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树的教案5篇

时间:2023-09-27 作者:betray

老师需要反思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地写在教案上,为了对课堂时间做好规划,我们一定要提前将教案写好,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识字树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识字树的教案5篇

识字树的教案篇1

一、教学反思:教学要求:

1、观察图画,看懂图意,对照图画理解句群意思。

2、学会13个生字,会写5个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型,理解字义,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3、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学过的生字,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具

课件、小黑板等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出示拼音卡片,读准下面的音节shuō shuā shū

二、指导看图。

出示课件,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景色怎样?

三、学习纯拼音句群。

1、学生试读并找出难读音节。读后检查音节卡片上的读音。

2、读纯拼音句群,要求:连词读→一句一句的读→两句话连起来读。注意该课的要掌握的生字的读音,读后检查。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四、图文结合,理解全文意思。

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是什么意思?“莺歌燕舞”呢?

2、读其他句子,是什么景色?看图说一说,读准:”融”的读音。

五、自由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指名认读。

二、认识种笔画和本课的5个生字。

1、学习新笔画横折提。

(1)进一步理解万的意思,口头组词。

(2)教师示范,学生仿写。注意本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认识齐

(1)用齐口头组词。

(2)书空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3、学习百、丁、冬、齐,笔画和笔顺,教学步骤同上。

三、学生反复练习,并用开火车检查本课的`生字的笔画、笔顺。

1、出示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告诉学生用田字格写字,要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一笔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

2、练习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

2、独立背诵。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五、小结。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应该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春天的气息。

识字树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自由,流利的朗读诗歌。

2、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一说,哪些事情自己做。

3、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看图说话

教学难点:

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

教学准备:

识字课本,字卡,游戏用具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课前准备。每周一首。

2、师生问好。小朋友们,小朋友早上好。

3、课文导入

老师:今天上课之前呀,郑老师要跟你们分享一件神秘的事情。昨晚有只小花猫跑到我们学前四班睡着了,我们一起把它叫醒好不好。

叮铃铃叮铃铃,谁醒了。(小花猫)。小花猫醒了会做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小花猫把它做的事情记录下来藏在了我们课本的第30页,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花猫都做了什么事情。

二、学习儿歌

老师:小朋友们,请翻开课本第30页,仔细听老师读一读,看看小花猫都会做哪些事情了。

老师:认真观察书上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花猫在做什么事情?

(小花猫自己穿衣服,吃早餐,去学校。)

老师:聪明的小朋友迅速打开大脑,说一说小花猫还会做哪些事情?

(扫地、叠被子、帮助妈妈洗菜。引导:师做动作,学生看着说)

老师:小花猫变得可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向她学习吧。师领读,生跟读(带动作)。第2遍,拍手鼓读。

老师:生齐读。(读书了,小手指着)

老师:小花猫会做的事情可真多,可是郑老师觉得我们学前四班的小朋友也很了不起。你们在家或是在学校都做了哪些事情,跟大家分享。(要针对孩子们的发言一一讲评)指名说。分组读,奖励。

老师:所以我们知道了,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作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老师:小花猫知道我们会做这么多事情,很开心的邀请我们到它家里去玩。可是呀,小花猫家有一个习惯,每次有客人来它都会放鞭炮来迎接客人们。

三、学习生字

1、老师:小花猫买了四个大鞭炮来迎接我们的到来,而且呀。每个鞭炮放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听听。

2、依次出示自、己、东、西四个字卡。师带读,生跟读。

四、识字游戏,放鞭炮

老师:1节日到2这是什么炮

学生:1放鞭炮2这是自,自自自

老师:齐读,小组读,齐读。

五、给生字找朋友

1、每个鞭炮放出来的声音都那么有精神。可是鞭炮太孤单了,我们给鞭炮找找朋友。

谁来给“自”找朋友。(自己,自觉,自然)

谁来给“己”找朋友。(知己,自己)

谁来给“东”找朋友。(东边,东方,东西)

谁来给“西”找朋友。(西边,西方,西红柿)

2、出示最好的朋友。自信(联系校训)、自己、东边、西边。

3、齐读。

六、准备回家。

1、老师:鞭炮也放了,朋友也找了,我们准备开火车开回家了。

2、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火车这里开。读生字,词语。

3、老师:火车开啊开,开回到了我们的'课文里。我们一起把生字送回家。在儿歌里找到今天的生字宝宝,用铅笔圈出来。

七、总结,课后小任务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认识了四个生字(生:自、己、东、西)。要把他们牢牢记在心里。下节课我们一起回来分享,你们回家都做了哪些事情。

教学反思:

