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工作工作计划5篇

时间:2023-10-29 作者:Brave

一个完善的工作计划是任务顺利进行的基石,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我们可以随时灵活地调整工作计划,以保证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儿科护理工作工作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儿科护理工作工作计划5篇

儿科护理工作工作计划篇1

一、认真执行医院、护理部及院感下达的各类制度及工作任务。并积极组织学习,督导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二、加强重症监护室和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基础护理质量,完善母婴同室的健康宣教。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季度组织考试、考核一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入科护士必须人人掌握各类仪器的操作、常见病的护理措施及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儿科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2、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计划如下:

1)已报医务科及护理部将分期派出业务骨干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

2)科室组织护理人员网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改变护理理念,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临床护理质量。

四、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1、严厉杜绝出现病人换液体的现象,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和无菌技术操作的理念,尤其是需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督导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

4、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加强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注重对仪器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五、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1、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儿科护理工作工作计划篇2

20xx下半年,为进一步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总旨,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护理部有关精神结合我科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 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3、 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监护室的特护患儿和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把上述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4.、 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5、 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 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

宣教及健康教育。

2、 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长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长顾虑。

3、 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深入开展“人本位”整体护理工作。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

1.对各班职责进行修订,改变排班模式,细化各班的工作流程,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护理分工,力求新的职责更合理实用。

2、抓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随时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性化的护理关怀。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四、护士实行绩效分配

分配原则:效率、质量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正、公平。

分配依据:病人满意度、工作量、存在的风险、护理质量、责任心。

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1.由责任护士做每天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特殊饮食、疾病的自我

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向病人做详细的讲解,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2.每月召开一次护办会,每位护士汇报工作情况与感想。每月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六、新业务、新技术

1、重点发展小儿康复保健,选派1-2名护士进修小儿康复保健

2、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开展新技术1-2项。

儿科护理工作工作计划篇3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发热、咳喘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常给予翻身,变换体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轻拍背部,促使痰液排除。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体温,呼吸、咳喘、痰喘、腹部胀气、神色、汗出、二便和重症患儿的生命体征。

(2)出现面色灰暗、烦躁不安、肢冷汗出、呼吸急促、脉细微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体温骤降或超高热,心率超过140次/分或间歇脉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中药宜温服或频服,药后可给予热粥、热汤、以助药性,微汗而出。

四、情志护理

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积极配合治疗。

五、辩证施护

(一)风寒闭肺

(1)中药煎剂要趁热服用,服用后以微汗出为佳。或用葱、姜汤以助汗。

(2)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俞,可控制呼吸急促。

(二)风热闭肺

(1)高热时积极采取退热措施,如针刺大椎、风池等穴或点刺放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2)煎剂宜稍凉服。多饮水或清凉饮料,如梨汁、藕汁、萝卜汁以生津止渴。

(三)痰热闭肺

(1)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煎炸食品。

(2)针刺尺泽、合谷、肺俞、足三里。

(四)毒热闭肺

(1)本证病情重,辩证护理注意病情变化,应特护观察,发现病情加重,采取抢救措施。

(2)中成药可给清开灵注射液。

(五)阴虚肺热

(1)干咳者,可用川贝母粉蒸梨,或百部、杏仁、麦冬煎水频服。

(2)盗汗可用五倍子研末醋调贴神阙。

(3)多食牛奶、鸡蛋、瘦肉、鲜鱼及蔬菜。常食百合粥、梨汁以养阴生津止渴。

(六)肺脾气虚

(1)症状护理:自汗者,用黄芪、浮小麦、麻黄根煎水代茶。

(2)饮食宜易消化,定时定量。可用黄芪、浮小麦煮粥食以增强体质。

六、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加强患儿营养,增强体质,多进行户外活动,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病,教会家长呼吸道感染的处理方法。

儿科护理工作工作计划篇4

一、规范护理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及工作任务

(一)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医院、护理部下达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落实各项操作规程。

(二)进一步完善细化适合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各项专科护理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二、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

