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记录个人最真实的感受,心得体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有不少人写不出优秀的心得体会而感到发愁,其实写心得体会没有太多局限性,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女排精神心得体会范文8篇,供大家参考。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1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对于国人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上午,在里约奥运会赛场的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内,中国女子排球队以3比1的领先优势,力克塞尔维亚女排,斩获奥运会金牌。
时隔12年后,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又一次通过自己的拼搏,站在了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这也是中国女排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折桂后,第三次获得奥运会冠军。
中国女排夺冠后,人们沸腾了。这些连日来拼搏在赛场上的姑娘们,情不自禁地相拥而泣。汗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的时刻。这泪水,是幸福的泪水,也是高兴的泪水。
在这次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中国女排在此次运动会的小组赛中,磕磕绊绊勉强出线;在1/4决赛中,中国女排出人意料地战胜了东道主巴西队,晋级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在女排半决赛中,中国女排苦战四局,每局以排球比赛最小分差,最终艰难战胜了欧洲劲旅荷兰队,在时隔12年后,再次闯入奥运会决赛;在决赛中,女排姑娘们最终战胜了曾在第四轮小组赛中战胜过自己的塞尔维亚队,赢得了冠军……
女排姑娘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顽强拼搏,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让国人懂得了什么是拼搏,什么是永不言败。女排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前,我市正处于“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扬帆启航的历史时期,正在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提出了“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发展定位。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学习女排那种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挖掘利用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美化城市环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让我市的产业更强、城市更美、文化更特、生态更优、民生更实,真正成为一座能够“与世界对话的城市”
这不是一场只关乎输赢的比赛,我们震撼的是她们一次又一次的绝地反击,能够在摸爬滚打中不抛弃不放弃,正是这样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到热泪盈眶。武僧团的学子们,女排精神所诠释的是体育精神,也是武术精神!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2
2019年,中国女排在三比零战胜土耳其之后,以三战全胜的资格赛成绩成功拿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三年前姑娘们在里约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的飒爽英姿还历历在目,如今她们又已踏上新的征途。回顾中国女排一路走来的光辉岁月,有“五连夺冠”的高光,也有屡战屡败的低谷,这群顽强拼搏的铿锵玫瑰用她们的坚持和付出给祖国捧回了无数奖杯,更为国人留下了宝贵的“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作为一名见证过女排荣光的新时代组工人,自当在“女排精神”的传承中,同万千组工干部一道,造就属于我们的“组工精神”。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造就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中国女排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从白手起家到铸就辉煌,靠的是艰苦创业;从堕入低谷到重回巅峰,靠的仍然是艰苦创业。艰苦年代,她们利用最为简陋的条件开展“魔鬼训练”,即使摔得遍体鳞伤也含泪坚持;备战里约奥运,由于训练场地和时间条件不能满足需要,她们就自己联系贫民窟附近的场地加练。在取得众多成绩之后,女排姑娘们仍能保持这种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在当前略显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不仅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更需要将其融入实际工作。迈入新时代,组织工作实质内容的愈发多元化给组工干部们带来了挑战,但作为贯彻组织路线的“排头兵”和落实组织工作的“操刀手”,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落实工作的作风尤为重要。如今,在一代代组工前辈克己奉公、慎独慎微的努力下,“组工出品,必属精品”早已名声在外,但在当前形式主义、唯上主义仍然残存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保持艰苦创业劲头,助推组织工作再出新功、再造辉煌值得每一名组工人深思。我们务必要认清干好组织工作仍将面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的困难局面,认清唯有将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新时代组织路线的道路上蹄疾步稳、奋勇前行的客观现实,唯有如此,方能创造一番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新作为。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造就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没有私心杂念、敢于牺牲的人,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在各种困难挑战面前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集中精力迎难而上、勇闯难关。在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中,从小组赛险些出局到击败东道主的神奇逆袭,再到战胜欧洲劲旅夺得桂冠,中国队之所以能够多次上演以弱胜强、绝地反击的好戏,凭借的正是女排姑娘们无私无畏、敢闯敢拼的信念,这也是组工干部们干好组织工作的不二法宝。