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抗击疫情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8-08 作者:Brave

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心得体会对我们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是要将我们的内心展示出来,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抗击疫情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观抗击疫情心得体会5篇

观抗击疫情心得体会篇1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惊涛骇浪猛烈冲击象征着团圆、幸福的新春佳节,第一个没有走亲访友拜年的春节,恐慌、焦虑、调侃、紧张、从容等各种情绪随之而来,形势严竣的疫情让原本喧闹的春节沉寂了下来,“武汉”“钟南山”“疫情”“防控”等字眼成了关键词,备受关注。

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从中央到地方,发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音;钟南山院士对疫情的判断和分析,信心公开透明、防控措施有力让老百姓对党和国家充满信心。这是一场与疫情防控的较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在为科学家、医疗专家团消灭疫情争取时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疗队、部队官兵、部队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回答了“疫情蔓延,我们该怎么办?”的现实问题。疫情中的逆行者,竖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告别家人,投入紧急驰援,医者仁心,诠释了“最美逆行”的内涵。而就在武汉以外的全国其他地方,均进入“一级响应”状态。身为乡镇干部,笔者是这场战争中的亲历者,也是疫情防控的参与者。我和我的同事从今年正月初一开始取消春节假期全部返岗,戴好口罩进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摸排外来返乡人员,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认真做好社会维稳工作。有的农民群众主动在家隔离,及时报告返乡情况,主动“辞客”,以电话、微信拜年的形式代替“走亲访友”。“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家人,保护社会”“不给国家添乱”成了共识。也很多党员带头取消婚嫁、乔迁、寿宴等酒席、聚餐,也有群众主动捐赠口罩、消毒液、蔬菜等,小小的爱心举动让人倍感温暖。

疫情控、人心安,信心足、社会稳。全民参与防控役情阻击战,需要普及科学知识。正如有人针对疫情谣言引发的社会恐慌所说,中国当前基本没有文盲,但是科盲很多。如何正确戴口罩、日常卫生防护,鉴别信息真伪、理性分析形势等,先解决好慌、忙、乱,防控措施井然有序、科学合理,才能发挥应有作用。确诊患者陆续治愈、检测病毒的试剂已成功研发并用于临床、治疗新型病毒的疫苗正在研发,系列利好消息陆续传来。万众一心,其利断金,又何惧小小病毒?

毛主席曾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经过了几天“实践”与“历练”,全民皆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战斗员。只要思想上重视疫情,阻击措施得力,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期待更加坚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役情防控阻击战必在不久之后大获全胜。-

观抗击疫情心得体会篇2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进入攻坚阶段,全国的疫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日增长数逐渐减少。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应该以更扎实、更接“地气”的作风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绝不可让形式主义拖了后腿。

多一些统一指挥,少一些重复发文。形式主义贻害无穷,注重形式不重实效,很容易出现“精力空耗”现象。现在各地均成立了抗疫指挥机构,对本地区的抗疫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一些地方缺少统筹安排,不同部门各发指令,重复给乡镇、村布置相同或类似的工作,导致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干部被无谓的工作消耗了精力。显然,这又是犯了形式主义的病。我们应该提高抗疫指挥机构的统一协调能力,建立更高效的信息互通机制,将各种数据进行共享,避免因为各部门之间欠缺沟通协调,欠缺统一部署,导致各发指令、各下任务、重复发文。疫情防控是一场艰巨的阻击战、攻坚战,各个部门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多一些“跟我上”,少一些“给我上”。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员扛着红旗高呼“跟我上”,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身先士卒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多一些“跟我上”,冲锋在前,奋斗在排查一线、宣传前沿、医护主战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履行铮铮誓言;不要只到现场拍拍手、挥挥手,有形式,没主意,压力层层加码转嫁给基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加压,身临一线不后退,从“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到“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不要四处奔波“亮相”“作秀造势”,让基层干部和当地群众难以招架。

多一些物资援助,少一些报送表格。“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广大的基层干部是冲锋在前的突击手、排头兵,各部门必须为基层干部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确保口罩、消毒水等物资能准时按量配送到位,不能让前线的战士“缺枪少弹”,要让他们都有口罩戴,而不是只有口号喊。同时减少重复或不必要表格的填报,避免基层干部的力量被分散,精力被消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实属不易。只有将拖后腿的形式主义从疫情防控中消除掉,广大基层干部才能干字当头,干出样子,干出风采,干出成效。

“飞雪迎春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拒绝形式主义,就一定能战胜疫情,扫去病毒的阴霾。在山花烂漫时,会心一笑。

