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3-11 作者:tddiction

大家在写体会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表达出来,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应用文体,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7篇

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篇1

经典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凝练而丰厚的文化底蕴。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古代诗词,展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组工干部们也要学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探寻和领悟治国理政的方略和智慧。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放歌行》,意思是年轻的时候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了老年即使再心怀悲戚也于事无补了。组织干部要抓紧时间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强化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掌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其先进治理理念、科学治理方法。同时,准确把握组织工作政策文件,读懂组织工作业务书籍,熟悉岗位必备业务知识,切不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要用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足够的知识跨度打牢理论根基,力求业务知识融会贯通、日常工作得心应手。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出自明代诗人林鸿的《饮酒》,意思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也是检验干部是否优秀的试金石。组织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要求高,组工干部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杜绝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品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多到基层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沟通交流,通过调研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基层组织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干部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给干部“画像”,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意思是这是我心中追求的理想,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组工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干事创业的毕生追求,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无怨无悔为理想而奋斗,发扬“安、专、迷”精神、“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本职岗位上积极探索钻研、吃苦耐劳,使自己成为岗位能手。甘当人梯、胸怀宽广,保持平静平和心态,不抱怨不攀比,甘于当衬托红花的绿叶,甘于为干部群众服务。强化自律意识,带头守纪律讲规矩,严格遵守组织人事机密,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用权,踏踏实实干事。

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篇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我们展开了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波澜画卷,而其中所引用的诗词金句如同冠上明珠般熠熠生辉。细读这些诗句,品味其中治国理政的智慧,能够为新环境下组织工作的创新开展予以智慧的启迪。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元代诗人王冕《墨梅》中的名句,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话点出新时代治国理政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总有些人为组织工作贴上“和颜悦色、锦上添花”的标签,实则不然,组织工作是“防疫站”、是“手术台”、更是“降魔杵”,时刻承担着组织队伍的检查、防范、治理工作,组工人无论对人还是对事,不能总是和颜悦色,有时候,我们扮演的就是“黑脸”,而且该讲原则的时候决不讲情面,该讲道理的时候决不讲人情。正是有了“不要人夸颜色好”的组工人,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实、做细、做到位。我们始终坚守初心,即使遭到不解、非议甚至打击也从不动摇,因为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地不断进取,就是为了“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正义之气、廉洁之气,彰显出新时代组工人的中正气质和精神风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中《竹石》诗中的这两句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其中的深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潮动荡交错、风潮四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组织工作要始终有正确站位,不被错误思潮所误导,任风雷肆虐自岿然不动。作为组工人,我们要经受得住“千磨万击”的考验,恪守廉洁奉公,不营私舞弊,不畏强权压迫,时刻坚守底线,站得正、行得端,问心无愧,两袖清风,这样的组工队伍一定是无坚不摧的,即使有肆虐的东西南北风席卷而来,我们也会化风为静,心不动、意则定,经受住自我考验和社会考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组工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这两句诗分别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浮云遮眼,乱云飞渡”可以说是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生动写照,也提醒我们未来组织工作开展的艰巨性。作为组工人,我们要有“无畏从容”的底气,有敏锐的分辨力和判断力,做到“扎根基层低起点,思想进步高站位”,这样才能在纷繁驳杂中拨开遮眼的“浮云”,乱云飞渡中能够从容应对,登高远眺始终追随党的正确领导,让组织工作真正发挥“拨云见日”的作用。

治国有道撷金句,诗海采珠启慧心。细读深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所引用的诗词,古为今用处处彰显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智慧,而这也是组工人深入学习践行的“诗意指引”。

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篇3

连日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在我市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兴起学习热潮。大家一致表示,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推动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该书出版以来,我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学习、开展讨论、组织宣讲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大家纷纷表示,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也为实践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刻感受到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指明了方向。”市委政法委干部余保成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全面系统回答了当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书中“中国梦”的部分,让国人看到新一届中国政治核心_发展难题、实现美好蓝图的战略思考和清晰路径,让亿万百姓充满信心和希望。作为政法干部,要将这些内容与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机结合,做到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做到真学、真懂、真用,最终达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的效果。裕华区检察院干部王秀文表示,要脚踏实地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确保每个案件从程序到实体的公正。积极推进检务公开,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维护法律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既是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答案的金钥匙,也是我们广大干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指南针。学习这本书,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谋划机构编制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广阔的视野,闪烁着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中汲取思想精华的智慧。他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桥西区委宣传部干部王仲亮表示,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立足宣传思想战线这一神圣岗位,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篇4

读书时,常以黄山谷之语自醒,“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近来,提笔为文,胸中无墨、笔头乏力,才惊觉已许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了。

学习时间是“挤”出来的。关于时间的可“挤”性,从上小学起,老师、父母、长辈就一直耳边强调,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话大家都会说,道理也都懂,但该偷懒还是偷懒,该不学习还是不学习。工作一年,事情琐碎繁杂,“工作忙”成了我不学习的理由。但扪心自问,“忙”好像就是自己为自己不愿意学习、懒于学习找的一个借口。深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学习动力不足,不知为何学习,不知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几天,思来想去,总结出学习的必要性有三。

