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史学习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10-20 作者:Lonesome

心得体会有助于建立自我意识,提高情商和人际关系技能,每一次写心得体会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学史学习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学史学习心得体会7篇

中学史学习心得体会篇1

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史增信,就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百年党史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是坚定信仰的力量之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在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郑重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00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学史增信,就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要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自觉把学党史与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相贯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不断从党史中提炼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党史教育中增长才干,努力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规律转化为解决发展问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百年党史蕴含着党的红色血脉,是坚定信念的力量之源。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不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我们党从成立那一天开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熠熠生辉的历史长河之中,刻录着无数共产党人以青春、热血和生命书写的苦难辉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党最鲜活、最生动、最能教育人激励人的教科书,启示当下,烛照未来。

百年党史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是坚定信心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从十万工农下吉安,到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再到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闯过一个个娄山关和腊子口。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学习党的历史,就要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切实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如此,才能把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转化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实践,凝聚起无往而不胜的磅礴力量。

百年党史淬炼了伟大的革命精神,是接续奋斗的力量之源。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伟大革命精神,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崇高品格提供了丰厚滋养。革命精神如火炬,又如明灯,始终照亮前行的道路,激荡起矢志不渝、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党的百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接受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学习党史,就要学习革命先辈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革命到底的那种精气神,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立业新时代,砥砺奋进新征程。

:

中学史学习心得体会篇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向。

其中,学史增信这个信是信仰、信念、信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学习党史,我们不难发现,信仰、信念、信心贯穿于我们党百年奋斗征程,成为最鲜活、最生动、最能教育人、激励人的营养剂,我们要在学史增信中凝心聚力、奋勇前行。

用党史熔铸信仰之魂。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在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流血牺牲,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的就是共产主义理想。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

学史增信,我们就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我们就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奋斗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用党史补足精神之钙。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100年来,我们党团结、依靠、带领人民群众从被压迫被剥削的水深火热状态中到迎来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今正是需要回顾过去光辉历史,奋力砥砺前进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自觉努力学习党史教育,做到学深悟透,内化于心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做到以学促做,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

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共产党人的思想素质和理论素养,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用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为党员补钙壮骨,补足精神之钙,为经济取得新发展、文明程度新提高、国家治理效能新提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党史凝聚奋斗之力。百年奋斗、百年风华,写就一部厚重的党史书,记载着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从救国、兴国、强国、富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以永不停歇的坚定定力。历史是开启未来的钥匙。我们要学习党史,宣传党史,带着初心、带着使命,铸牢信仰信念,涵养为民情怀,牢记来时路、让脊梁更加挺拔,走稳脚下路、让步伐充满力量,奋进未来路、让信仰信念永灼其焰。

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者,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史照亮前行之路,以党史洗涤心灵之尘,以党史激发奋进之力,围绕衡阳分公司2021年度目标任务,优环境、增效益、促改革、调结构、抗疫情、保畅安、抓党建、树形象,守正创新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开辟新局,为我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中学史学习心得体会篇3

我们不曾亲历来时的路途,但历史会与我们诉说;

我们无法知晓去往的未来,但历史会为我们指引。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勉励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翻开厚重的百年党史,真理的光辉依旧熠熠生辉,理论的内涵还在不断丰富,对于理想的追求也始终坚定如初。学党史以明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通过认真学好党史,准确把握其中所道之理。

学史明理,明的是真理,需笃信之。回望党的一百年灿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党之初,我们便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印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始终高举着这面真理的旗帜,前赴后继、浴血奋斗。陈望道先生怀着满腔热情,以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翻译出《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留下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而这本苦心翻译而来的《共产党宣言》也成为了我们党开创事业、开辟未来的思想起点,让无数的共产党人从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真理,并获得了信仰的力量。而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厚重的百年党史,我们更加要笃信马克思主义所闪烁的真理光辉和科学力量,从中细细品味真理的甜味,汲取信仰的养分,坚定前行的力量。

学史明理,明的是理论,需笃学之。常思常学,常学常新,学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课题,在全党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当下,翻开党史第一页,理论学习是我们要上好的第一课内容。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坚守根基的基础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根基未改,理论的内涵跟随着时代在不断丰富创新,可以说,党的百年发展史,也是一部理论创新史,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学史明理,从党史中明晰党的思想理论发展脉络,学深悟透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史明理,明的是理想,需笃行之。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那段深深烙印在历史中的红色岁月里,红军将士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意志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取得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创造了历史的奇迹。而不论时代如何变化,长征精神依旧历久弥新,在百年党史中,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终是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一缕光亮。正如总书记所说,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当下,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我们更需要通过重温这段百年奋斗史,从中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三牛精神,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笃行致远。

中学史学习心得体会篇4

信仰坚定、源自真理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这一重要论断既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心,又表明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郑重选择。马克思主义伴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而来,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进行艰难的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等理论成果,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次伟大社会革命取得巨大胜利,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充分证明了真理区别于其他理论的可贵之处,指导实践是成功的,挽救国民于水火,走向胜利。经验又是宝贵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所讲,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

