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庙会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4-06 作者:Trick

我们在心中积累了一些特殊感受后,就可以写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好心得体会也能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赶庙会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赶庙会心得体会8篇

赶庙会心得体会篇1

在北方,正月过新年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就是逛庙会了。

正月初一一早,我早早的跟着姥爷去逛庙会。刚到庙会门口,我们就看见一排排红红火火的灯笼,它们像一个个燃烧的太阳悬在头顶。灯笼两边是各种各样的风车和五颜六色的彩旗,在风中迎风摆动。往前看,里面人群熙熙攘攘,大人们举步维艰。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好多了,只要一弯腰,就能像小泥鳅一样在人缝里钻来钻去。

一进庙会,就听到“咚、咚、咚——”的声音,原来是杂技表演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观众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伴随着雄浑的鼓声,一个老汉举着百斤重的杠铃轻松地甩动着,时而高举到头顶上,时而扛在肩膀上,时而放在膝盖上。观众有的鼓掌,有的欢呼,有的看得直捂眼睛……

再往里走,很多人围着皮影戏观看。你看那“乌龟”,它时而从这儿爬到那儿,时而把头缩回去,有趣极了。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画糖人。画糖人的老爷爷坐在椅子上,像极了一个技艺精湛的画者,手中的铜勺是他的画笔,筒中的糖稀就是颜料。只见他一手握着一把小铜勺,舀上一些糖稀,微微倾斜,糖稀就缓缓地流了下来。然后老爷爷把手往上一提,一条金色的糖线就出现了,紧接着,老爷爷的手腕不断地上下左右翻飞,一道道糖线在案板上游走。不一会儿,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看我实在眼馋,姥爷就给我买了一条。我盯着精致的糖人直流口水,可就是舍不得吃,只在实在馋得不行的时候用舌头轻轻舔一口。

庙会上的东西太多了,看得我目不暇接,连时间都好像流逝得飞快,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虽然我游兴未尽,但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赶庙会心得体会篇2

在爆竹声中,朝阳公园庙会的大门向我们打开了。

元旦,我们将去朝阳公园参观庙会。我的心情突然变得激动起来,一跃三尺高。马上穿整齐,等妈妈和奶奶一起开始!

今天的朝阳公园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小树穿上了一件金色的礼服,好像要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一片片金灿灿的青草蔓延到远方,仿佛给我们指路;抬头望去,红灯笼满天;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处可见灿烂的笑脸。

这时,耳边传来一阵喜庆的锣鼓声,哦!看清楚了,原来,几个红衣人正提着一辆红色的大轿子绕着圈子走,轿子里的人笑着向围观的人招手。我带着妈妈,飞快的跑过去。我也坐在红色的轿子上。轿子摇晃起来。很好玩!我坐在轿子里吃橘子,一边看着围观的群众,心里充满了喜悦。

下了轿子,我们往前走,往前走。一尊银雕像出现在我们面前。突然他动了。原来他是真人!它吓死我了。很多人和他合影留念。他甚至给孩子发糖果!

然后,我们还看到了英国女王和淘气的小丑,他们都来自俄罗斯。这时,他们身后的旋转木马启动了,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女王生气了,指着旋转木马“骂”。小丑看了我一眼,我后退了一步。看着他们滑稽的动作,我们被逗笑了。

我们也去了游戏区,我妈买了一些游戏币,我也碰碰运气。当我扔出第六枚硬币时,我惊讶地发现我赢得了大奖。当我们听到响亮的哨声时,每个人都为我欢呼,为我鼓掌。我想我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

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了庙会上的热闹场面。明年,我将参观庙会。

赶庙会心得体会篇3

新春佳节,大明湖里早已人山人海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年一度的文化庙会又隆重召开了。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也去逛了一趟庙会。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喜气洋洋的红灯笼隧道,非常喜庆。往里走,就看到一条经营美食、玩具的商品长廊。形形色色、应有尽有,有书籍、葫芦丝、饰品挂件、佛珠、年糕、羊肉串等。还有济南传统风俗文化:糖画、缠蜜、捏面人儿、剪纸等等,数不胜数。还有商河腰鼓、踩高跷等表演,热闹非凡,让我充分感受到节日欢乐的气氛,真是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尽。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奇石馆了。奇石馆里有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奇石,每种石头的石种和石质往往都是我不知道的,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有的石种是乌江石、墨石、红方解石、吕梁石……石质是泥质岩、钙质、硅质……有的名字更有趣,象“大珠小珠落玉盘”、“曲径通幽”、“榴莲皮”、“长鲸出海”等等,让你看的眼花瞭乱、目不暇接。有一块莹石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石质是氟化钙,产自湖南,它的颜色非常梦幻,淡蓝的底色还透着一点点白,像白色的粘精灵飘在天空中,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的,就像一块巨大的水晶!真不愧称为“冰清玉洁”!

