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向别人展示我们内心的机会,一定要认真写,为了让自己的思维力得到有效锻炼,我们可以写好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价值为刚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价值为刚心得体会篇1
根据市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计划安排,我和同志们一起聆听了省委党校赵士红教授关于“大别山精神”的专题辅导授课。通过赵教授满怀深情的讲述,我进一步了解了大别山老区壮怀激烈的革命历程,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大别山精神的无比震撼,明白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的核心动力。结合工作实际,经过深入思考,我有三点感悟和同志们共享。
第一个感悟是:忠诚。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许世友将军“生前尽忠、死后尽孝”和新县“山山埋忠骨、岭岭有雄魂、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的革命斗争史将这句话践行始终。大别山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够坚定不移,义不容辞地投身革命斗争,抛头颅、洒热血,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都始终忠于共产主义这一最为崇高、最为远大的理想信念。正是凭着这种理想信念,他们才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坚持革命、追求真理建立新中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党员,应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第二个感悟是:团结。“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一男女参战的情景是整个大别山人民支持红军,团结一致参加革命的生动缩影。从建立苏维埃政权到保卫革命根据地,从抗日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到解放战争“*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大别山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坚定地跟着党走,构成了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内容。“团结一心”的大别山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为我们立足自身不断破解工作难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第三个感悟是:奉献。重事业、淡名利,讲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别山人民群众为支援革命捐献粮食衣服,送医送药,救助伤员,传递情报,把自己的儿女送去参军。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这种自愿舍弃一切乃至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大无畏精神,充分展现了大别山人民甘于奉献的浩然正气。和平年代虽然不需要我们像革命先烈们那样驰骋沙场、杀敌斩寇,但我们更应该继承优秀传统,甘于奉献,秉承先烈们的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总目标,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新时代检察事业不断向前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价值为刚心得体会篇2
首先将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积极贯彻德育首位,和谐发展,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充分发挥学生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优势,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队伍建设,强化学校人文精神,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扎实落实各项教育改革。
其二、将课堂教学的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融合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应融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时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价值为刚心得体会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其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地将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应突出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等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是指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普遍认同的、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不受民族、种族、国家差别的左右。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必然以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为基础。自由、民主、平等、和平是现代社会的价值理想。“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实现社会公正,更是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取向。
其次,应突出人权、道德、法治、和谐等重要理念。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代发展的主题,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在全社会范围形成现代公民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应包含社会主义的人权、道德、法治、和谐等重要理念。以和为贵,追求社会的和谐。在中国文化中,“和”,不论作为一种原则,还是作为一种状态,都是人生和社会的共同追求。在西方文化中,“和”既有审美的一面,也有信仰的一面。作为一种信仰,其内在的追求是法则、秩序与和平。所以,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多重和谐应该是其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
最后,应突出社会主义富强观、民主观、文明观、公民观、国家观等核心价值观。这是结合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以及国内、国际关系等方面构筑的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因此在和谐视野角度下,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
第一,普遍性。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时代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是现实理性和走向未来的价值积淀,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没有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就会缺乏现实的基础和动力,更难有效地推进和发展。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作用的发挥一定要与现实相衔接,才有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它的成型和系统化,必将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
第二,民族性。
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观,但同时应当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历史久远的伟大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其核心价值观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切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当然,对于历史文化血脉和价值传统,我们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崇高性。
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作用,而且这种价值观包含着非常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核心价值观必须拥有崇高的精神因子。历史和实践证明,作为支撑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理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号召力只能建立于崇高之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第四,开放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明确自己的阶级立场,既保持其应有的边界,又对其他价值观念保持开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坚持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价值观念的对话。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当今世界文明的典型特点,它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推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正如十七大报告里指出的那样:“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繁荣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引领各种社会思潮,通过相互学习,吸收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坚持在碰撞中扬弃升华,在交融中丰富发展自身的价值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精华。
建设和谐文化不仅需要构建健康的社会道德体系,也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要和谐,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没有全社会都认同的文化价值,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比较和冲突,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明显。同一社会虽然可以有多个层次多元并存的价值观念,但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是共同和一元的。这是一个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协调、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构成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没有这一体系的引领,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些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全民族奋发向上、开拓前进的旗帜。