组织部门作为党中央在党的组织工作方面的助手和参谋,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面对这样一份事关社会长治久安、国家事业发展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事业,缺乏牺牲精神是万万不可的。每一名组工人应该认识到,我们也许不能像其他干部一样常伴亲人左右,不能三五好友成群把酒言欢,甚至不能吃一顿安稳饭、睡一个安稳觉,但既然身为组工干部,就要有为组织分忧、为人民谋事的觉悟;就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豁达;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唯有将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用扎扎实实的业绩擦亮“组工干部”这块金字招牌。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造就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女排教练郎平曾在文章中写道:“在我的字典里,‘女排精神’包含着很多层意思,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精神。”的确,中国女排能从低谷重回巅峰,靠的正是女排姑娘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同时,女排背后的大团队也形成了支持女排的强大正能量,各种专业人才形成了托举女排高峰的巍巍高原。组工干部作为干部标杆,在“高标准、严要求”的组织纪律下,团结协作自不必多说,如何让组工干部们实现差异化、多元化的竞相发展格局,进而让组织工作全面发力、多点开花反而更值得探讨。当前,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刺激下,组织工作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载体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不仅需要组工干部们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成为能够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的新时代组工人,更需要不断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组工干部队伍里,为创新开展组织工作注入新思想、提出新观点、带来新动力,从而让组织工作延伸到各个领域、让党建引领飘扬在各条战线。陈希部长日前在中关村调研时也指出:“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进一步证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将是助推新时期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一招。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3
“厉害了,我的中国女排姑娘”“优秀,我的姑娘们”,排球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力克一场场“劲敌”,顽强拼搏,从“开门红”直至“十冠王”,提前卫冕排球世界杯冠军。她们执着与坚定、微笑与乐观,他们落后不落败、掉分不掉气,她们团结与拼搏、笃定与从容。是什么,让她们一次次从一个巅峰走向另一个巅峰?
立思想,抓长远。团结奋战、勇于拼搏的中国女排在辉煌中跌宕,在唏嘘中奋起,始终传承着优秀的女排精神。面对胜利与目标,“铁榔头”郎平教练说,我们的目标是升国旗,奏国歌!面对落后的分差,女排姑娘团结一心,队长朱婷一句“拿回来”,激起全队士气。每一次的暂停,备战的国手们化身“服务员”,帮忙擦汗、递水、鼓劲、出谋划策。就是这样一个有强烈的爱国心、团结心、进取心、奋斗心的团队,才能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一次又一次被世界瞩目,一次又一次被世界尊重。
立功底,抓基础。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朱婷的暴扣、丁霞的“二传”、袁心玥的扣球,每一次看,内心都会蹦出一个“爽”,每一次的胜利都会让人热泪盈眶。看似轻松的3:0取胜,实则是女排姑娘们经历质疑与失落、摔倒与疼痛后的涅槃重生,十几年的青春年华,扎实的基本功,健康的品格与心理,才能让她们在赛场上力克强敌,破茧重生、成就辉煌。她们从久久为功地坚持和勤勤恳恳地苦练中走出,用汗水与苦痛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用理想与成就丰满了如诗如醉的花季,在成年书写了为国争光的美好画卷。
立职责,抓协作。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仅仅依靠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排球一线的郎平教练,也不足以抵挡一个团队的智慧;即便是“全能王”朱婷,也扛不起一支队伍的猛烈攻击。只有教练团队、医疗团队、女排队员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练就过硬的本领,化作一团和气,才能凝聚最强大的力量,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实现伟大的梦想。她们都是各自“功能区”的孤胆英雄,更是团队的“强力胶”,发挥着自己的最大潜力,紧紧抱作一团,朝着下一个目标全力以赴。
让我们把鲜花和掌声、呐喊与祝福送给中国女排姑娘们,送给每一个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奋战在一线、在前线的同志们!他们都在为祖国安定而战、为祖国荣誉而战、为祖国繁荣而战!都是好样儿的!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4
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队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夺冠,为中国队夺得了最提气、最具含金量的一枚金牌。主教练郎平,队员朱婷、丁霞、魏秋月,以及全部将中国女排精神在奥运会中彻底贯彻的女排队员们再次成为了世界的焦点。
中国女排用旺盛的斗志和对胜利的渴望诠释着顽强拼搏的体育真谛,天道酬勤是这支女排的注脚,我觉得女排精神带给当下企业有以下几点启示:
1、不设计结果,做好当下
郎平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女排的里约奥运征程中,正是因为队员们没有去设计结果,所以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全力以赴面对困难,一点点的往上冲。这对于全部运动员都是一个特别好的锻炼和经验,对她们今后的生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积累。
在当下浮躁的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媒体失去了做好当下的觉悟。急功近利的目标遮住了看清当下的双眼,忘记了做好每一个阶段自己该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渐渐地变成了浮躁的大环境里浮躁的一份子。
不管是品牌还是媒体都必须找回初心,在前进的路上脚踏实地,不去设计结果,做好当下能够做好的每一件事,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完美的结果。羽翼丰满,何愁不能展翅千里?
