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延安心得体会精选5篇

时间:2023-07-30 作者:Lonesome

写心得体会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抒发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我们都希望别人看完我们得心得体会之后会有感同身受的体验,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来延安心得体会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来延安心得体会精选5篇

来延安心得体会篇1

2019年6月9日早晨,我随机关支部全体党员踏上了北上的路,开启了一段短暂的红色之旅。一路上,大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唱着红歌、诵读经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怀着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接受红色教育,切身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行程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山村——梁家河,先后参观了知青故居、村史馆、村集体经济山地苹果示范园等。梁家河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习总书记自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这里度过了他永生难忘的七年知青岁月。曾经苦难不堪的梁家河,因土地贫瘠、交通阻塞,发展特别落后。习总书记来到梁家河后,经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的历练,带领着梁家河村民打深水井、挖沼气、打坝修田,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先后又办起了铁业社、代销社、缝纫社。习总书记用自己的行动让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成为现实,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他始终不忘学习、始终心系群众、始终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家国情怀。如今的梁家河,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行程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走进4000余平方米的展馆,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里程。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向胜利,正是全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带领下,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一步一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结果。通过参观,我们不难看到,当年的毛主席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之情是不争的事实,“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正如毛主席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行程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地点,并且有我党第一个自己修建的中央大礼堂,在这里顺利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我们依稀还能感觉到那个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这里是抗日救国的革命根据地,更是革命先辈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奇迹。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里不仅指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和指挥抗日战争,还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并在此写下了《五四运动》、《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等光辉著作。

行程第四站,我们来到了枣园革命旧址。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枣园同时也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短短的行程,从梁家河到革命纪念馆,再到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这一个个历史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心灵上都有了很大的触动和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一堂生动活泼的党性教育课。

告别革命圣地,辗转深思,那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我的脑海里时隐时现。在经后的工作中,我们要:

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党性原则,不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在行动上要紧紧围绕当前市委市政府及局中心工作,始终如一、知行合一。

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面对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我们更应该打破僵化的思想,打破固有的思维,要敢于想前人没想过的事,敢于做前人不敢做的事。但敢想敢做不是凭头脑发热空想、蛮干,而是要联系自己实际,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把解放思想与谋发展结合起来,要敢于创造性地实践。同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寻找结合点上下功夫,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工作中需要求与时俱进的超前意识,善于用发展的眼光思考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大胆探索,大胆实践。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党所从事的全部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每个党员都应真正懂得并时刻牢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来就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是共产党员党性的最高原则和集中体现。我们必须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自身行为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更加主动地立足岗位作贡献,并随时准备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并且,我们要不断提高专业化的能力和水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本领和技能,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建功立业。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虽然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当前工作中,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不懈努力,把每一项工作任务做好、做细、做实。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艰苦奋斗至少要讲六十到七十年,即使将来生活好了,也还要艰苦奋斗。”

来延安心得体会篇2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万代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盛夏六月,在庆祝建党__周年前夕,我有幸参加了专员办组织的延安之行,和大家一起近距离接触延安,感知延安精神。作为一名刚加入专员办大家庭的一员,自己能够在入办伊始,就接受这样一次精神的净化和心灵的洗涤,倍感荣幸。虽时间不长,但我觉得不虚此行,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延安精神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是我们不断走向胜利的政治瑰宝,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延安精神,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陕北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形成的。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传统,集其大成,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之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新中国成立之后,它又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得到不断深化。

走进延安,置身于宝塔山下,仰视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宝塔,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通过参观学习,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让我对延安精神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同时也引起了我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深入思考。我深切感悟,延安精神确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今天的时代虽然已不同于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但延安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昨天,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延安精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明天,延安精神将继续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努力工作,锐意进取,让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见之于行。

作为一名刚加入财政监督大家庭的青年员工,如何尽快转变角色,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新的考验。就在我迷茫、彷徨之际,延安之行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我将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努力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存之于心、见之于行。

来延安心得体会篇3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多少年了,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外服党委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几天下来,感慨多多,一言难尽!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秦始皇陵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观秦始皇兵马俑,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来延安心得体会篇4

古来流传一句话“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党性教育体验式教学的短短五天,我仿佛穿过时光隧道经历了几十年:置身于连绵不断的黄土地、火红的革命岁月、满眼苍绿的宝塔山和梁家河。此时此刻,在我脑海里反复浮现的都是延安的斑斓色彩:黄色、红色、绿色。下面,我就从这几天印象中的延安色彩来谈谈心得体会,探寻蕴含其中的精神密码。