奇石馆逛完了,我意犹味尽,赶紧拿起手中的相机捕捉着美丽的瞬间,恋恋不舍的回家了,庙会之行让我领略了更多的中国风俗文化。

赶庙会心得体会篇4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街上人山人海,不时从中传来阵阵吆喝声。一向喜欢凑热闹的我,自然被好奇心拽了过去,原来是一年一度的庙会来了!

街上可真热闹!我们只能随着人流而前进。

我兴高采烈地拉着朋友们,左逛逛,右逛逛,时不时拿起一件商品看了看,对着自己比划比划,却又马上被另一个商品吸引过去了。食品、玩具、装饰品琳琅满目,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让我眉欢眼笑、兴奋不已:冰淇淋、臭豆腐、烤面筋、羊肉串、烤鱿鱼、炒凉粉……顿时垂涎三尺,不一会儿便抵不住食物的诱惑,投身“食物的怀抱"。真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我幸福地畅想着,徘徊着,最后却还是被硬扯走了。

我和朋友们来到了一家饰品店,许许多多可爱的小发饰映入我们的眼帘,十分精致,让我们感叹不已,爱不释手。我们买了一个同款发夹:主体是黑色的,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弹簧,安置着一个可爱的布朗熊作为点缀,是整个发卡的“点睛之笔",增添几分可爱。朋友选中的是一只小猫,显得小巧又精致,十分俏皮。我们互相为对方带上,阳光下的我们一蹦一跳地走着,高兴不已!

最后我们又在服装店逛了逛。一件件精美的服装,静静地挂在展示架上,等候着一位有缘人将它买走,再释放出耀眼的光芒。每一件服装都是一件精美的作品,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眼前出现了一件精美的古装特别引人注目,精致的绸带,美丽的花纹,别具古韵的搭配,仿佛有魔力一般,让人不禁想伸手触碰。真凑巧!我们眼前正好路过一对古装女孩,衣服,头饰,鞋子都搭配齐全,如从画中走出一般,看着背影都让人十分赞叹不已这番古典美。

不知不觉大半天过去了,夕阳已快下山,为天空染上了绚丽的橘红,天边的彩霞如一条天上的丝绸,为天空缀上一笔,更添了几分秀丽与幻美。时间过得可真快呢!我们在夕阳下互相道别,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赶庙会心得体会篇5

一场大雪过后,到处都是白色的景象。这一天,我和父亲来到大唐西市参观春节庙会。到处都是红灯笼,到处都是节日的气氛。

在庙会上,有土耳其烤肉、我最喜欢的印度飞饼、韩国紫菜包饭和老北京的糖葫芦.香气扑鼻,让我垂涎欲滴。这里不仅有很多美食,还有一些民间表演,比如和面人、吹糖人、剪纸.我眼花缭乱,眼花缭乱。我们又来到了丝绸之路风情街,经过了日本小酒馆、韩国炒年糕,还有伊朗馆造型独特的花盘.来到伊朗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造型独特的花盘,并不是我们每天使用的餐具。它们是由伊朗工匠经过几个月数百道工序制作而成的,所以每个盘子的价格至少是1000元。这是一种类似景泰蓝的工艺品,以蓝色和靛蓝为基础,然后画出复杂的图案。只是涂了白釉,但绝对是手工制作。没有两件是一样的。展示了伊朗人民精湛的工艺。逛完丝绸之路风情街,我想:“在古代,人们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把中国丝绸带到世界各地,以换取先进的生产技术、手工艺品和农作物。我为他们的行为感到骄傲。

今天,我不仅品尝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还欣赏了许多民间表演,了解了丝绸之路的起源。今天感觉特别开心!

赶庙会心得体会篇6

说起北京过年的特色,那就非庙会莫属了。大年初一,妈妈就带着我们去地坛逛庙会。

刚出地铁站,就发现很多人都是往一个方向走的。没走多远,人群就合并在了一起。人只有不自觉跟着走,根本没有停留或休息的余地。来到大门口,拥堵的人群把门围得水泄不通,买票的队伍已经排起了长龙。

我们好不容易买了票,挤开人群,进入了大门。只见道路正中间,一只巨型兔子映入眼帘,它头上扎着蝴蝶结,手里拿着一根蓝色的如意棒,好像在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道路两旁的树上挂着大红灯笼,彩旗飘扬,真是年味十足。

我们顺着人流摩肩接踵地慢慢往前挪动。边上的铺子数不胜数,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绚丽多彩的风车,有布制的鲜花,有可爱的木偶娃娃,有各种刀具、面具、帽子等等。各种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有的还扮起了小丑,吸引大家的眼球。我买了一架大风车,它共有十个彩色轮子,风一吹,轮子就会转起来,带动安装在木棒上的小棍,小棍敲击小鼓,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走着走着,我眼前一亮,像一只猫发现了老鼠,又像一只饥肠辘辘的狼发现了一块肉一样高兴。原来,我看到了一个黄色的箭头,上面有五个火红的大字:“庙会美食街”。我马上对老妈说:“我们去美食街看看吧!”妈妈禁不住软缠硬磨,只好说:“好吧,你这个小馋鬼。”