2、永不放弃,追求每一分钟
恒心和毅力是支撑着中国女排摘得桂冠的力量源泉。如果中国女排在半决赛时因为前期的落后、观众的嘘声而放弃,我们就不会看到今天绽放着拼搏光彩的中国女排。
对于我们也是一样,如果当时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因为资金的匮乏、朋友的嘲笑而放弃了自己梦想,那我们现在就不会有融入了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的阿里巴巴商业帝国。
永不放弃,就算到了最后一分钟也拼尽全力,这样才有可能在这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成为一股脱颖而出的清流。
3、摒弃浮躁,全部的困难都是比赛的一部分
全部的事情都不可能完全按照所谓的计划来进行,我们在前进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出现了突发的困难或变数而给自己找到放弃的理由。但其实全部的困难都是人生大赛中的一部分。
本应早上九点的比赛延迟到晚上十点,对战东道主的比赛中观众一面倒的呼声,这些都没有让坚韧的中国女排给自己找松懈的借口,因为她们很清楚,全部的困难都是比赛的一部分。
不管是内容的制作还是企业的竞争都是这样,只有将未来可能遇到的全部困难都视为征程的一部分,摒弃浮躁,直面一切困难,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给出消费者真正想要看到的精神产品。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5
即将跨年,挥手告别2019展望2020,这时候我们应该在沉静中回望,回望过去一年走过的路,期待来年的目标与远方,年轻干部青春正当时,只要有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相信每个肩负责任和使命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年轻干部常常被冠以“青春、活力、天分”这样的代名词,亦或者把年轻干部比喻成一把刚刚出炉的宝剑,还没开刃呢,需要不断地去磨砺它。宝剑锋从磨砺出,而这把剑能磨得多么锋利、多么精巧就要看个人勤奋努力的造化了。
“女排奇迹”“民航史奇迹”“中国女排、世界第一”“英雄机长”等成为网络热搜词,引发社会高度关注。2019年女排世界杯卫冕冠军的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为十一国庆献礼;电影《中国机长》真实讲述了2015年被称为“民航史奇迹”的川航备降事件。这些惊心动魄的瞬间和极其强大的爆发,背后都承载着这么一群年轻人竭尽全力拼搏奋斗写下的“中国第一”、创造的“中国奇迹”,折射出一种不畏艰难、挑战自我的“奇迹精神”,用日积月累的岁月让大家见证了挑战不可能,用自己顶尖水平的专业赢来了雷鸣般地掌声。
以“奇迹精神”为坐标,磨砺坚韧意志力。泰戈尔曾说过,上天就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所以才会在道路中设下重重的困难。在女排世界杯上,当记者问郎平此行的目标,郎平回答“升国旗、奏国歌!”面对竞技比赛的胜利,主帅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明知道不会赢,也要努力拼搏……”,正是这样的精神引领下,郎平和女排团队让五星红旗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飘扬。在遇到棘手问题时,在面对工作繁重复杂时,年轻干部比的就是强大的耐力和意志力,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向女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奇迹精神”致敬看齐,并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之下有所而动,在工作中将这种拼搏奋斗的精神力量传承下去。
以“奇迹精神”为坐标,勇于挑战不可能。徐志摩说过,如果你想攀登高峰,那么彩虹一定不是最好的梯子。电影《中国机长》记录了2018年5月,震惊世界的川航备降事件,在九千八百米的高空执行重庆到拉萨飞行任务的川航3u8633次航班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脱落,在飞机高速飞行缺氧,驾驶舱温度低至零下40度的生死瞬间,机长刘传健沉着冷静、从容驾驶,完成了“史诗级”的迫降,确保了飞机上182人安全落地。当危难过于专业,没有任何前车之鉴,刘传健和机组人员告诉乘客“请相信我们,我们是专业的”。年轻干部需向机组成员知难而行、挑战极限的“奇迹精神”致敬看齐,做到勤学善思提升专业素养,这样面对急难险重问题才有迎难而上、沉着应对的底气,才有解决疑难杂症的硬气,经受住艰苦复杂环境的打磨,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平凡孕育成不平凡。
以“奇迹精神”为坐标,奋力一搏极致绽放。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2019年8月,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曾璐锋首次代表中国出战,并获得水处理技术项目金牌,面对荣誉曾璐锋表示,“青年人就应该努力拼搏,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曾璐锋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小乡村,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校的一名学生,专门研究水处理技术项目,针对自己的项目技能,反复练习,追求精益求精。从一个职业学校的学生走到世界冠军,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汗水,我们可想而知。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工作攻坚拔寨的阶段,就需要年轻干部冲上去、挺在前,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对待工作任务不挑三拣四,不推诿推脱,认真分析研判、反反复复斟酌,大胆尝试、突破自我,力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作,把每次任务当做是领导的信任和成长的历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6
回望2019年祖国经历的四幕场景,仍令人心潮澎湃。
场景一:2019年12月17日,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它和“辽宁舰”一起组成了中国海军“双航母”时代的核心,正式拥有了我们自己的国产航母。39年前,“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刘华清将军想看一眼美国的航母仪器,美方以保密为由连碰都不让碰,当年“踮起脚、前倾着上身”发誓“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的将军,如今已如您所愿!