植根人民、才能迸发出创造伟力

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世界上大概有5000个政党群体中,中国共产党,不是历史上出现最久远的政党,从历史贡献和对人民负责,却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政党。共产党为什么能,分析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在以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不同时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共产党能够及时洞察和把握社会发展大趋势,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不断增强决策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二是价值追求的人民性。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谋求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不懈奋斗的坚韧性。共产党面对百年奋斗历程中的荆棘遍布、艰难险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精神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马不停蹄、只争朝夕,这样的韧劲同时期的国民党没有,其他具有观望态的政党也没有。四是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负责制定大政方针,具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分布在各地470万个党的基层组织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本区域贯彻落实,并把基层组织和党员的意见建议反映到中央。这种广泛的、严密的、坚强的组织体系,既可以让中央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又可以深深植根于人民,保持强有力的生命力。

求真笃实、坚持自我完善自我更新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要率先做到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的自我完善、境界的自我提升,不断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营养,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制胜法宝,努力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规律切实转化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加强党建工作、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务干部是新时代党建的组织者、实践者,也是推动者。应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学习本领作为第一要务和提升能力的基本保障,将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习惯,始终葆有归零心态,不断开创和总结党务工作新方法、新举措,凝心聚力,举重若轻,厚积薄发。

:

中学史学习心得体会篇5

歌德曾经说过历史上最好的东西是它激起的热情。我们的四史证明了我们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也应该成为我们继续前进、奋进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掌握四史有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维持各民族大团结,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党全国人民面临重大问题时,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目前,我国面临疫情对策压力、外部分裂活动仍在发生,国际形势仍不容忽视的大环境,我们要学习史明史,以史为鉴,使历史伟大精神冷静应对,积极作为,维持民族团结,凝聚全党全国力量,切实学习史

学史增信的增强信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党100周年的重要时间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热土上,经历了寒冷来往的百年时间考验,在此期间,经历了曲折脱皮,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马克思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锻炼前进,对马克思、恩格斯等外国先驱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对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等革命同志的尊敬是必不可少的,对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元勋的怀念是必不可少的在我们的四史中,到处都有这些伟大人物的身影和声音。毛泽东主席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志气、枪支中出政权的决定,周恩来总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平衡,邓小平主席黑猫白猫论的智慧,拥有成长的中国共产党员队伍。我们学历的意义首先是追根溯源,向这些伟人学习,找到我们前进的方向,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学史增信的增强信念。有了信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还是有可能遇到挫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屈不挠的信念和坚韧的意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上,经历曲折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时期,需要坚韧的志向。古代的大事者,不仅有超世界的才能,还有忍耐的志向。我们党能跨越那么多娄山关师走口,实现这百年基业,优秀党员同志的惊人才能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坚韧志向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志是志向、意志、信念。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从组织还是个人来看,我们的党员同志和党组织都经历过从生死存亡到逆风成长到乘风破浪的不同阶段。遵义会议的混乱无论如何,邓小平同志的三落三起,这些熟悉的真正感人的事迹,可以给现在陷入困境,暂时迷惑的年轻干部大众增加勇气,补充斗志,增加牛的力量。

学史增信增强信心。我党的历史写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过去。中华民族56个民族永远是一家。就像每个家庭都有家庭幸福一样,中国56个民族的家庭幸福隐藏在新中国历史的画中。每个民族都不同,各有特色,但我们有共同的过去。我们过去也经历过同样的痛苦,在外国列强面前挣扎求生,用生命抵抗,保护祖国的山河。无论是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还是回族,我们每个民族都承担过苦难,创造过辉煌。团结是力量,我们兄弟姐妹各不相同,但我们也爱家庭爱国。

对家庭的爱离不开对家庭幸福的担心。对国家的爱离不开对历史的回顾。爱家爱国,学历史明史,始终肩负家国,团结放心,用历史提高民族自信,建立属于大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学史学习心得体会篇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这一百年来形成并始终坚持的良好习惯,也是我们党一直走在时代的最前方,引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重要因素。党史学习教育是一场固本培元、思想升华的锻炼,随着学习党史次数的增加,我们越能认识到党史是一代代党员用坚定似铁的理想信念汇聚而成。我们应当把握学深悟透的精髓,温故而知新,时常研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读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系列重要论述,在反复回顾理论知识中汲取信仰力量,并不断坚守信仰,始终对党忠贞不渝,一辈子做党的坚定追随者,永不叛党。

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强调。学史增信,就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学贵信、学贵思、学贵行。我们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奋斗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玉非精琢难成器,铁经百炼而成钢。信仰信念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勤学以筑牢理想信念。

中学史学习心得体会篇7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份特别的入党宣誓书。宣誓人贺页朵,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榨油的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党组织批准他入党,识字不多的贺页朵在简陋的榨油坊内,一笔一画把入党誓词庄严写在了一块红布上。即使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上24个字中有6个错别字,但质朴而无畏的誓言、忠诚而笃定的信念,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光芒。

玉非精琢难成器,铁经百炼而成钢。信仰信念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既需要砥砺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毅力和意志,也需要在经受斗争历练、战胜诱惑挑战中增进定力和智慧。觉悟的门前便是刀山剑树,革命烈士邓中夏如此说。上得了革命斗争检验的刀山,过得了改革发展考验的剑树,才能涵养好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和风范。学史增信,就要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不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善于从党史里传承红色基因,在现实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

回望百年历程,一艘小小红船之所以能够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就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接续奋斗,谱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壮丽史诗。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一次次奋起,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百年党史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是坚持信仰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

学史增信,就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最后,我们要通过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革命到底的那种精气神,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立业新时代,砥砺奋进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