来到美食街,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道路两边,各种风味小吃呈现在我们眼前:天津狗不理包子、老北京撒尿牛丸、大连铁板鱿鱼、草原羊肉串……闻闻味道,更馋了。老妈看我这副模样,便买了羊肉串、狗不理包子和撒尿牛丸,让我们分吃。

地坛庙会不仅有商品街、美食街,还有民俗风情街,让我大开眼界。

赶庙会心得体会篇7

以前,我常常听爸爸的朋友说,北京春节的庙会有多么多么热闹,多么值得一看,今年的春节,我终于有机会去参观参观了。

正月初五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同乘车,准备去地坛公园,到庙会上去玩儿。

一进地坛公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只巨大的手持如意、站立着的、笑容满面的彩色兔子。只见公园里人山人海,来参加庙会的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我被挤得差点儿喘不过气来。

道路两旁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小商店,小店门口摆放和悬挂着花花绿绿、五花八门的各色商品,有各种面具、稻草人兔子、各种动物头的帽子、迎风招展的五颜六色的鱼旗、动物耳朵头饰等等等等,什么东西都有,简直是琳琅满目。差不多每个小店门口都有一个打扮得奇型怪状,站在高高的桌子或椅子上的人大声吆喝着,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我们从中间挑了兔耳朵和豹耳朵发夹各一对,还有两面颜色不同的鱼旗。兔耳朵和豹耳朵发夹既小巧又精制,戴在头上非常可爱,很多大人也戴着走来走去,充满了童趣。那两面鱼旗更是不用说,既色泽鲜艳,又做工精细,随风飘扬,非常漂亮。

顺着人流往里走,就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那里摆放着各地方的著名民间工艺品,有泥人张的彩塑、杨家埠年画、北京的兔儿爷、还有皮影儿、立体纸雕等,所有的'工艺品店前都挤满了人,而我更是被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吸引着,留连往返,被爸爸妈妈催促多次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一阵阵诱人的香味随风飘来,原来我们到了美食广场,这里集中了各地的小吃,因为吃得人太多了,我们又不饿,所以就没有逗留。

地坛庙会的确很热闹,但爸爸说唯一遗憾地是没有看到比如抖空竹等带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等以后有机会再带我到历史最悠久的厂甸庙会去看看。

赶庙会心得体会篇8

三月初八早上,我早早起床,与妈妈一起奔向和渎老家去祭祖。

在前往和渎路上,经过徐渎,我看到许多车辆停靠在路边,还有两位交警在维持秩序。我对眼前这一幕好生奇怪,问了在驾驶座上的妈妈,妈妈说:“今天有个活动——三月初八。”

妈妈的老家在和渎。我来到老家,闲的没事干,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而妈妈和太外婆谈笑风生。我隐隐约约听到了她们在讨论徐渎的庙会。

妈妈:“今天徐渎的庙会可真热闹。”

太外婆:“今天去玩玩吧,那里还有饭吃呢。”

妈妈:“好的,顺便去烧烧香。”

太外婆:“徐靓,你也去许个愿吧。让徐渎老爷保佑你!”

我听了他们这段谈话,兴奋极了。

不一会儿,姑婆打来了电话,说要我们一起到徐渎庙里去烧香。妈妈高兴地说:“好啊,我们一起去。”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庙会,平时常听大人们谈起庙会。今天我终于能亲自去看看了,真的好兴奋!

这种活动,最开心的是我们小孩子,不仅可以玩,而且还能长长见识呢!于是,我们来到了熙熙攘攘的徐渎村,开始了我们的旅行。徐渎难得这么热闹,这可打破了一如既往的宁静。我们走到村头的庙里,只见那里人山人海,几个老丈正在准备村上的巡游。

我们先来到村上,看他们的巡游。“咚咚咚”一声震耳欲聋的鼓声,哦,他们要来了!看!队伍前有龙套!后面紧跟着一波又一波打扮得不同寻常的人,有趣极了!他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有鞭炮声,直到走完村上的路,再返回徐渎村。

人们彼此都热情地打招呼、聊天,还有许多老人领着年轻人在佛像前虔诚的祭拜。

我们在香摊子上买了几把香烛,用火柴把香烛点燃。然后我虔诚地许愿,祝福,口中念念有词。中午,我们在庙里吃了美味的斋饭。因为人实在太多,那饭桶都跟我差不多高呢!吃着斋饭,我突然觉得不对劲,细细一想,才发现菜里没有荤菜!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没有荤菜呢?”妈妈笑着说;“小傻瓜,因为神仙不忍杀生,才不吃荤菜只吃素呀。”哦,原来是这样,真是菩萨心肠啊!

走出了庙,我还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我的愿望能实现!

赶完庙会,我已是筋疲力尽了,但那兴奋和喜悦却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