黄色,黄土地,炎黄伟业!黄色是延安的底色!黄色是延安厚重的自然人文色彩,延安的黄色更强化了我担当的使命。总书记强调“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天高地阔的黄土地,气势磅礴的黄河水,土黄色的窑洞旧居,还有同学们身穿的醒目黄色班服,黄色仿佛把我们与中华5000年文明、革命年代和新时代联结了起来。黄河、黄土地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和灿烂的中华文化。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时代的重任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一份子,我们要坚定地接好“初心”的接力棒,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使命,坚决扛起历史责任,在新时代的新矛盾新挑战新征程中,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个环节,覆盖到各个方面,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红色,红色圣地,红色岁月!红色是延安的亮色!延安是一座承载着无数红色记忆的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更坚定了我如槃的初心。在宝塔山、杨家岭、王家坪、枣园等红色革命遗址,我们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十三年的地方。从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红色光辉历程中,深感先辈们摸索中国革命成功之路有多么艰难与不易,也更深入了解了延安精神的真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今天的新时代,我们更要把延安精神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最关键一条就是,不忘初心,时刻牢记群众疾苦,想着人民的利益,永远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绿色,孕育生命,孕育希望!绿色是延安的新色!延安是一个创造绿色奇迹的地方,延安的绿色更提振了我实干的激情。70年来,宝塔山由秃岭荒山到满眼绿色的华丽转身,见证了延安这块红色土地上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还有梁家河,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40多年来,梁家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万亩生态苹果园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是因为,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总书记来到梁家河。在这里,他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锤炼了顽强意志品质,铸就了为民造福初心。正如乡亲们说,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只有短短两年时间,却干成了他们几十年都没有干成的事,使梁家河成为远近闻名的好村子。这种带头实干的作风,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风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将更加自觉以实干担当践行“梁家河精神”,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信心和魄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真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延安那厚重的黄色、鲜亮的红色和生机勃勃的绿色,将永远在我的心头荡漾、激励我前行。延安之行即将结束,但学习不会结束,我将继续学深悟透传承“延安精神”,坚持弘扬梁家河精神,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践行者。

来延安心得体会篇5

1947年,是形势严峻的一年,更是波澜壮阔的一年。

敌众我寡,形势严峻,人民解放军与十倍于我军的敌人浴血奋战,局势容不得他们迟疑,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不畏环境之艰险,不惧道路之崎岖,他们始终奋战在一线,枪不离肩,马不离鞍,任朔风清寒、雪漫山岭,他们毫不畏惧,不曾退缩,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锤炼了坚毅的性格、优良淳朴的品行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彭德怀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这场战役中展现了高超的指挥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是毛泽东同甘共苦的战友,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更是平易近人的人民公仆。

周大勇奉命带一个营夜袭敌人据点,深入敌军,顺利完成任务,他作为解放军的指挥员,在艰苦的环境和严峻的战争形势中不断成长,展示了革命军人为了无产阶级事业和人类解放而无私奉献的精神。王老虎、李诚、卫毅、张培……无数个如他们一般的战士,用血肉之躯在战火之中英勇抗争,他们完成了精神的升华,灵魂的洗礼,他们心怀同一个信念——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人民,为此,他们不畏牺牲,顽强抗争。

这样惊人的鼓舞人的力量,并不限于个别英雄,全书都充满着这样令人精神一振的力量!这样的力量让每一位品读它的人都不自觉地将自我代入其中,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一个强盛的中国而努力奋斗。

这次战争的胜利,源于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于战争局势的正确分析,源于彭德怀将军的英明指挥,源于陕北人民的忠诚团结、万众一心,更源于千千万万个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保卫延安是一部英雄史诗,壮丽而辉煌,悲壮而伟大,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彭德怀将军等人的领导和指挥下,解放军战士们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他们的革命情怀和大无畏精神,他们这浓墨重彩的辉煌诗篇,将被我们永远铭记,永远传承。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正因为他们的奋斗,才换来此刻的盛世长安、山河锦绣。如今,四海传唱的红色歌声在传承着他们的事迹,人人传颂的故事在重述当年的传奇。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共产党员,更应传承革命先辈之精神与风骨,不畏艰险丛生,不惧道阻且长,居安思危,铭记历史,传承风骨,不忘初心,在新时代到来之际,展现新一代共产党人之风貌,展现新一代大学生之风采,为新时代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