场景二:2019年5月13日,大兴机场正式启用。为方便乘客换乘,机场还采用了brt(个人换乘公交)系统,专用轨道设计,并可实现无人驾驶,每小时的行驶速度可达到40公里左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个采用该系统的机场。而且它还使用了毫米波检测门,可全程实现无人员干预安检,在保护乘客隐私的同时,也节省了通过时间。英国网友表示,不得不佩服中国强大的基建能力。
场景三:赛场上,见证过朱婷时速98公里/小时的强度爆扣,感动于张常宁的连续发球得分,也记住了丁霞那句经典的“我走你!”2019年9月29日,38年拼杀,第十次荣膺世界三大赛冠军,“她力量”撑起“半边天”。高高跃起,奋力扣杀,不断摔倒,再不断爬起,伤痕累累却从不喊苦……从过去到现在,从低谷到高峰,这种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点燃着时代激情,诠释着刚毅倔强的“中国范儿”,这种精神永远炙热,永远催人奋进,永远让国人热泪盈眶!
场景四:2019年12月31日,中国人走了110年的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詹天佑的修成的“争气路”,如今成为引领世界铁路智能化潮流的“先行路”。
共产党人守初心的承诺从未动摇过。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未中断过的5000年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鸦片战争事近代中国变得积贫积弱,民族内忧外患交织、人民生灵涂炭。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才焕然一新,历经70年的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会更美好。”这声音如洪钟大吕,深入人心,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人民范儿”充分彰显。
炎黄子孙图强盛的志气从未消减过。上世纪中叶,战争硝烟弥漫在中国上空,人民终于醒悟,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侵略、就要沦为殖民地。但中华民族是不甘于这样的状态的,于是我们奋起反击,于是我们独立自强、于是我们一步一步的强大、发展自身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近年来,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令世界刮目相看,比如“可上九天揽月”,有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可下五洋捉鳖”有“蛟龙”探海、国产航母;射电望远镜、量子卫星等。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民必将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中国人民赢未来的理想从未放弃过。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着这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世界的东方。激荡“以祖国为傲”的正能量,就是要万众一心,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充分激发出中华民族的时代觉醒,把全民族的智慧才华、资源要素、潜在能量充分发挥出来,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巨大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强力迈进。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已经到来。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人民日报》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发布了我国重大领域的多项成果,配有这样的标题:“对不起,我骄傲了”。这是一股无比强大的正能量,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让我们持续发力,接棒奋斗,让我们的祖国更富强、更繁荣、更伟大!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7
中国女排的这块金牌,无疑是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女排这场决赛,应该是本届奥运会最多中国人观看的比赛。不靠明星,不比段子,比赛本身就是最吸引人的看点。不分年龄和地域,多少人屏息凝神,同此欢乐。这就是体育的价值、竞技的魅力。
在某种程度上被碎片化信息和娱乐段子分流了注意力的本届奥运会,这样单纯地享受比赛的乐趣,是久违的美好体验。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还重新唤醒了一个词,女排精神。也让今天的年轻人真切体会到,体育比赛所能带来的巨大振奋和凝聚力。女排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和拼搏精神,在这一刻满血复活。
当然,如郎平所说,单靠精神不可能赢球,实力基础、刻苦训练和指挥布阵,都是必不可少的获胜因素。但是,在进入奥运决赛圈的队伍中,中国女排实力并无绝对优势,队员阵容还曾饱受质疑,能够一路战胜强手巴西、荷兰和塞尔维亚夺冠,临场的那种精气神,就显得非常重要。敢于胜利、永不放弃、团队协作,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女排精神。而这种精神,在今天并不过时。
对本届奥运之旅,女排精神首先是一剂清醒剂:既然上了奥运赛场,目标就要盯着第一,就要敢于胜利。很多人都感觉到,这届奥运会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人说是历史性的转折:对金牌看得没有那么重了,不再盯着奖牌榜“金金计较”;评价一个运动员,也不再只系于一次比赛输赢。甚至有人说,运动员的一句话、一个表情都“胜过一万枚金牌”。
