的成长!
有故事的家风演讲稿篇7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好家风,无言的教诲》。
“山仔,你看看你一顿饭竟张罗这么些盘,晚上一个屋亮这么些灯!不错,今儿个你是有钱了,但做人不能忘本,你是农民的儿子,这个理你要永远给我记着!”辽宁铁岭市著名喜剧演员赵本山的家里,传出八十多岁老父亲的吼声。
20xx年新春伊始,当中央电视台发起了“家风”话题的采访时,赵本山再次回忆了上述场景。他说:“我当时头发都白了,可我爹还当着那么多徒弟的面骂我,嫌我不够节俭。正是有了这样严厉的家风,我才树立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那就是“做人心地要善良,学会尊重别人;胸怀坦荡一些,放下一些。”
来宾们,随着媒体的宣扬和报导,家风这个词不经意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尽管我们对这个词耳熟能详,但什么是家风?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官高权重,历仕仁宗、英宗等四朝皇帝。但他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告诫其子:"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名扬天下,家财万贯。但他对自己子女的要求很高,绝不让他们依赖自己。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你们要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绝不能指望从我这拿走一个子。”
谈起家风,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之孙毛新宇说,毛家的人不经商、不赚钱。从我母亲到我这一代,都是靠工资生活。“低调做人、清廉是毛家的家风”。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周家兄妹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踏踏实实地本分做人是我们周家的家风。”
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读这些伟人家风,令人动容,也令人心生无限感慨!
朋友们,古往今来,家风乃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气,家风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是最无痕的教育。
美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家族,分别叫做爱德华和珠克,如今他们两个家族的家风已传承八代。老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大学校长,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个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
事实证明,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子女的成才与否,而且不仅是眼前的这一代人。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着自己!”
的确,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孩子们则是一种无言的教诲、无字的典籍,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让我们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着子子孙孙的美好未来,为着世界的温馨和谐,身体力行,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给社会留下一道道绚丽的风景,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一个高度文明、繁荣昌盛的大家庭!谢谢大家!
有故事的家风演讲稿篇8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风》。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那么,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那天吃过晚饭,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却还在想: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妈妈的声音传了过来:“你写完作业了?”我没动。眼前的电视被关掉了,“你现在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吗?”唉!这句话我从上幼儿园时就听得耳朵出了茧子了,去写作业吧。“老毛病了,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记不住吗?”——这不就是我家的家风吗?
从小,该我写作业的时候,电视从不开着,也没任何杂音打扰我。每次都只能是写完当天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小学时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00是必须睡觉的,想玩门都没有。现在初中了,也只能写过作业就睡觉,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来父母想让我养成:认真做事,规律科学的好习惯。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们也是热情招待;爷爷奶奶来了,妈妈总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总是在爷爷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给他们最大的,而妈妈只是吃最小的。仔细想想,这不也是我家的家风吗?尊老爱糼,礼让待客,谦和做人。
这样想起来,我仿佛记起了很多,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要么关注国家热点。要么做些趣味游戏。从来听不到父母讲邻里是非,也从不争亲朋得失。他们只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这也是我家的家风。做有益的事,做坦荡君子,不做戚戚小人。
我想:我家的家风,不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美德吗:厚德载物,认真做事,中庸做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说: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国家,国家影响世界!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国早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而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如此,有的国家总是以老大自居,总是希望别国乱起来,自己坐收渔利。总是不能以“仁爱”的心态对待别人,今天挑点事端,明天做点手脚。这不正是中国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径吗?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千家万户淳正的家风,用我们民族的精神去影响世界,让世界早日“仁爱”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