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很多优秀的教师来说,写教案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教师工作多年,对教案的制定方式一定十分熟悉了,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美丽的花主题活动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美丽的花主题活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说出秋天的季节特征。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
教学关键: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教具:
各种树叶、课件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说一说借别人的书应注意些什么?
二、导入新课。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看!苹果、梨、桔子挂满了枝头;听!蛐蛐在放声歌唱。今天,我们就踏着秋天的足迹一起去找秋天。(板书课题:找秋天)
三、讲新课。
1、看图,说一说蛐蛐在干什么?
2、指名汇报。
3、模仿一下蛐蛐的叫声。
4、说一说秋风是怎样伴奏的?
5、练习表演。
6、提问:在秋天里还有哪些小动物?
7、指名汇报。
8、说一说秋天里有哪些水果?
9、教师加以订正。
10、看图,说一说秋天的天气怎样?
11、观察同学们的衣着有什么变化。
13、讨论:蝉到哪里去了?
14、教师加以订正。
15、教师:老师带领你们去田野里看一看!
16、看图,说一说同学们拿的是什么叶子?它有何变化?
17、指名汇报。
18、讨论:在秋天里,还有哪些叶子发生了变化?
19、观看各种树叶。
20、教师:秋天到了,螃蟹又长肥了,说一说还有什么变化?
21、看图,说一说桂花怎么样了?
22、指名汇报。
23、练习改编《春天在哪里》,变为《秋天在哪里》。
24、练习表演。
课堂练习:
秋天到了,说一说我们周围的动物、植物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说一说你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大班美丽的花主题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尝试分辨sou 和mi的音高。
2、喜欢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的准备:幼儿会唱歌曲《秋天》并能出不表演。
2、物质准备:ppt 音乐、树叶、两个大树。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价值取向:幼儿能应动作和好听的歌声表现歌曲。
过渡语:我们学过一首关于《秋天》的歌,一起唱唱吧。
1、幼儿围在老师身边唱歌。
2、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
3、完整的边做动作边唱歌。
二、树叶找妈妈。
价值取向:在听听看看做做中幼儿分辨sou 与 mi的音高。
1、你们觉得是什么颜色的树叶从大树妈妈身上飞下来?
小结:秋天到了。红色的和黄色的树叶把秋天打扮的真美丽。
2、红色和黄色的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呢?
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小结:原来红色的树叶听着3的音落下来,黄色的树叶是听着5的音落下来。
3、教师与幼儿一起验证。
4、游戏:树叶找妈妈。
规则:幼儿做树叶唱秋天的.歌,音乐停,听到那听到什么音,就到那个大树妈妈的身边。
三、扫落叶。
价值取向:在扫落叶的游戏中,幼儿进一步分辨音高。
出示ppt:清洁工人在扫落叶,我们也来玩扫落叶的游戏。
第一编游戏:游戏规则:
1、幼儿每人选择一片落叶,看清楚是什么颜色的。
2、幼儿随音乐自由飞,老师来扫落叶。
第二遍游戏:
幼儿来做清洁工人。
延伸活动:
树上的蓝色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了?猜猜他是听到什么落下来的呢?原来是la。
我们回去也和蓝色的树叶一起玩游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源于主题活动中的一首歌《秋天》,但是在唱歌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音是把握不准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辨别音高的活动。
活动前期孩子们对于基本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辨别音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活动中对于3与5的音赋予了颜色,孩子们更加直观的能说出是哪个音。在 ppt中我加入之前录好的声音,孩子们更加能仔细的听辨。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孩子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使得目标能顺利的达成。
活动中在听辨3与5的先后顺序上,有一点争议,应该先出示5的音,然后在出示3的音,这样孩子们就能有比较,听辨起来会更容易。这一点还需要调整。
大班美丽的花主题活动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秋天更是一片优美的景色:菊花开放、树叶满天飞。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秋天的优美风景。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散文并理解散文内容。
2、创编散文内容并加上相对应的动作。
3、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思维。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安静地倾听散文并理解散文内容。
活动难点:创编散文内容并加上相对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秋天风景图一张、小鱼、小蚂蚁、蛐蛐动物图片各一只、树叶三片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出示秋天风景图,引出下文
1)、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怎么样了?(掉下来了)
2)、树叶宝宝从树上掉下来会遇到谁呢?
二、教师示范讲述散文一遍,边出示想对应的小动物图片,幼儿安静地倾听。
三、提问散文中的问题,以便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散文内容。
1)、秋天到了,天气怎么样了?树叶有怎么了?
2)、飘到草地上,小蚂蚁把它当成了什么?
3)、飘到河里,小鱼把它当成了什么?
4)、飘到了花丛中,蛐蛐怎么说?