克服本领恐慌的需要。毛泽东说:“我们的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作为刚出茅庐的职场新人,我们的知识储备、工作经验其实很少,且现在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一不小心就容易落伍,“就像一个铺子,本来卖的东西就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不进货,只有关门大吉”,为了在工作中不出现“双手摁白纸,两眼忘望青天”的尴尬处境,必须坚持学习,源源不断地给自己补货、进货。

增强“可塑性”的需要。我是作为选调生加入公务员队伍的,提起选调生,大家常用“可塑性高”来评价。何谓“可塑性”?《论语·公冶长》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不可雕刻的朽木就是没有可塑性。对一个人来说可塑性其实就是未来发展潜力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可塑性?只有学习。只有积极主动地去超越自我、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可塑性,不至于成为一块不可雕的朽木。

保持战略定力的需要。精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看到“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这段话感触颇深,当下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保持战略定力十分重要。而增强定力,还是要多学习,要通过学习历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先进理论、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思想和观点中保持清醒,在风起云涌、乱花迷眼之时不忘初心。

“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学习,而后克服困难,而后完善人格,而后强我邦国。谨以此文,作为自己前进路上的一个鞭策与提醒,时常翻阅,时常自省,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学习、坚持进步。

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篇5

近日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构成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我将按照中央、省委和集团公司要求,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学好用好这部重要著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切实提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的能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理论学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解决当前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科学理论指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结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中,通过学习,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二、深入思考理解,切实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包含了在新时代如何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如何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如何深刻理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世界大势浩荡的脉动;等等,都是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我一定会要在学习中多思考、多研究、多领悟,切实把握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

三、严格学习标准,确保学习取得实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一定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把握其内在逻辑、内在联系。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将通过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认认真真逐篇硏读、深入领会。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各级党组织组织的党课、专题辅导,结合本职工作,切实融会贯通,做到学深悟透。

四、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结合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难点,加强研究思考,寻找对策答案,做到知其事、究其道、用其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将紧密结合国有企业管理,结合民航发展,结合检测行业业务,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篇6

“有的地方要求事事留痕,把‘痕迹’当‘政绩’,把精准扶贫搞成了精准填表,用纸面数字来展现所谓扶贫成效”,打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502页,这句话瞬间抓住我的眼球。这句话源自2019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书中摘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6篇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阐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大局观和方法论,以及纠正“四风”永不止步、作风建设永不停歇的战略定力。这些治国理政的至理名言,为指引广大党员干部在“实”上用功、从“干”上出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破除检查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减负松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才能解放出来。“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和“脱贫攻坚资料大比武”,这些用“绣花功夫”搞出来的形式主义,根源在于走样变形的检查考核。要将检查考核事项化繁为简,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检查考核应整合优化,减少督查次数,提高督查精度,推动结果互认互用。在检查考核内容方面,应到一线去了解实情,注重实绩考核,防止“台账主义”。在检查考核结果应用方面,应更加注重平时考核结果,不追求“一考定终身”“一检定输赢”。

减负,不能减责任,松绑,不能松质量。近两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多份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方面的文件。这里的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之“负”,而不是责任担当之“负”;减的是繁文缛节之“负”,而不是钢规铁纪之“负”。不能错误地把减负等同于压减,以减负之名行怠工之实。恰恰相反,为基层减负实则对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填报的表格减少了,就需要我们深入一线、进村入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文山会海减少了,就需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级政策文件精神,学思践悟、融会贯通。“规定动作”减少了,就需要我们主动选择“自选动作”,创新方式方法,敢闯加敢干,苦干加实干,把减负之形转换为增效之实。

强化实干创新导向,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评价好不好。呼伦贝尔市某地铲毁万亩即将成熟的麦子、油菜籽,只为突击完成上级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当地部门先是不作为——未能禁止违法播种,后是乱作为——不顾庄稼成熟的实际情况“一铲了之”,本质上就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形式主义作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要有强大的执行力,更要有发扬务实创新精神,敢于说实话报实情,敢于结合当地社情民意想办法、出实招。工作做得好不好,要把成果公之于众、接受社会评判和监督,跳出“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的怪圈。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做好形式主义的“减法”,算好实干创新的“加法”,责任扛上肩,实干刻上心,任务抓落地,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满意答卷。

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篇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就通篇贯穿了这一战略思想,使党的理论成果更加丰富、更加系统,党的自身建设更加系统完备。近日,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至深,感同身受,作为海信支行的兼职纪检监察员,更应该用高标准、高要求来鞭策自己。读了本书后我有以下感想: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以理想信念为灵魂支柱,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应当时刻警惕理想信念出问题导致全身“缺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始终坚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追求。

二是强化监督问责。作为纪检监察员,要认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中找准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认真查处,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工作中注重“四种形态”的运用,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谈心、谈话、函询等方法,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对轻微违纪的,给予党纪轻处分或组织调整;严重违反党纪的,给予重处分或重大职务调整;严重违纪并涉嫌违法的,给予党纪处分并移送司法。对违反员工违规处理办法的,严格按照行规处理。

三是强化纪律规矩。作为纪检监察员,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把纪律挺在前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旗帜鲜明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习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我们要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文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思践悟,把握内涵,准确理解新时代、新风尚、新作为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保持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一致。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当下全党同志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功,更是提升我们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助力加油和及时充电,我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加强学习,加快知识更新,把学习的收获运用好、转化好,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能力境界,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