观抗击疫情心得体会篇3

2020新年伊始,一场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令人始料不及。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民战争打响;为了对抗疫情,武汉封城,全国各地的高速多处都被封。然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援助接踵而至,各地的捐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的医疗力量从四面八方涌向武汉——疫情最危险的地方,与疫情相争,与死神相抗。更有八十三岁高龄的钟南山教授勇赴医疗前线。在其中,有一种情怀,叫钟南山精神;有一种崇高,叫生命守护;有一种宗旨,叫救治患者;有一种前行,叫疫情中的逆行者;有一座高山,叫雷神山火神山。除此以外,各省也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人类共同的危难中,任何的偏见、分歧都烟消云散,日本送来援助物资,希望中国早日控制住疫情。

一样的庚子年,不一样的年代。一个又一个甲子,在历史的浪潮里翻涌迭起,浪花冲击着磨难。2020,站在苦难的庚子门槛,中国人民悲伤却不绝望,仍能自信地说,我们要打败庚子魔咒,重启2020。自信来自于时代,立足于新时代,我们比历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0,一个中国人期盼已久的数字。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猝不及防与新冠状病毒肆虐狭路相逢的一年。我们现在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山到半坡路更陡的时刻,是一个愈进愈险,不进则退却又不得不进的时刻。相信,我们更会同心同德,战胜困境,战胜病毒。

作为大学生,生于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扛起应抗的责任,来者不拒,勇者无敌,我们坚信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胜,我们一定胜!

观抗击疫情心得体会篇4

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便开始经历一场浩劫。病毒的可怕,谣言的散布,以及那一个个血红的确诊数字,它们时刻在摧残我们的精神。可是,我们要时刻记住:国家有难,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伟大的英雄们正在前线勇敢作战,我们面对疫情,也要力所能及。

战争是残酷的,而战“疫”也不例外。无数的工作者们在前线与病毒斗争着,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与汗水,其中也不缺少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___医生李__,在不幸感染病毒后,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并在病毒带给他的压力之下,表示“想要在康复后回到一线,继续为患者看病”。不幸的是,病毒无情地夺去了这条三十四岁的生命。可是,李__医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一个眼中散发坚定光芒的真正的英雄。一个普通的身躯中,却藏着无穷无尽的闪亮光辉。

医疗工作者们在前线奋斗着,我们也绝不能坐以待毙。即使我们无法做一些医学研究,但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为了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待在家里不出门”便是的选择,也许待在家里听起来作用微乎甚微,但这却是控制疫情的方法。除此之外,我们一定不要信谣、传谣。疫情面前本就人心惶惶,传播谣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无论谣言的目的是好是坏,我们都不应该给这混乱的局面火上浇油了。最后,个人卫生与防范是我们一定要保证的。只要离开家门,口罩就绝不能离身。保持好个人卫生整洁,减少病毒传播途径。这些不正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吗?

灾难面前,只有沉着冷静的心态,才能让我们渡过难关。此时此刻,每个中国人都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互帮互助,携手面对困难。我们一定要记住:面对疫情,力所能及。

观抗击疫情心得体会篇5

“医生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积极乐观的抗击疫情,医疗战士们护目镜下的勒痕,累倒在走廊上仍面带微笑”,这一幕幕温馨的镜头滋润人心,是他们,用最光荣的战绩,筑起了人间大爱。

面带笑容,抗击疫情

他们每天都会出现在病房门口,每天都会在认真检查病人,每天都耐心照顾患者,虽然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但博爱的医生与他们情同手足,亲如家人。戴上护士帽,穿起防护服,面带无私的笑容,为每一位病人安排食物,病房内外,医生与患者相视一笑,虽然隔着一扇门,但却心连心,共同抗击疫。奋战在第一线的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自己的安全携手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这是无私的爱。

乐观自信,传递温暖

白衣天使真如天使般坚强吗?不,他们最容易倒下。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肆虐近一个月,短短一个月内,治愈出院病例已达数千人。对病人的关爱使他们忽略了自己。有无数医疗人员同样倒在一线,有些自己在家自抗自控治疗病情,痊愈后又积极投身医疗事业,有些在医院内积极接受治疗。主任、医生不分等级,都有倒下的,___医院院长的妻子就不幸感染,但他们一家人齐心协力,传递给全国患者无限正能量,这是勇于担当的爱。

累倒在地,笑容不泯

至今全国确诊病例已达__之多,各家各户足不出行,预防疫情。导致前线的医护人员医疗供给紧缺。防护服更是如珍宝般可贵。医生们为节省防护服,不惜一天12个小时不停歇的工作,没有吃饭,没有喝水,没有休息,这对他们是多么大的煎熬。但他们其中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坚持抗战直至深夜。夜深人静,空无一人的走廊上,只有您瘫坐在长椅上进入了梦乡,我相信在他甜蜜的梦中,仍然浮现着他行医救人,期待与家人团圆的美好画面,这是坚强的爱。

他们被称为“逆行者”,就是因为他们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从死神手中抢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我们点燃自己,照亮中国,爱满人间,温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