优点:整个教学环节井然有序。两大目标:流利的朗读儿歌,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把控渐渐成型,面对课堂小插曲,能够换成鼓励为主的改正方式,是自己把控课堂的一种进步。针对学生的每一句发言,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简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环节的过渡自然,思路清晰。自己的教态温和,语调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是一次有着进步的公开课。

不足:针对幼儿课堂,自己的语言使用还不够儿化,有待加强。时间安排上合理性有待提高。学习儿歌的朗读时间上稍微有些短暂。对于幼儿课堂,不能多次使用同一口号“请坐端”,可换成:“我想请坐姿最端正的小朋友来回答我的问题”或者“我喜欢这样坐的小朋友”,适应语言应该更倾向于鼓励性。争取下次取得更大的进步。

识字树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5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

2、理解第二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诵读短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背诵第一则短文。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点拨,并相机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准生字字音。

三、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3、讨论交流:

这则儿歌你读懂了哪句?说一说。

4、有感情读背短文。

四、教学生字。

1、认识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用“单、丝、线、独”口头组词。

3、在书上描红“单、丝”。

4、在习字册上书写“单、丝”。

五、诵读全文,检测效果

1、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2、多听写本课生字词。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

1.学会本课了本课生字,掌握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合作探究、大胆交流。

识字树的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

2.能运用猜谜识字方法,复习巩固生字和识字方法

3.通过猜猜说说,认读词语,练习说话。

4.认识本单元26—36课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又要一起来做游戏了。

2.出示课题

(1)师板书:识字游戏7

(2)齐读

3.那么今天有哪些识字游戏呢?让我们一个一个玩一玩。

二、开展游戏,寓学于乐

游戏一:“眼明手快”(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1.学生回忆复习声母和单韵母及整体朗读音节。

1.学生复习老师纠正。

2.小组比拼。

3.读正确的同学为自己添一颗星。

游戏二“手脚并用”(拼音娃娃要参加体育活动,请你把他们带到活动场地上去)。

1.师:经过上一关的拼音练习,学生也得到了热身,现在我们进入下一轮的游戏。

2、学生自己拼读出音节。

3,然后连一连。

4、试着表演—下所朗读的体育活动。

5.拼读正确的同学可以给自己添上一颗星。

游戏三:“争分夺秒”(火车过山洞。比一比谁的火车先过山洞。)

1.教师示范

2.以小组为单位,做游戏,拼读火车上车厢上的音节。

3.连词成句。

4.学生进行游戏。

5.拼读出句子小组可添上一颗星。

游戏四:“走迷宫”(看看图,猜猜这是什么字)。

1.学生看图,猜字谜。

2.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游戏五:“演艺竞技场”(猜猜说说)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2.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来猜字谜。

3.学生利用多种形式来猜谜语。

4.学生进行游戏比赛。

游戏六:“大嘴青蛙”(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1.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

2.填星,自己评星。

识字树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并学习相关词语,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了解谚语的意思,读后有自己的想法。

3、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

2、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童谣《拔萝卜》,和学生一起表演说唱,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一系列语文学习做准备。

2、师:小朋友以前听说过拔萝卜的故事吧!今天老师和大家又听了这首有趣的童谣,哪位小朋友知道歌谣中的老爷爷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拔出萝卜,后来又成功了呢?

生:……

(引导学生明白“人多力量大,要团结合作”的道理。)

3、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也要依靠小朋友们的集体力量,团结一心才能顺利完成,加油吧!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再放资源,让学生跟着模仿朗读,自行纠正语音语调。

3、师:小朋友喜欢电视上老师读的吗?你也来模仿一下吧,然后读给同桌听听吧!

4、之后教师点名让小朋友读,同学集体帮忙正音。教师播放资源,和学生一起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并进行有重点的教授。

5、小朋友,这么多的精彩的谚语,你最喜欢那一则呢?为什么呢?

三、朗读感悟,理解品味

1、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对这些谚语的理解,之后逐一进行讲解。

⑴教师为学生出示512抗震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心齐,泰山移”的含义。

⑵教师为学生出示柴多火烧得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的含义。

⑶“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教师请同学到前面来做实验:请一位女同学来折一根筷子,请班级最高最壮的男生来折一把筷子,看看结果。让学生从眼前的情景中明白道理: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⑷教师给学生出示植树造林防止沙尘的画面,帮学生理解谚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的含义。

⑸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含义。

3、教师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教师小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5句谚语,老师希望大家都将这些谚语铭记于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五、课外拓展

老师从别处又收集了几则谚语,大家课下也一起来收集吧,然后我们开个谚语发布会,看看哪位小朋友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桨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