当然,和谐社会能使人们安居乐业、事业有成、心情舒畅,也能够形成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从而形成有利于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
价值为刚心得体会篇4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高愿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努力争取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我们的崇高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有机整合的多元价值体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利于更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作为党的教育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和学习先进、适于时代的价值体系,不断使自己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改变以往不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端正社会风气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二、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质,做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质,是教育工作的标尺,是指导工作的航标。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不断学习优秀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积极开拓教育文化建设内容,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人。要树立责任心,自觉主动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建设中的责任,做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培养强烈的自我修养意识和坚强的克己毅力,充分发挥主动精神,解决自己内在思想和品质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要切实按照党的要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员,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修养,为教育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价值为刚心得体会篇5
作为个人来讲,我认为责任意识和核心价值观不应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扎在心底的指导思想和日常工作实践。构建“和谐医院”,符合医院和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医院与员工是休戚与共、荣辱相连的共同体,只有建立和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内部良好关系,才能使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在构建“和谐医院”的过程中,我觉得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寻找一个着力点。为此,我们要着力培育员工的“归属感、成长感、成就感、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责任感和核心价值观。
“归属感”源于医院“家”的环境氛围。员工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将对医院高度的信任和深深的眷恋,表现为团队意识、个人能动性体现,从而达到员工价值观和医院价值观的高度统一。自觉把医院这个平台作为个人事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成长感”表现在自身努力和团队协作下,实现个人与团队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要坚持打造学习型医院,提高员工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鼓励全体员工在医院平台上、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中,通过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奋斗得到持续成长,实现个人与团队的不断进步,让成长感看得见、摸得着。
“成就感”体现在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十分注重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双向激励。通过即时激励,充分发挥员工潜能,鼓励员工追求个人价值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使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业绩、体现价值、赢得尊重。
“自豪感”表现为一种强大的精神源泉。我们要让全体员工为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责任意识感”体现为医院和员工履行各自义务的一种价值取向。责任意识感要求医院和每个员工真正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医院负责,对社会负责,表里如一。襟怀坦荡,为经济发展甘做奉献。责任意识感使员工对待工作的任务,能够主动、自觉承担更多责任,体现的是医院员工的使命感,反应的是工作激情、动力、压力和价值。
和谐,是医院的精髓。我认为,要做一流的医院,没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不行。光谈“和谐”不落实到具体目标、举措也不行。当然,医院文化建设任重道远,远非三年五年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路,找准切入点,并把“让医院文化理念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并自觉自愿遵守从”作为最终的检验标准,从而以医院文化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达到医院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保尔柯察金如是说,而从事医院工作的我,是否也可在几十年之后离退之时如此坦然地自省?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价值发挥了没有,我的价值又发挥多少?责任意识和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和学习让我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脚步也更加坚定,也更督促我深入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计得失,不怕吃苦,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
价值为刚心得体会篇6
我是一名基层法官,通过参加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以来,我从思想上明确了工作目标,决心从行动上坚决落实好自己的各项本职工作。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坚守信念
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20xx年8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同志在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学习研讨,认真贯彻落实,真正把这八个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政法干警一项重要任务。法院干警尤其要切实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核心价值观中,忠诚是前提,是保证,是根本。忠诚,对于法院干警来讲,就是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只有把忠诚铭记在心,牢记责任与使命,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心无旁骛公正司法,才能清正廉洁执法为民。忠,就是尽心尽力。尽己谓之忠。诚,就是发自真心,没有杂念。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忠诚合起来,就是尽自己的所能,自觉自愿地奉献自己的一切。自古以来忠诚就被视为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忠诚意味着对崇高事业的满腔热爱,意味着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坚守,意味着对外在诱惑的自觉抵制,意味着强大内心世界所释放出的定力,意味着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本职岗位上的热情。作为政法干警,在思想上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为民、便民、惠民。
二、身先士卒
我是一名法官,一名共产党员,对法院工作的信条是:要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忠诚,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无限忠诚,才能一心一意把法院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司法、执法为民。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司法权是至关重要的执政权,必须掌握在对党和人民
绝对忠诚的人手中。作为法院干警,我们必须自觉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激发热情、推动实践,身先士卒,自觉把忠诚作为前进道路上的价值标尺和行动指针,时刻铭记忠诚二字,努力做到让党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公正廉洁
做到公正廉洁执法,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关键。我们要按照讲话要求,切实提高开张、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习,积极参加教育培训,科学管理,规范执法,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时刻做到勤政廉政,做一名廉洁的法官。
四、认真落实
我要结合审判工作职能,进行认真思考,找准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查找自己在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不符合三项重点工作要求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自身建设和审判职能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履行好职责。法院的工作任务繁重,我们必须有实干精神,我要结合学习讲话精神,谋划和安排好20xx年下半年的工作,要把这次会议提出的新的理念、新的要求转化成新的思路和办法,形成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步骤清晰、过程细致的工作方案,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踏实工作,认真履行作为一名法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与神圣职责,为审判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