我们当然理解,后者只是一种修辞手法,是出于对锦标主义、唯金牌论的逆反。不再金牌至上、运动员更加个性多元,也是一个国家自信成熟的表现。但是,由“唯金主义”到“金牌并不重要”,好像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不唯金牌不等于不要争金牌,宽容失败不等于宽容怯懦、懈怠。
这毕竟是奥运会,不想争第一,就没必要去赛场,不全力争取胜利,是对对手和队友的不尊重,也是对奥运精神的亵渎。女排的夺冠之路并不轻松,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但要知道,在奥运这个顶尖赛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得第一。孤独求败如中国乒乓球队,主教练刘国梁也说自己如履薄冰、夜不能寐。那些虽败犹荣的传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已经竭尽全力。
女排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在三大球这样的团体项目上,集体合作和信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即便是一些赛场上“单打独斗”的项目,同样离不开团队的作用。任何一个奥运项目,都离不开教练、领队、陪练,离不开协会和专业人员,还需要更多的后备力量和群众基础。不管是作为公共事业的运动员培养,还是西方一些参赛“个体户”,其实都离不开背后的团队和社会支持系统。
谈论女排精神,绕不开的还有爱国主义。出于对举国体制的反思,以及思想和利益的多元,很多人不喜欢把体育比赛和“爱国”挂钩,甚至把“为国争光”只当成套话和空话。但是,国际性体育赛事,确实是和平时期展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民风貌的窗口,也与国家形象和荣誉息息相关。
积贫积弱和“东亚病夫”的时代自不必说,即便在很近的时代,体育比赛经常起到提振民族士气的巨大作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希望的田野上”,老女排催生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呼喊;奥运第一金、女排五连冠,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当今世界,体育健儿奥运赛场夺金,仍是为国家增加荣誉。
奥运会以国为单位参赛,得第一的要升国旗、奏国歌,这些仪式感,都在强化国民的归属感荣誉感。不仅是中国强调这些,即便在所谓“个人主义”的美国,也是如此。美国人对金牌的重视,不见得比别国逊色,金牌榜早就是第一了,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申诉的机会。还有运动员因为奏国歌时姿势不到位,被网友指责“不爱国”。
虽然金牌不能代表一切,但一个国家在奥运会上的成绩,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尤其是逐渐剥离举国体制和“盆景项目”之后,奥运会成绩也越来越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公众体育水平,进而反映国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而且,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出的顽强拼搏、勇争第一的精神,也会灌注到全社会,融入整个民族精神之中,成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搞竞技体育,需要过关斩将争第一,更不能少了这种精气神。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篇8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姐姐们在女排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获得奥运会金牌。这个金牌来之不易,小组赛中国队勉强出线,四分之一决赛以3:0顽强战胜上届奥运冠军巴西队、半决赛以3:1艰难战胜荷兰队,本次又以综合优势战胜塞尔维亚队。
中国女排的胜利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精神,我们的技术不是最好的,但女排姐姐身上的顽强拼搏、不放弃、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精神是可贵的。观看了女排后,我觉得女排有以下几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是团结一致。比赛中,2人及2人以上的比赛项目,最需要的就是团结一致。在女排身上,这种精神尤为突出。场上的每一次发球、传球、进攻,都显示出女排队员之间的团结,得分相互鼓励,失误互相打气,电视屏幕上传递给我们的是她们的团结,也正是在队员团结一致的协作中,女排一步步走向成功。
其次是永不言弃。在本次奥运会上,女排的前行之路甚是坎坷,每一场比赛的对手都是在国际上比较有实力的队伍,每一场比赛都打得让人揪心又兴奋。女排姐姐们面对对手没有放弃拼搏,一分一分追,一分一分赶,竭尽全力,永不言弃。
最后是爱国情怀。本届奥运会中,中国女排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背后凝聚了一种精神,这就是“爱国情怀”。为祖国而战,为祖国荣誉而战、为国歌奏响奥运会赛场而战。中国女排在这种情怀的强大支撑下披荆斩棘,创造了专属于她们的辉煌。
我们要向女排姐姐们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气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团结互助,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