管理目标: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率为≥90%;三基”理论合格率≥90%(80分合格);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90分合格);护士每年离职率≤10%,护士对科内绩效分配知晓率≥80%;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知晓率100%。

实施方案:

(一)严格按照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实施方案,对科内护理实行层级管理;对科内护士花名册及时更新。

(二)以医院绩效分配方案为总部署,进一步细化科内

绩效分配方案,将工作量、工作质量、满意度等纳入每月护士的绩效考核,并让护士充分知晓绩效分配方案,从而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三)加强护士业务培训,拟定全年培训计划,内容涵盖“三基”知识培训、核心制度培训、新生儿科专科护理知识培训、新生儿科专科护理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做到每次培训后均有考核。

(四)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增加护士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计划今年有护士取得新生儿科专科护士资质。

(五)对科内护士实习弹力排班,进一步完善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和流程并加强培训考核。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并持续改进,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工作

管理目标:基础护理合格率≥95%;专科护理合格率≥95%;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病房管理合格率≥95%;急救物品质量合格分95分,急救药品完好率为100%;护理文书合格率≥90%;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儿科护理工作工作计划篇5

儿科是一支充满活力,爱心,刻苦钻研的年轻队伍。在院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儿科迅速发展,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新的一年里,为了贯彻我院“关爱生命,亲情护理”的服务理念,积极响应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加快儿科发展的步伐,全面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水平。特拟定20xx年护理工作计划:

一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保障临床安全

1、完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

2、充分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一级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两名护士长助理不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将检查和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且作为个人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二加强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1、科室制定详细的培训及考核计划并落到实处。内容为:各项操作技术,常用、急救药的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危急重症急救,院感知识及核心制度等。

2、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全科护士中掀起争做“学习型护士”的高潮。“与时俱进,从我做起!”为了满足不同职称,不同年资的护士学习需求,科室制定上岗1年内,3年内,5年以上护士业务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两次晨会提问。(不超过15分钟)选拔技术能手,对全科护士进行基本操作的培训,指导和考核。促进大家学习。这一举措为全科护理人员搭建了吸纳新知识、新信息的平台。

3、继续加大专科护士的培养。按计划选派护士轮流赴上级医院进修和参加各类短训班,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让我们的护理水平能与时俱进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并确保专科护士的稳定性。

4、picu是无陪护病房,所有治疗和护理均由护士完成。对于患儿的治愈与康复,一支业务精湛,知识全面,应急能力强的护理队伍极为重要。 科室每季组织风险预案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加大力度对儿科急救技术与新进展的学习,做到人人过关。

三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1、将我院“关爱生命,亲情护理”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融于到对患儿的护理服务中。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增进护士责任感,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密切护患关系。

3、在科室继续深入开展礼仪服务。全科护士推行普通话服务,做到仪表规范,淡妆上岗,热情服务。行为规范组长随机检查,将礼仪服务纳入护士个人质量考核,提升护士整体素质。同时加大健康宣教力度,使广大家长理解医护人员,信任医务人员,促进医患和谐。

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率

1、 制订和完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到持续改进。

2 、院感质控员不定期对全科院感工作进行检查,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责任到人。

3 、定期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和考核,增强护理人员的院感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4 、加强一次性用品的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条例。

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1、加强急救药品,物品及器械管理,严格交接班制度,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护士长坚持“五查”。

2、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核心制度的落实。

3、加强护理缺陷管理,严格执行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4、护士个人考核登记及时,每月总结并公示,落实奖惩制度。

5、对发生的差错做到明确责任人,分析原因,讨论防范措施,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杜绝类似差错发生。

6、加强法律相关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六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1、科室选拔带教组长一名,全面负责科室带教工作。

2、制定上岗,实习,进修人员培训课件。有计划组织学习并进行考核。

3、每月召开带教座谈会,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带教水平。

4、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撰写论文。

七加强科室财产,设备和耗材的管理。

1、贵重设备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

2、各类物品专人管理,每季清点登记。

3、各类耗材专人管理,每周清点并将每周领取耗材的支出及时公布,做到人人有数,杜绝浪费,增收节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