四、幼儿理解散文后,与教师一起讲述散文一遍并加上动作。
五、请幼儿大胆联想并创编散文的内容:
如:树叶飘到山坡上,毛毛虫爬过来把它当作了小床。
六、可请幼儿把创编好的内容与原文一起讲述,并加上相对应的动作。
七、活动延伸
游戏:儿歌复习
目标:复述已学过的儿歌,巩固知识内容。
教学反思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秋天更是一片优美的景色:菊花开放、树叶满天飞。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秋天的优美风景。
在活动中,我先出示一张秋天的风景图而引出下文,让幼儿带着疑问(树叶宝宝从树上掉下来会遇到谁呢?)来听散文。幼儿认真倾听并积极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师父认为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只模仿教师的动作及儿歌,教师并没有让幼儿进行独立创编,我想也许是自己匡死了幼儿的思路。所以在创编活动中,我让幼儿大胆联想并创编,阳阳说:树叶飘到了马路上,汽车把她当成了帽子,还有幼儿说树叶飘到了山坡上,蜗牛把它当成了房子等。这些足已说明幼儿的想象里很丰富。
大班美丽的花主题活动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童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加深对作品的体会和理解。散文诗《美丽的秋天》运用简洁、明快的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丰收的、美丽的秋景图。这幅秋景图正好契合的幼儿的心理,不仅能使幼儿结合生活引发无尽的联想,同时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情,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充分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2.体验秋天的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丰富词汇:分外好看、黄澄澄的。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2.充分理解散文诗内容。
活动准备
秋天美景图片:花园、田园、果园和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用优美如诗的语言导入。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酸酸甜甜的果实挂满了枝头,金黄的稻田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一切告诉我们——秋天来了。今天,老师就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篇优美的散文诗——《美丽的秋天》。
2.尝试描述秋天,激发对语言运用的兴趣。
(1)提问:你们见到的秋天是怎样的?谁能用好听的句子说一说?
(2)老师也很喜欢秋天的美景,我都把它拍下来了,你们想看吗?
3.逐一播放花园、果园、田园的图片。
(1)提问:你们能用好听的词句形容这些景物吗?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景物都分别长在什么地方吗?
4.教师朗读散文诗“美丽的秋天”,体会作品的语言美。
提问:请你们闭上眼睛听,散文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用多种教学方式朗读散文诗,比如:播放优美的音乐,图片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幼儿对散文诗内容的熟悉和理解。
5.游戏
幼儿带上秋天景物的头饰,让“景物”找自己的家(花园、果园、田园)。
6.自然结束活动。
老师:你们喜欢秋天的美景吗?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到外面欣赏这美丽的秋景吧!
大班美丽的花主题活动教案篇5
教案名称:今天立秋(幼儿园优秀教案)
内容要求
1、了解秋季人们如何收获,乐意参加各种收获活动,体验丰收喜悦。
2、感知秋天的季节特征,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变化。
观察讨论——欣赏迁移
1、落叶在发生什么变化?
2、小动物把落叶当成是自己的什么?
3、你捡到的落叶象什么?
为什么有的树叶到了秋天不变黄也不掉下来?
前几天还有很多蚱蜢,怎么一下子少了,到哪里去了呢?
蜘蛛织的网这么细,牢呢?蜘蛛会咬人吗?
为什么啤酒会是麦子和米做成的呢?
很多夏天的水果为什么秋天也买得到呢?
菠萝长在树上还是长在地上?
小螃蟹是从螃蟹妈妈的哪里生出来的?
秋天树叶的变化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要持续观察。
由于天气的变化,很多活动的时机不对,都需要老师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孩子们对音乐很感兴趣,但是很缺乏音乐的表现力,对于音乐的领悟能力还不够,以后多创造机会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在外出进行实践活动时虽然有目的,但是孩子们的能力有限,根本不能够按照要求寻找,并且面粉做的东西容易找到,米做的东西不容易找到,两者区别不明显,只能靠老师给他们进行区分。
做水果色拉时由于工具没有到位,只能由老师做,使孩子失去了一次锻炼的机会,以后在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编推荐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栏目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美丽的秋天节日活动大班教案500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大班美丽的花主题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西风的话》,感受其优美抒情的旋律,提高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
2、按乐句摆放秋天的丰收果实,以增强乐句感。
3、在“拾落叶”游戏中,与同伴友好交往,抒发音乐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秋游,丰富对秋季特征的认识。
2、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布置一张丰收桌。
3、每人准备一件有关秋天的作品或实物。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手指游戏歌》。
二、欣赏乐曲《西风的话》。
1、启发幼儿回忆秋游的情景,边听音乐边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2、教师与幼儿随音乐两拍一下地拍手,并讨论乐曲地性质。
3、教师随乐曲画波浪线,帮助幼儿感受乐曲地四个乐句及抒情柔美的性质。
4、幼儿举起右手食指,随音乐空指教师画的线条,体会音乐的性质与乐句特点。
5、教师与幼儿边听音乐,边在每句音乐的最后一小节做一个身体动作,如拍手、排肩等。
6、边听音乐,边在老师的暗示下,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按乐句把自己的作品或实物送往丰收桌,并在每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准确的放在桌子上。
7、按乐句做动作。
三、游戏《拾落叶》。
重复游戏时,可交换角色进行。
?西风的话》借“西风”之口,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
在引导幼儿欣赏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把无形的音高转换成有形的线条,让幼儿切身感受到音符的存在。我根据音符的高低、旋律的走向,划出一条条高低清晰的旋律线,在此基础上,我又趁热打铁用拳头表示力度“强”,用手掌表示力度“弱”,这样在划旋律线的同时,加入了力度处理,解决了力度变化的难点,让幼儿用简单形象的线条,增强了对乐句的理解。